吃完糖,三人滿足的拍了拍小手。
恰好不遠處,被囚著的大東西開始蛄蛹亂動起來。
倒惹得三人,有些後怕地不敢靠近。
還是許慶賀這個小傢伙膽子比其他兩人要大些,只稍微瑟縮了幾下。
便昂起他的小腦袋,雄赳赳氣昂昂的踏著小步子過去了。
雖見有人終於過去處理這等可怕的冷血動物。
但林嬌嬌作為比他們兩個小屁孩,還大十數歲的成年人。
肯定不敢獨自讓他們去處理了。
便急步走了過去,把許慶賀攔在自己的後面。
又悄摸地從地上撿了一根枯枝,把關押黑蛇的竹編籠子給開啟了一個豁口,讓它能從裡面爬出來。
隨後又急忙的拉起身後的兩個小孩,遠離了是非之地。
終於在看著拖著那黑色軀體的長蟲慢慢爬遠後,林嬌嬌才徹底的卸下心防。
剛巧這時陳家嬸嬸,也從裡頭買完豆腐出來。
與她一道出來的,還有拴著襜圍的許阿奶,並不時用溼著的雙手在上面磨蹭,擦乾。
顯然是剛剛才裝了豆腐出來。
李翠花看見他們,一臉笑意的招呼一聲:“玩夠了,就回去做飯吃了。”
“家裡的人還等著用豆腐呢。”
聽到招呼聲,林嬌嬌趕忙牽起小弟的手緊隨其後,一邊還應著:“翠花嬸嬸,就來。”
而被她拉扯著往前走的林知秋,則不停的把頭往後撇,想要再與他的小夥伴說些什麼。
但他的二姐姐卻不等他了,小知秋便只好大聲的朝後頭的許慶賀說道:“等會兒吃完飯了,我再過來找你玩。”
許慶賀聞言也扯著嗓子回應了一聲:“好,我就在家等你。”
“我們一會兒去捉螞蚱鬥蛐蛐兒。”
兩小子隔得老遠了,話音才漸漸落停安靜下來。
直惹的前頭扯著林知秋走的林嬌嬌,無言以對的翻著白眼。
心想:你倆在這搞啥生離死別的戲碼啊,又不是說等下不允許你們見面。
有必要這樣遙遙相望嗎?
但前頭拎著豆腐籃子走著的李翠花,卻忍不住笑意的說鬧了兩句:
“知秋這孩子,我瞧著性子就挺活乏的,也與許阿奶家的孫兒許慶賀性情相投,倒是難得的緣分了。”
“也不打架鬥毆,也能玩到一塊不計較,離得近也當安心些。”
“正巧這幾日你們家要建房子,大人們活計多,管不了你們。”
“嬌嬌你就多看顧一點你弟弟,讓你爹孃和你大哥哥他們也省省心。”
說著又想起了剛才那一茬兒,便又提到:“這周圍你們也沒個熟悉的人玩耍,便就空閒時,去找許慶賀玩吧。”
聽到陳家嬸嬸這樣說,也知曉這樣做是怕他們兩個小孩在家待著無聊。
索性便給他們找了去處,打發打發時間。
正好許阿奶一個人在家,又要做豆腐,又要照看孫兒的,也挺累乏的。
便支了兩個小兒去,三人玩鬧成一團,也就不怕他們到處亂跑了。
反正都待在院子裡玩耍,安全的很。
等進了自家院子,到了灶屋,李翠花正好看見苗採荷在給青豇豆焯水。
便放下手裡裝著豆腐的籃子,和她說起了剛才心想的事。
也當安了人爹孃的心,不至於太過擔憂。
兩人一邊做飯,一邊說著話,苗採荷越聽越覺得這個事成,便與李翠花一拍即合,把這事給定了。
反正許阿奶那邊肯定是極樂意的,畢竟有人能陪她孫兒玩耍。
又是周遭知根知底的人家,也不怕會帶壞性子,她自己也清閒了不少。
還能留時間多做幾塊豆腐,換做銀錢呢。
而苗採荷心裡卻想著,他們初到這源溪村,本來也不認識這村裡的人。
他們都不認識,更何談說底下的兩個小兒呢?
便想著讓他們出去多玩耍玩耍,結交結交朋友。
以後肯定是要在這源溪村多待上好幾十年的。
現在開始慢慢熟悉這村裡的一切,也算是對他們有好處。
還有另一個打算便是,皮孩子老在自己跟前晃悠,平白無故的添了亂。
又沒有多的時間去照看他們,還不如打發了去,到隔壁玩耍。
自己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嬸子話話家常,瞭解瞭解這源溪村的風俗習氣,和他們以前待的荒北之地有啥不一樣?
正好學道學道,免得後日搬遷之喜時,出了洋相,惹來笑話就不好了。
院子裡玩鬧的兩人,可不知道他們的孃親苗採荷已經把他們後幾日的安排,都已經定好了。
只當突自的玩耍笑鬧著,當個單純、不諳世事的稚童。
待到午時一刻左右,終於聽到院外響起的腳步聲,還有漢子們絮絮叨叨的講述接下來的房屋搭建事宜。
現在地基的坑已經挖好了,做支撐搭架的木樁也支楞好了。
又往裡添了半置的泥漿,和從河邊撿來的石卵子,全部倒了進去。
如今只需要抹平等曬乾即可,後面就可以在其上搭建房屋的基本構造。
原林榮生本是想著,蓋一間大的泥土混著茅草的房子。
但後來又一想,這不是冬日要來了嗎。
緊靠著這泥土混著茅草的房子,哪能捱得過這冷酷寒涼的嚴冬呢?
便趁著晚上躺在炕鋪上暖和的時候,同媳婦兒苗採荷商量了一下。
覺得人住的屋子,還是改用造價比較高又耐寒的青磚來鋪蓋,頂頭用流水性好的瓦片。
雖是多花了翻了不止一倍的價錢,但好歹是自己住的屋,肯定要往日後長遠的打算想想。
又不是隻住三五兩載這樣的,還可以將就一下。
不過旁的,比如灶屋、柴房、禽畜牲口等的棚子,只需要用次一點的材料就可以了。
最簡單的也不過是,用鄉下農人常用的木頭製成的方板匣子。
把挖來的半溼半乾的泥土,直接放置在裡邊,拍打定型,然後脫模放在撒了乾土的地面上。
只等著晾曬乾透就可以使用了。
而這等材料也最省工省事,不用花銀錢自己就可以製作,但堅固性和防水性就稍差一點。
比不得用青磚來鋪蓋的房屋,那麼堅固可靠。
但也不會太差就是了。
畢竟鄉下人的房屋,大多都是如此建成的。
只需要每年抽點時間仔細檢查,看有無漏雨透風的地方,再重新填補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