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們回來了,飯做好了沒有?"京城一座四合院的門外傳來了一個小少年的叫聲。
"好了,今天有你愛吃的紅燒排骨,還有子洵愛吃的雞腿,還有子洛愛吃的牛肉餡兒餅。"趙老太太章大鵝拿著鍋鏟從廚房走了出來。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三個十來歲的小少年。
方圓和趙天賜的三個三胞胎兒子,一晃他們來到京城已經六年過去了。
現在已經是1982年年底了,三胞胎也已經十虛歲了。
他們來到京城也已經六年了,當時還穿開襠褲的三個小子現在也長成了一米二三的小少年。
方圓和趙天賜早在去年就大學畢業了,方圓如願留校當了老師,趙天賜沒有服從分配,而是自己開始做生意。
趙天賜仗著系統揹包的便利,跑了好幾趟南方,著實掙了不少錢。
剛開始他們拖家帶口過來的時候,是租的房子,當時趙天賜和方圓都申請了走讀。
要不放著家裡的老人孩子他們也不放心。
租好房子,安頓好老人孩子,兩人上課之餘就每天大街小巷的找房子。
經過半年的尋找,他們倒是找到了幾處房子,不過都不太適合他們居住。
他們家人口多,光是孩子就有三個,方圓還想以後讓孩子們都擁有自己的房間。
所以房子小了他們就住不下。
不過她們看過不適合他們現在住的房子,方圓也沒有放過,撿著合適的也買了兩套。
都是三間屋子帶一個小院子的,而且地址位置相當的不錯,都是位於二環以內的。
而且價錢還不貴,一套只要一千多塊錢。
直到一年以後,方圓她們才買到了現在住的這套二進的四合院。
買完了四合院,方圓手裡的錢就去了一大半,所以暑假的時候方圓和趙天賜就去了南方。
兩人這一個暑假來回折騰了好幾次,生生把六千塊錢的本錢折騰成了五萬多塊錢。
這時候的錢是真的很好掙,真像別人說的那樣,這個時代,豬站在風口上都能起飛。
上大學的四年,方圓和趙天賜每年都寒暑假都會去南方兩趟,掙了錢遇到合適的房子鋪子方圓就入手。
到現在為止,方圓和趙天賜名下已經有十套房子,六個鋪面了。
而且自從去年畢業以後,方圓是留校當了大學老師。
趙天賜沒有服從學校的分配,而是選擇自己出來做生意。
因為有系統揹包這個外掛,趙天賜從南方倒騰東西就方便了很多。
而且成本少了很多,在南方進了貨,只要找貨車託運少部分掩人耳目。
剩下的大部分趙天賜都放到用系統揹包帶回京城。
這樣無形中就減少了成本,而且還安全。
不過現在外面漸漸亂了起來,方圓就不讓趙天賜來回倒騰貨物了。
趙天賜也知道方圓是擔心他的安全,也就聽話的不去了。
不過今年趙天賜把家裡原來買的鋪面開起來了。
這幾年方圓一共買了六個鋪面,其中四個都租了出去。
還有兩個方圓沒往外租,就是給趙天賜留著的,都是好地段的鋪面。
現在兩個鋪面已經開起來了。趙天賜聽從了方圓的建議,開的都是專賣女裝的服裝店。
經由方圓把關,一個鋪面顧了兩個服務員。
趙天賜只要每天查賬就好了,給他們供貨的服裝批發商也是跟他們合作了好幾年的。
缺貨了也不用趙天賜過去,只要給那邊打個電話,那邊就會把貨給寄過來。
這幾天兩個服裝店都已經正常運轉起來了,趙天賜也就能暫時緩口氣了。
這不,知道方圓下午沒課,就去接方圓下班去了。
中午放學的時間點兒,方圓剛出學校的大門,就看到趙天賜扶著腳踏車,站在門口等她。
"你怎麼來了?今天不忙嗎?"方圓緊走幾步到了趙天賜的跟前問。
"不忙,服裝店的事情終於捋順了。就等晚上過去一趟算賬就行了。我這兩天沒事兒,就來接你下班。"趙天賜把腳踏車掉頭順過來。
"方老師,你愛人來接你了?"方圓的同事下班出來看到趙天賜說道。
"是啊,劉老師下班了?"方圓也跟同事打招呼。
"方老師,你們夫妻的感情就是好,孩子都這麼大了還接來接去的。"跟方圓一個辦公室的老師打趣道。
因為趙天賜有時間就會接送方圓上下班,而且平時去南方進貨什麼的都會給方圓帶禮物。
所以跟方圓關係不錯的老師們都知道方圓和趙天賜兩人感情好。
方圓對老師們都的打趣已經習慣了,她毫不害羞的笑著說:"是啊,我們感情好。難道你和你男人感情不好?"
這個老師"哈哈"笑著說:"不如你家趙天賜,我男人就很少來接我。"
同事和她丈夫關係也很好,所以方圓才這麼說她。
"方老師好。"
"方老師好。"
還有不少的學生跟方圓打招呼。
方圓一邊回應著,一邊坐上了腳踏車。
學校離家並不遠,也就是兩站地的距離。
騎腳踏車也就是十幾分鍾就到家了。
看到方圓回來了,老太太把鍋裡給方圓她們留得飯菜端出來。
"方圓回來了,餓了吧?趕緊洗手吃飯。今天我去市場看到有人賣魚,就買了一條。
你不是愛吃酸菜魚嗎?快嚐嚐味道怎麼樣?"老太太端了一大盆酸菜魚說。
"孃的手藝還用說?我一聞就知道這味道絕對正宗。"方圓快速的洗了手,來的飯桌前坐下。
老太太又端來一碗白米飯給方圓:"喜歡就多吃點兒。我還做了紅燒肉,子洋吃了都快半碗了。
還有子洵和子洛,都吃了不少,現在三個小子越來越能吃了。光他們三一頓就得吃半盆白米飯。
再這麼吃下去,家裡都快養不起嘍。"
雖然老太太說著抱怨的話,但是臉上的笑容是怎麼的止不住。
老兩口自從跟著來到京城,因為不用下地勞作,每天只要接送孫子,那是越來越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