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你。”君雁山將東西遞過去,難得有些緊張,“這個是我私庫的鑰匙。有了這個,你可以隨意取用裡面的東西。”
說完第二句話,君雁山就眼睜睜看著沈學義將鑰匙推回來。
“這個我不能要。”沈學義堅持道。
回憶起小說裡主角送工資卡的橋段,君雁山有些不解:“為什麼?”
沈學義一噎,不知該怎麼向她解釋“私庫不是一般地方,即使是正君也最好不要鑰匙是給出去”。
尤其是君雁山不是一般人,私庫中的寶貝就更多了。
沈學義與她之間也還沒那麼親近,君雁山完全不必這麼做。
君雁山卻不依不饒:“我的就是你的,莫非你還會故意做什麼對我不利的事?”
看見沈學義鬆動的神情,君雁山又問:“還是說,你會把我的東西拿給別人?”
沈學義搖頭,君雁山趁機將鑰匙重新塞回他掌心:“既然這樣,那就收下吧。”
這也是她現在唯一拿的出手的東西了。
沈學義只好收下。
打從成婚當晚起,沈學義就常常做些怪異的夢,醒來後又記不起分毫。
在主屋睡下後,沈學義竟難得睡了個好覺。
明明昨晚什麼事都沒發生,也沒操勞什麼,第二天醒來時,沈學義卻發現已經到了日上三竿。
君雁山不在院子裡,阿遠見正君醒了,湊過來告訴他:“正君,殿下上朝去了,還沒回來呢。”
沈學義抬眼看了看天色,早朝而已,會拖到這個時辰嗎?
君雁山所面對的並不單單是早朝。
剛到朝堂,君雁山就收穫了一眾或怪異或厭惡的視線。
君菡梅,也就是她的五皇妹,剛見了她就吃驚地挑了挑眉:“皇姐今日不貪睡了?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在太女之位的爭奪中,君菡梅遺憾落敗。但在這一年裡,女皇已經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當初的選擇,君菡梅再度燃起希望。
君雁山眼神都沒分給她一個,徑直走進去,君菡梅含恨咬牙跟上。
明明君雁山都已經這樣了,怎麼還敢對她擺臉色!
君菡梅心中帶怨,卻一時沒注意到君雁山今天的不同尋常。
沒有蘇語柔搗亂,這次早朝顯得格外平靜,君雁山也安安靜靜,沒說什麼話。
原本有人還想趁君雁山不在,提議讓女皇褫奪她的太女之位,但是看見君雁山來了,也不好說什麼。
誰不知道君雁山最近跟瘋了一樣,如果自己當朝說出這種話,不知還會被怎樣攀咬。
君雁山按時到了朝堂,看上去也還算安分,女皇的目光從她身上掠過,最後直接將她無視。
直到下朝時都相安無事,但早朝結束,君雁山一個人被女皇留下來了。
君菡梅回頭對她投去一個挑釁的笑,隨即一撩衣襬離開了大殿。
在皇位上坐了多年,女皇周身的氣魄絕非一般人可比擬的,刻意沉下臉時,也只有君雁山在她面前能絲毫不怵。
作為當朝君後的長女,君雁山自小就得到了女皇的重視,隨之而來的還有嚴苛的要求。
儘管天資聰穎,在年幼時,君雁山還是捱了不少斥責,對於女皇的威嚴有了一定的抗性,即使現在女皇明顯很不滿意,她還能鎮定自若。
“你可知朕為什麼要你留下來?”女皇問。
女皇是真的動了換太女的打算,只是雖然目前還有幾個人選,卻都算不上完美,女皇心中難得搖擺不定。
君雁山點頭:“兒臣知道。”
女皇面色不改:“那你說來聽聽。”
能坐上太女之位,除了自己的出身,對於帝王心意的揣測也是極為重要的。哪怕沒有讀心術,君雁山也知道女皇現在在想什麼。
“母皇是想問兒臣,是否還能勝任太女之位。”
其實女皇所想不止問問這麼簡單,但君雁山刻意做了調整,顯得事情沒那麼嚴重。
女皇也聽出來她的心思,嗯了一聲:“你覺得現在的自己還能勝任嗎?朕聽說,昨日沈大人去了你府中一趟。”
“兒臣這一年來做多了荒唐事,沈大人昨日便是來提點兒臣的。”對於這些,君雁山毫無隱瞞,“受傷的這幾日,兒臣也已經有了改變,希望母皇能給兒臣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證明自己,你說得倒是輕巧!”女皇猛地拍案而起,“你可知道,自己前些日子在朝中引起了多大的麻煩?”
倘若那種言論蔓延到整個國家,只怕別說當不成太女,連將她貶為庶人都不足以平憤。
聽過來自現代的小說後,君雁山對於那個“男女平等”的世界其實有些瞭解。
而且,她也知道那個世界曾經是男尊女卑的,經過不懈努力才演變成後來的樣子。
但儘管這樣,君雁山依舊覺得大齊沒有改變的必要。
大齊雖然是一個女尊的國度,但女皇是個明君,這裡對男人並沒有什麼壓迫之說,男子照樣可以讀書寫字,只是只能在單獨開設的男校罷了。
“兒臣明白。”君雁山點頭,對女皇行了一禮,“一年前,兒臣忽得一人入夢,之後便像被魘住一般,只能看著周遭事物變化,卻無法控制自己。”
反正到時候蘇語柔總要找個新的身體,只要想改革,就不可能不在女皇面前露臉。
提前將這些東西說出來,也好讓女皇早有防備。
最重要的是,她信任母皇。
聽到君雁山這瘋話一般的發言,女皇的眉頭果然擰得死緊。
對於這些鬼神之說,女皇心中一點也不信,但面對這個自己昔日最欣賞的女兒,女皇還是道:“你接著說。”
君雁山挑著自己之前聽到的部分東西說出來,隱去了系統的存在,又刻意隱瞞下自己的讀心術。
女皇聽完,只覺得匪夷所思。
但君雁山應該也不會編出這種瞎話來騙自己吧?
這實在太過離譜,女皇還將信將疑,君雁山又道:“母皇,兒臣聽那人說了一些東西,或許可以改善百姓的生活,您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