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02章 白帝城託孤

白帝城,永安宮。

“孔明,朕…恐命不久矣……”躺在床上的劉備十分虛弱,正目光灼灼地看著諸葛亮,眼神中帶著強烈的不甘。

想到起兵討伐時,是多麼的意氣風發,而如今卻落了個被火燒七百里的悲慘境地,又何止於不甘?

難道,朕這輩子就不能靠自己贏下一子麼?

蒼天啊!

就連給兄弟報仇這樣的義舉,都不能得到你的垂青麼?

無限憤懣不斷衝撞於胸際,兩行熱淚,汩汩滑落在枕邊。

見狀,床邊的諸葛亮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惶誠恐道:“陛下乃是大漢天子、萬金之軀,定能萬壽無疆……”

諸葛亮還要繼續說下去,忽感手背一熱,劉備的手艱難地搭了上來,看樣子是想握住他的手,只是有些無力,意思是聽我說完。

已經將近油盡燈枯了,必須要抓緊時間料理身後之事。

“先生與朕戎馬十數載,雖說君臣,卻情同手足,而今…咳咳……”一語未畢,劉備咳出了一大口血,樣子十分駭人,粗喘了幾口氣之後,繼續說道:“先生之才十倍於曹丕,孫權小兒與汝相比,亦是授首之輩,一統天下非孔明你莫屬…”

“若禪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先生可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床榻邊的屏風微微一動,似有冷風吹過,掠過一絲殺氣……

諸葛亮餘光一瞥,心中便明白了大概。

雖是垂危之際,但這劉備這後半句話,卻說得無比清晰,猶如霹靂般震徹在耳!

只一瞬間,冷汗順著後背的毛孔滋滋直冒!

什麼叫能輔就輔,不能輔就取而代之?

就算是試探也不能這麼試探吧?

是我傻還是你傻?

別說我沒有這個想法,就算有這個想法,敢直說麼?

你現在可還沒死透呢啊。

見過哪個亂臣賊子敢在這個時候說實話的?

只要你動動嘴兒,要我諸葛亮的腦袋,那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可不管心裡怎麼想,面子上的事兒絕不能差!

要說三國裡誰的演技最佳,他孔明說第二,就沒人敢說是第一,就連周瑜和魯肅那麼聰明的人,不也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麼?

論玩人,老子絕對是行家中的行家!

哧溜!

只見原本還跪在床邊的諸葛亮,一出溜,直接趴在了地上,動作絲滑無比!

“亮,生為漢臣,萬不敢有絲毫僭越之念,如有此念,願遭天雷降身,死無葬身之地……”

“陛下定能安然無恙,臣等還盼著陛下帶我蜀中兒郎,揮師北上、一統漢室江山!”

諸葛亮又升級了一下狀態,繼續說道:

“若陛下真有潛龍歸海之日,亮定當全力輔佐太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番話雖略顯浮誇,卻真的是諸葛亮心中所想,雖說有演繹的成分,但對於劉備、對於蜀漢他可是一萬個忠心。

可,伴君如伴虎,在這種情況下,光靠嘴說肯定不行,姿態很重要。

毒誓,必須要發的狠,越狠越好,最好把全家都帶上才穩妥。

所謂君心難測,馬上要死了的君,更是難測,稍有一點不滿意就有可能被帶走……

果然,諸葛亮猜的沒錯!

剛說到一半,還未把全部忠心表完,剛剛還奄奄一息的劉備直接跳下了床!

動作之敏捷,都沒顧得上穿鞋,直挺挺地站在了諸葛亮的面前。

整個動作過程非常連貫,堪稱詐屍!

就連躲在屏風之後,隨時準備完成擊殺任務的子龍將軍,都驚得差點掉了下巴!

“孔明啊,別趴在地上了,涼!”

嗯?

諸葛亮一驚,緩緩抬起頭,一臉的懵逼:“陛下您這是?”

這賣草鞋的果然是裝的?

論演戲還得是你呀,幸虧我孔明足夠忠心,險些被你玩死!

活蹦亂跳的劉備並沒有回答諸葛亮,反而是朝著屏風的那邊揮了揮手,喊道:

“子龍,我就說嘛,先生乃是不可多得的忠義之士,豈能有不臣之心呢。”

屏風後,趙雲一臉黑線地走了出來,心中不免生出一絲牢騷。

什麼叫“我就說嘛”?

我特麼的就一打手,哪有那麼多彎彎心眼兒?

現在試探完人家孔明瞭,就往我身上甩鍋,老劉你還真是放完屁瞅別人的主兒!

“哎呀,剛剛讓先生受驚了!”劉備邊攙起諸葛亮,邊湊近他的耳朵,壓低聲音說道,“孔明先生莫要見怪,朕有三子,雖說阿斗本是長子,卻不似人君……”

又來?

剛站穩的諸葛亮差點又趴下,心說你還有完沒完,試來試去的有意思麼?

劉備抬手阻止了想要再次飆演技的諸葛亮,耳語道:“我的意思是,三子劉勇雖說年幼,卻深符朕意……”

“陛下,您的意思是……”就算是影帝諸葛亮,也差點驚掉下巴。

難道讓我廢長立幼?

諸葛亮暗叫一聲不妙,如果真是這個意思,那豈不是讓我揹負曹賊那般的罵名?

劉備做了一個止聲的動作,又瞟了一眼趙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漢室基業,就拜託先生了!”

說罷,劉備爽朗大笑起來,全然無戰敗時的頹廢,那蒼老的身軀似乎又煥發出了無限生機一般!

有孔明這樣的忠臣,何愁不光復漢室!

在這爽朗的笑聲中,劉備雙眼閃爍著淚光……

他,飄零一生,雖剛有起色,卻因仇恨毀於一旦!

但他並不後悔,雖然嘴上說悔不聽孔明與子龍等朝臣之諫,那不過是為了安撫眾臣子而已。

他,與關張兩兄弟桃園結義,同生死的誓言猶在耳畔,如今兩兄弟含恨九泉,自己這個大哥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間?

在霸業與道義之間,劉備選擇了道義!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劉備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當初的誓言,也許他不是一個好帝王,但,絕對是一個好大哥!

笑,是因為自己不負道義,可直面酒泉之下的兩位兄弟!

淚,則是嘆自己沒有實現終極人生目標,而倍感無奈…

之所以苦撐著一口氣到現在,是在等待諸葛亮和趙雲的到來。

前者可以託孤,後者可在不得已之時,幹掉前者!

雖說趙雲最為忠心,又是在他們三兄弟之後結拜的四弟,但他的性格過於剛直,不是託孤的最佳人選,何況他與劉禪的感情實在太深了!

先有七進七出救劉禪於亂軍之中,後有長河攔舟相救,正因如此,趙雲和劉禪的關係極好。

如果不立劉禪為帝,恐怕趙雲會走極端,所以廢長立幼這種事兒,讓孔明去辦才更穩妥些。

從織蓆販履之輩,一路艱苦創業,成了蜀漢天子,劉備憑藉的是超凡的識人能力,太子劉禪什麼貨色,他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為了千秋大業,他只能把立三子為帝這個重任交給了諸葛亮。

嘎!

隨著笑聲的終止,劉備一頭栽在了塌上!

一動不動,像是死了過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