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不想登基

成都的一間別院內。

“太守,諸葛亮午後怕是就要抵達成都了,要不要避一避?”一個黃帽小廝走了進來。

“慌什麼,饒是他料事如神,又怎會猜到我在此處?”老者緩緩從臥榻上起身,若有所思地捻著下巴上那兩根黃鬚,“對了,以後不要叫我太守了。”

“喏……”

“遊戈走了麼?”

一聽到遊戈二字,黃帽小廝顯得滿臉的鄙夷:“回太……主公,小人覺得那傢伙就是個騙子,還妄稱什麼墨者門主,事情都沒辦成,跑路還有臉要錢。”

老者冷笑道:“哼,不過一棋子罷了。”

“小人也是這般想的,可那人卻給了小人一本這個……”說罷,小廝把一本冊子遞了過去。

黃鬚老者接過冊子,眼睛頓時被那“曹魏秘史”四個大字所吸引,急忙翻閱了幾頁,這裡面的內容讓他為之一振,“可曾饋與遊戈財物?”

“主公放心,小人已經辦妥。”小廝繼續說道:“另外,小人還將那遊戈的行蹤透露給了蜀漢。”

不錯,夠壞!

老者含笑點了點頭,又回到了榻上……

……

蜀漢皇宮。

被砍殺的流民屍體已經全部清理出去,足足有數百具之多。

清掃院落的人們正在沖刷殿前的大片空地,陣陣血腥味飄了過來,聞起來讓人有些犯惡心。

劉禪呆坐在門前的石階上,陷入了沉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親眼看到這麼多人死於非命,劉禪的心是無比震撼的,光是幾百人就這般慘烈,那老劉的幾十萬大軍又是何等的場面?

只恨自己穿越過來有點晚,要不然一定會盡全力來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古往今來,統治者動不動就以什麼民心所向、收復失地、為某某報仇等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發動戰爭,其根本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

可戰爭帶來的不僅是無數條生命被吞噬,更是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流離失所……

秦始皇用以戰止戰的方式來統一六國,成就一番霸業的同時,也妄想著能天下永定,再無干戈,豈料,也只是維持了不過十數年,就再起戰亂。

不管是先秦還是後世,哪一個統治者考慮過百姓的死活呢?

又有哪一個統治者真的為百姓所著想呢?

在他們眼裡,百姓不過是工具而已,而且是極易被煽動、被利用的絕佳工具!

無恥!

如今,上天給了我一個重生的機會,一定要終止這樣的惡迴圈,要建立一個沒有殺戮的國度!

不僅如此,在建立這個國度的過程中,也要沒有殺戮!

至少,不會讓百姓生靈塗炭!

我一定能做到!

滅魏吳,統一華夏,不流百姓血!

想到這裡,擁有現代人頭腦的劉禪,在腦海裡已經有了一幅大致的畫面,眉宇間蕩起了笑意,自語道:

“諸葛亮該回來了吧,一想能見到活的,還有點小激動呢……”

劉禪拍了拍四個月的肚子:“這太不健康了,也有損國君的形象,該減減肥才是……”

一陣微風襲來,竟是張紹的疾步帶過來的,還未到劉禪身前,就甕聲甕氣地說道:

“殿下,丞相回來了,說是有要事見您!”

劉禪一笑,戲語道:“還真是說曹……諸葛……咳咳……相父,相父就到啊,帶本宮過去!”

見面的地方是在演武場中的議事廳,劉備生前常在此處與將士們議事。

格外寬敞的大廳內,只有諸葛亮和趙雲二人,看樣子兩人已經等候多時,見劉禪走了進來。

諸葛亮和趙雲連忙走到近前施禮:

“拜見殿下!”

“相父與將軍不必多禮。”劉禪環顧一週,點了點頭,心想二人定是要說劉備駕崩和自己登基的事。

待諸葛亮抬起頭,劉禪定睛觀瞧,終於見到這千古名相了!

這也太帥了吧!

目測至少一米八幾的身高,濃眉劍目,英武瀟灑,散落在胸前的幾縷長髯雖說不如二叔那般茂盛,但也是英氣逼人,舉手投足間那份儒雅氣質堪稱世間無雙啊!

相比之下,趙雲的武將氣息更加濃厚,雖相貌不如諸葛亮,但趙雲勝在一身戎裝的威猛霸氣,伴隨著衣甲的響動,似有迫人的殺氣滲出。

諸葛亮選在如此寬敞的議事廳,自然是為了躲避隔牆有耳,定然是有重要事情要進行商議。

劉禪心領神會,不用諸葛亮提醒,就漫步走到了議事廳的中央位置,如此長的距離就算是隔牆有耳,怕是什麼也聽不到的。

諸葛亮見劉禪竟然沒有坐在靠牆的主位上,而是找了箇中間的位置,暗想:“這笨蛋倒是難得聰明瞭一回。”

不料,劉禪剛一坐定,就先聲奪人道:

“相父可是要說父皇駕崩之事?”

“……”諸葛亮和趙雲對視了一眼,被驚得一時語塞,隊伍裡面有壞人啊,竟走漏了訊息。

“兩位不用驚訝,是本宮猜的,父皇身體本就不好,兵敗之後必定氣血攻心,駕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劉禪覺得此時應該痛哭一番,可他努力了好幾次,一滴眼淚也沒整出來,索性就不裝了。

“另外,父皇回朝,竟然沒有召見我這個太子,也太奇怪了吧?哪有當爹的出征了幾個月不想兒子的?”

諸葛亮一聽,這小子腦袋還蠻靈光,還會推理了?

雖說理由也很充分,可這話從你嘴裡說出來,咋就那麼不對味兒呢?

既然你都知道死了爹了,竟一點都不傷心,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瞅著諸葛亮迷惑的小眼神,劉禪繼續道:“本宮當然是悲痛的,只不過本宮的悲痛是藏在心裡的,哀莫大於心死嘛……”

諸葛亮老臉一抽,心想:怕不是被登基的喜悅衝昏了頭腦吧……昏君啊……蜀漢不幸啊!

“殿下……英明……”諸葛亮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來這幾個字,“臣為保軍心,確實嚴密封鎖了先帝駕崩之事。”

“相父幹得漂亮!”

見劉禪一臉喜色,諸葛亮也不理會,繼續說道:“先帝託孤於臣,完成未盡之事,而今最重要的就是輔佐太子繼承大統,既然太子已得知先帝駕崩一事,想必已經做好了準備。”

要不是先帝另外兩子尚且年幼,有被後宮干政的隱患,諸葛亮真心不想擁立劉禪,父親死了不悲傷也就算了,怎麼看起來還很高興?

劉禪當然覺察到了諸葛亮言語中間嘲諷,並不當回事兒,你一個古人,怎麼能理解一個現代人的想法呢?

要是把心中偉大的計劃全盤托出,怕這千古名相今天就得氣死。

為了照顧諸葛亮的感受,劉禪咳了兩聲,正色道:“我的意思是,相父秘不發喪之事做得極為妥當,而且……我並不準備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