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茂光在心裡嘆了一口氣,自己怎麼就偏要挑這個時候提這事呢?明天說不行嗎?
這下好了,好好的團年飯搞砸了。
再看看張氏,顯然被妹妹氣得不輕。但也只能勸道:“媳婦兒,以後大妹妹的事,你別摻和。讓她自己做主吧!”
“讓她自己做主?家裡就這樣由著她胡鬧?”張氏見夫君竟然還在幫著小姑子說話,更氣了,質問的聲調都提高了幾分。
梅茂光知道她最近因為茂雪的事,失了不少面子,見她語氣不善,也沒有生氣。
繼續安撫她:“我們做哥嫂的,替她操這些心做什麼?她的事,有父親、母親管呢!我們就省省吧。”
張氏見夫君沒有站在她這一邊,反而幫著小姑子說話,那是更氣了:“父親、母親若真有心管,會由著她拒了侯府?我真不知你們到底想要為她尋一門什麼樣的親事?她這樣的情況,還能有比侯府更好的去處?”
梅茂光能理解她想讓妹妹重回侯府的意思,但他卻並不認為侯府是妹妹的好歸宿。
便對張氏解釋道:“侯府並不是個好去處,單說他們當年悔婚房家,就讓很多人不恥。更別說阿雪在侯府被害,害她那人還在侯府待著呢。你讓她怎麼回?”
誰知,梅茂光以為自己和媳婦說得夠細了,但張氏卻只當他在為小姑子的任性找理由。
她氣得連聲音都有些收不住,成親以來,第一次怒懟夫君:“那不是都過去了嗎?她當時和離鬧得那麼大陣勢,人家侯府就不丟臉?
別人都不計較了,她還想要怎麼樣?父親和母親就算再怎麼偏心她,也總得為我們想想,我們的臉面還要不要?
就算父親、母親不看重我們的臉面,若以後我們有了女兒呢?有一個和離的姑母,還怎麼說親?”
梅茂光聽完簡直震驚了,不是因為張氏對他的態度。而是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媳婦居然這麼多怨言,不僅是對大妹妹,甚至連父母都怨上了。
他沒有對張氏吼回去,更沒有發火。
他很冷靜的對張氏問道:“媳婦,當年你還沒嫁過來的時候,三妹妹已經被接回來了吧?”
梅曉婉淪落青樓數年,梅家人頂著世俗的眼光,恁是把人給接回來了。
梅茂光這樣問張氏,就是想知道,媳婦到底是在意這難聽的名聲,還是在怨父母太過偏心大妹妹?
若真是在意名聲,當年梅家接梅曉婉回來,頂著那麼難聽的名聲,你也嫁過來了。若不能接受,不是應該退婚嗎?即便不退婚,說幾句反對的話也行。
其實梅家當年是做好了被退婚的準備的,梅長年還親自找梅茂光談了話,讓他心裡有數。但張家並沒有表態!
梅茂光問完就看著張氏,等她回答。
張氏聽完夫君的問話,猛地一驚!是呀,當年梅家那種事,她都沒計較,現在還在意一個和離的名聲?自己到底是怎麼了?
嫁過來後,跟著婆母在各家後宅走動,也有人拿三妹妹的事嘲笑她們,她面對這些會驚慌,有時甚至不知道說什麼好。
但婆母卻任人怎麼說,從來都是不動如山。這樣的氣度,這樣的定力,她差遠了。
她曾經也自信,幾年後自己定然能做到婆母那樣。可現在看來,她連婆母半成的功力都沒學到,比大妹妹都還差得遠。
看著夫君失望的眼神,她剛才那股氣勢頓時就弱了下去。輕聲喚了一句“夫君”,也不知道說什麼。
梅茂光見自己一句話就讓媳婦意識到了問題,心裡也鬆了一口氣。還好,還不算無藥可救。
他拉著張氏的手,放柔了聲音說道:“媳婦,我們梅家的家風從來不在這些虛妄的名聲上面。
家宅和睦,風雨共濟才是梅氏一族走到今天的根本。若我的女兒因為姑姑和離而嫁不出去,那是我梅茂光沒有本事,和其他人無關。”
張氏見他此時依舊是輕言細語的在同自己分析,一點沒有惱了自己。又想到自己剛才對他的態度,心裡有些感動,又有些心酸。
夫君這樣的出身,自己終究還是給他拖了後腿。他若娶的是京城的貴女,哪裡用得著費如此多的心思來教媳婦?
而且,自己的日子過得算舒心的了。單說夫君後院就她一個,就能羨慕死多少女人?自己竟然還不知足。想著這些眼眶竟然紅了。
梅茂光見她這樣,也有些心疼。媳婦出身就那樣,也不算太聰明。要讓她成長為像母親那樣的宗婦,一時半會肯定不可能。
可該說的還得說,女人的戰場他幫不了,媳婦必須要成長起來。
“媳婦,我們現在還只是在潤州,這裡我是一州主官。若以後我調任到其他地方,比如到大元府做了副官,或者回了京城。後宅的是非只會更多。哪些該計較,哪些不用放在心上,你得慢慢學會分辨。”
“夫君,我明白!我只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張氏的聲音有點哽咽。
梅茂光嘆了一口氣,安撫道:“不用急,我沒那麼快調動的。至少在潤州還得再待三年,所以,你也別給自己那麼大壓力。慢慢來吧!”
梅茂光本想說,以後不明白的可以問問大妹妹!但想到這事過後,媳婦和妹妹肯定回不到過去那樣了。還是算了。順其自然吧!
隨後,梅茂光寫了一封信給他爹。
主要是提醒四弟的親事。這種事不好給母親說,說了母親肯定對自己媳婦有意見。但必須要給父親提一下。
他知道,在他們這一輩中,父親一向看好四弟將來扛旗。那四弟的媳婦就一定要選好。他拿了自己做例子提醒父親。
當然,自己的親事因為當時情勢所限,張氏算是那時比較好的選擇了。但若以後要由他來掌舵梅家,他也自信自己沒問題,可張氏是撐不起的。
照現在的情況看,他還是儘量留在地方發展吧!既為張氏留足成長的時間,也為四弟讓路。
而且,他在年前就已經和父親通氣,今年的考評過後,他的位置不動。依舊留在潤州。
因為他瞧著潤州雪綢在去年一年的發展極為迅速。因為這一項產業的發展,年底州城各鋪子明顯生意好了起來,這說明老百姓今年賺到了銀子。
他相信,讓大妹妹再發展兩年,潤州百姓的收入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稅收大幅增長,這都是他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