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初!
荒北境內爆發了有史以來場面最大的暴亂。
攪得鎮內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始因竟是隔壁小國一直賊心不散,趁著新皇忙於登基大典,舉國上下歡慶之際。
與諸周小國朋比為奸,一舉踏破邊境,甚至還勾結了荒北的匪寇暗流。
集結了不少勢力。
沿路屠宰百姓,良民。
甚至是老人小孩也不放過,但凡長得好看一點的女子。
皆都被他們搶奪擄走,作為軍中妓,以供他們消遣取樂。
此等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行為,竟在荒北之地,囂張了一月有餘……
——
孤曠空寂的官道上,悠悠行駛著一行人,不急不緩,慢慢往前走。
但他們皆都低眉斂目、蓬頭垢面。
只由著身體的本能,驅使著疲乏的步子緩緩而動。
看著背影,好似那找不到歸航的船隻一般,形單獨影的在海面上飄蕩,起伏。
在如此悲涼蕭瑟的秋風中,更是顯得寂寞無常了。
良久,夾雜著寒意的風吹過,終於其中一人動了。
他哆嗦的抱緊自己的胳膊問道:“娘,我們還要走多久才能到地方?”
“這天真的要凍死個人,不說我們還能不能堅持,就說二姐姐現在還發著高熱,再不到的話,怕是等不及了。”
小兒子的話倒是提醒了女人,立馬就回過神來。
伸出有些僵硬泛凍的手。
在察覺到自己的手是冷著的時候,她下意識的搓了搓。
等雙手稍微恢復點知覺,染上熱意之後。
她才順著小兒子的話,伸手探摸了一下,蜷縮在破舊板車上二女兒的額頭。
復又摸了摸自己額頭做對比,發現女兒的溫度確實要比自己灼熱很多。
明顯先前受風寒影響染上的高熱,還未退下甚至還在往上漲。
這時女人的臉上,才露出了幾分焦灼和慌張。
一連數日的趕路和辛苦,早已讓他們變得麻木和疲憊。
身上的銀錢和乾糧也所剩無多。
更別提前幾天就染上高熱的二女兒,正是急用錢的時候。
但他們身上的錢,又哪能支付得起這高昂的藥費,只能往不那麼名貴的藥材挑了挑。
撿了幾副五文錢的藥貼,勉強吊著女兒的生氣,不至於一路奔波勞累丟了性命。
女人正是苗採荷,於一月之前,攜家帶口和丈夫從荒北之地逃難過來。
沿途根本不敢停留,就怕被亂軍抓到,遭了那等酷刑。
所以其中的心酸滋味,只能自個兒體會。
但此時的她卻想不了那麼多,輕身貼近板車,把女兒身上滑下去的破舊被褥,往上拉了拉。
又把藏在其中,已經有些泛涼的小身子裹緊了些,順帶掖了掖被邊用力壓緊實。
這樣就不會讓冷風鑽進去,失了溫度。
隨後才開口說了句話:“孩兒她爹,我剛才摸了下嬌嬌的額頭,還滾燙滾燙哩。”
“先前熬的那副藥,怕是已經涼卻了,需停下腳步,找個地方拾掇一下,重新溫煮。”
“也好給孩子們歇歇腳,飽腹飽腹肚子。”
聞言在前頭低頭賣力拉著板車的林榮生,這才聽了自家女人的話,停下了腳步。
應了一聲:“找個避風的地方,生火做飯,把嬌嬌的藥也給煎上。”
“哎,好。”
旁邊的大兒子林知延聽言,順手指了不遠處的一個好地方。
那裡正好屬於背風處,生火做飯,休整歇息,一切都恰到好處。
總算可以停下來歇息了。
這對於一家五口來說,都無疑是好事。
畢竟趕了大半天的路,肚子早都已經餓得咕咕叫了。
林榮生在大兒子林知延的幫助下,平穩的把板車靠在石垛上。
隨後解了身上的麻繩,從中鑽出。
然後俯身從地上撿了一塊自己早已留意好的方大圓緩的石頭,擱在木輪軸前抵住。
以防止脫翹摔了板車上的女兒。
等一切忙完落定,他才舒了一直緊繃著的心絃。
旁邊恰好小兒子林知秋歡快的聲音傳過來,正笑著同他娘打鬧討食。
見到此番情景,數日來做寡言沉默的林榮生,也不由得臉上泛起一絲笑意。
雖說他的小兒子頑皮好動。
但這一路如果不是因為有他,他們一家人怕是很難堅持到最後。
走到遠離戰亂紛飛的地方,歇腳在這平和地帶。
不用受人威脅和挾持。
這樣安逸的日子,是不可多得的秋日平靜。
倒是讓他有些開始期待,等後面找到安家落腳之地,說不定正是他家好日子來的時候。
採荷和幾個孩子,也不用再跟著他到處奔波流浪,可以徹底安頓下來了。
那頭先前討食不成功的林知秋,正喪氣的低著頭,小嘴撅的高高的。
下一秒,就被他大哥拉著到不遠處去拾撿柴火去了。
也不管他樂不樂意,反而還教導他說:“娘在那裡生火做飯,我們也幫不上什麼,你就別再上前添亂了。”
“等飯燒好了自會叫我們,現在還是先去撿框柴火,以備不時之需。”
林知秋聞言卻嘟囔起來:“要去你去,憑什麼拉著我?”
說著還想從他大哥的爪子下逃出來,但奈何林知延抓的死緊,絲毫不給他滑脫的機會。
所以最後就只能認栽認命了,屈服於他大哥的威嚴之下。
一起去拾撿了三捆柴回來,才作罷。
而他倆找的柴火,大多都是拾撿自然乾落的木柴,枝丫。
這樣便於引火燃燒,不至於還要另外拿柴刀重新砍生樹曬乾。
屬實節省了不少時間。
等吃了熱好的乾糧糙麵餅之後,一家人又圍著烤了一會兒火。
全身暖和,才收整裝備,重新啟程。
就連躺在板車上生著病的林嬌嬌。
也在恍惚昏睡之間,被她娘摟著哄著吃了一些暖熱的幹雜糧,合著溫水吞下肚。
又灌了一碗摻雜著草藥味的苦澀藥水後,迷糊說了幾句胡話,才轉頭沉沉的睡去。
直至天際壓黑,一行人才終於匆匆抵達楚河界。
隨意找了個人打聽,出了香坪鎮往下便是源溪村,拖家帶口直直的奔著那處去了。
那裡有他們的親戚在,倒是可以投奔他們。
至於安家落戶,就是後面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