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三人送走之後,趙員外立刻離開院子去找老夫人。
本來他還在外面檢視店裡的賬本,聽到家丁來跟他說老夫人請了大師回去便立馬趕了回來。
“娘!我都跟你說了很多次了,不要請大師回來咱們家,你怎麼就是不聽。”
老夫人被突然出現的聲音嚇得一哆嗦,定睛一看是自已的兒子,這才喘著粗氣緩過神來。
“兒啊,我也是沒有辦法了,那個東西越來越兇,娘怕啊...”
“怕怕怕,就知道怕,使銀子的時候怎麼不知道怕,沒有那個東西的話,咱們現在還得住在那個爛糟糟的破房子裡!”
被吼的老夫人身子一縮,眼淚都忘記擦整個人愣在那裡,看來也是回想起了當年那個又髒又破,到處灌風的家。
不知道想起了什麼,老夫人的身體開始小幅度發抖,並且逐漸越加大,抖得不成樣子。
“不行,不行的,好不容易咱們才過上了這等好日子,說什麼我也不要再回去那樣的日子去。”
說完跪著往前挪了兩步,抓著趙員外的褲子痛哭流涕。
“兒子娘錯了,娘以後說什麼也不會再去找那些大師了。”
“娘!”
兩人痛哭著抱在一起,但在老夫人看不見的背後,趙員外的眼神逐漸變得冰冷。
離開趙府的三人才出門就分開了,靜和要去附近的寺廟拜訪一下,花遵可一點都不想去,乾脆就分開各走各的了。
“那個趙員外,很不對勁,你看他進來的時候那個匆忙的樣子,滿頭大汗衣衫也有些凌亂,像是剛從什麼地方跑回來的。”
“不過是來了幾個修道之人,有什麼必要要這麼著急呢?而且一來就是趕人,說他家沒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不太可能。”
“看他娘害怕成那個樣子,還有那個黑色的小瓶子。”
此時手掌還沒完全恢復,雖然已經看不到白骨了,但是看起來還是血肉模糊的,有些嚇人。
“張嘴。”
此時他們已經坐在酒樓的雅座內,面前擺著幾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褚瑞端了碗餛飩在手上,等晾得差不多了舀起一勺子遞到花遵嘴邊。
花遵在回想著剛才在趙家發生的事情,沒太在意褚瑞的動作,聽到叫他張嘴,便聽話地張開了嘴,一顆飽滿的餛飩就這麼被塞了進去。
餛飩很香,嚼起來肉餡彈香,十分美味。
“那個小瓶子裡絕對是壓制著惡鬼,而且是十分厲害的那種,但是肯定不是槐樹下的那個女鬼...”
花遵張嘴吃掉褚瑞遞到嘴邊的魚肉。
“那個女鬼看起來也不像是有什麼怨氣,只是執念比較重,要不是有槐樹在,她...”
又是一口湯,花遵嚥下去之後才繼續往下說。
“有槐樹在她才能在白天的時候出現,別人看不見她,只有我們才會看到她也說明了這一點,她沒有怨氣,只是執念比較重。”
花遵在說,褚瑞在喂,每次都是吞下去就接上下一口,既不噎著也不空著。
“我很好奇底下到底是鎮壓著什麼樣的惡鬼,這麼厲害,我要吃那個魚。”
本來都已經夾起一根青菜的褚瑞聞言又把菜放了下去,轉手夾了筷子魚肚送了過去。
“這麼厲害的惡鬼居然被那個東西壓制之後一點惡念都沒洩漏,製作那個瓶子的人還算有點手段,說不定那還是個法器。”
“有機會一定要拿來研究一下,就算咱們看不出來什麼,也可以拿回星宿宮那裡讓他們瞧瞧。”
見花遵說得興起,褚瑞眉眼之間也染上了些許笑意,很久沒看到花遵興致這麼高了。
不知道是因為好久沒出來走動了,還是因為...見到了那個靜和大師?
想到這裡褚瑞突然覺得好像自已的心情變得有點差了。
小二端著糕點走近雅座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驚到愣在原地,腦海裡閃過數不清的猜想。
高大英俊的男子拿著帕子在給那個白皙精緻的小少爺擦了擦嘴角,隨後又熟練地端起雲吞給小少爺餵了一個。
小少爺大概是吃飽了,咬掉那個雲吞之後便搖了搖頭。
而男子見他不想吃了十分自然地收回那碗雲吞,就那樣三兩口吃完了剩下的。
吃完那碗雲吞的褚瑞突然感覺到旁邊有人在看著他們,扭頭就看到小二傻愣愣地端著東西站在那裡。
“是我們的點心嗎?”
聞言花遵也扭過頭去看向小二。
“桃花酥嗎?快端過來。”
原北城的桃花酥很是出名,而這個雲來酒樓更是其中的翹楚。
這是在路上褚瑞告訴他的,這還是第一次跟他提起什麼東西好吃,讓花遵對這個桃花酥充滿了好奇心。
也不知道小二在那磨蹭什麼,都端上來了還在那站著不送過來。
“對不住客官,小的這就送過來。”
這桃花酥做得確實十分的精緻,花瓣栩栩如生,雖然還沒入口,但是也能聞到淡淡的桃花甜味,讓人食指大動。
“看起來很不錯。”
“這可是咱們雲來酒樓的招牌,基本來這裡吃飯的客人都會點上這麼一道,當然還有旁邊這道酥餅,雖然是新出的點心,但是一推出就受到了顧客好評,味道是一等一的好呢。”
花遵當然不會忽略一旁的酥餅,這是他們點菜的時候小二極力推薦的一道。
“看起來很不錯,聽你這麼推薦,我都有點想再點幾份帶回去了。”
聽到客人要加點,小二立刻來了精神。
“當然可以,客人您要加多少?我現在就安排廚房去做。”
“不急,我有點事想先向小二哥你打聽打聽。”
聽到花遵這話,小二立刻點頭哈腰地表示自已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倆是今日剛來到此地,想問問這原北城是怎麼回事,城外那麼多難民,城裡人的生活看起來也不太好,這是怎麼回事?”
“客官有所不知,那些都是因為南方水患逃難過來的,南方水患嚴重,很多人都快活不下去了,有些是來投奔親戚的,有些是來找活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