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章 書生(五十七)

除此之外,大乾的秀才每月可以從官府領取一兩白銀和半石米,也就是五十斤米左右。

可不要小看這一兩白銀和半石米,讀書最費銀錢,有的學子家境貧寒,好不容易成了秀才,這些補貼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不說大大改善家境,家裡有了進賬,也比之前要好些。

總之,一旦成了秀才,就跟普通百姓區別開來,也容易受人尊敬,甚至可以自己開一個小型的學堂,傳道授業解惑。

就像原身之前在行文齋抄書,一次也就得了十幾文,若是現在已經是秀才的榮錦去抄書,行文齋不僅大力歡迎,恐怕還會拿出更多的銀錢來,遠遠不是那十幾文能比的。

院試之後,更高一級的考試是鄉試,不過秀才想要往下接著考,需要在鄉試前再參加一次考試,這次的考試成績會被分為六等,其中第一等、第二等和第三等的秀才可以獲取參加鄉試的資格。

後邊三等,不僅沒有考試資格,還要接受相應的懲罰,比方說第四等的秀才要接受撻責,五等的要降級,最末等也就是第六等的最慘,直接被剝奪秀才的身份。

這也算是對秀才的一種督促,告誡眾學子,若是想要參加鄉試,須得做好準備,功課沒溫習好就去參加,那面臨的將是嚴重的後果。

所以有部分學子得了秀才的功名後就到此為止了,也不再接著往下考。

但朝廷也不是白白養著這些秀才的,大乾的秀才功名也並非終身制,還要經受三年一次的學政考試,也叫做歲考。

歲考的考試內容相對於院試來說會簡單些,歲考之後,秀才便被劃分等級,按成績分為三等,其中成績最好的便是廩生,就像馮廩生,他雖說不再往上考了,但每次歲考成績都不錯,牢牢保持著廩生的名頭,由朝廷按月發放銀錢和糧食。

若是成績特別突出,還有機會被選為貢生,獲得進入京城國子監讀書的機會,可惜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能被選上的人必定是鳳毛麟角,清溪縣至今還無人被選為貢生,至於其他地方,榮錦也無從得知。

歲考成績第二等的被稱為增生,相比於廩生來說,增生只有每月的一兩銀子,至於糧食是沒有的。大乾向來在這些名額上卡的嚴,因此廩生跟增生的數量都很少。

成績第三等的則被稱為附生,除了有個名頭之外,每月的銀兩跟糧食都沒有。

至於歲考成績沒有入等的秀才,則會被朝廷剝奪秀才的身份,從此迴歸普通人。

因此,考上秀才並不意味著之後便無憂無慮了,還是得要繼續苦讀才行。

榮錦的目標肯定是繼續往上考,趙玉璋亦然。

只不過大乾鄉試向來是三年一考,每三年中第二年八月份考試,今年是福安七年,正是新的三年中的第一年,榮錦若想參加,需要等到明年,也就是福安八年八月份。

若是大乾有重大事件發生,急需人才時,也可舉行恩科,皇帝下令,朝廷臨時增加一次鄉試,不過這樣的機會非常少,大乾如今國力強盛,各方面的實力都很強,顯然是沒有恩科的機會的。

這些事都是榮錦從趙玉璋以及馮廩生口中得知的,他想了一瞬,發覺自己只能老老實實等到明年八月份參加鄉試了。

如今才是五月份,離鄉試的時間還有一年多,他思考之後覺著這樣也不錯。

越往上考肯定越難,他剛好休養生息,趁著一年多的時間多生點孩子,加加自己的屬性點,這樣到時候鄉試時也更有把握。

考取秀才之後,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到縣學或者府學進行學習,齊臨府的學堂顯然要比清溪縣的強得多,可惜那裡有一個對榮錦虎視眈眈的人物尉遲明,而且要進府學學習,是長期的事,榮錦的家眷就在清溪縣,來往也不方便。

清溪縣的縣學資源不夠,還不如趙府的夫子水平,榮錦跟趙玉璋商量過後,決定哪的學堂也不去了,每週七天,拿出四天的時間去跟著趙府的夫子學習,一天去馮廩生家請教,馮廩生能保持廩生的名號這些年,也是有許多經驗的,剩下週六週日兩天自行歇息,兩人或自學或閒談。

不過這些時日趙府的夫子老家有事,要回老家一段時間,還在西街趙府的趙玉璋派人來傳話,榮錦跟他的計劃只能推後了。

夫子沒回來之前,榮錦難得清閒下來,就在家陪府裡的三個女人。

過了幾天,葉寧上門請他去西街趙府一趟,說是自家公子有事要找他,榮錦跟江若水說了,跟他前往趙府。

趙玉璋自然是想他了,榮錦會意,當天晚上就在趙府住下,第二天下午申時才回到自家宅子。

剛進正堂,榮錦就看見一個像是媒婆打扮的婆子站在正堂中央,這婆子約有五十多歲,正笑著跟坐在上首的江若水說些什麼。

見他回來了,江若水被劉穎攙著起身,媒婆也順勢向他福身,榮錦上前,扶著江若水坐下,自己也坐到另一個上首的位置,才抬眼看向這媒婆。

“老婆子見過榮老爺,”媒婆笑得整張臉都皺在一起,“榮老爺不愧是秀才公啊,老婆子不認識幾個字,卻也能看出您是貴人之資,今日一見,真是面上有光啊。”

這婆子的語氣格外殷勤,之後她又介紹自己一番,說她姓盧,大家都稱他為盧媒婆,若是榮錦看得起她,便也叫她一聲盧媒婆就是了。

說完這話,盧媒婆道出了自己此番的來意,原來是江若水喊她來的,江若水說目前府中三個女人都有身孕,不能伺候榮錦,又道榮錦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精力旺盛,身邊缺不得人,因此便派了陳立去打聽附近出名的媒婆,得知這盧媒婆做的媒數都數不過來,後續人家反饋也都不錯,便請了她來,想著給榮錦再納幾個出身良家的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