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蒯良站出來說道:“主公,良認為若是發兵討伐曹賊,吃力不討好,不如讓曹賊去攻打袁術?令他們兩敗俱傷,然後主公再乘勝追擊?”
劉表微微頷首,“速度去傳令曹賊,令其出兵淮南,攻打袁術這個逆賊!”
“第二件事,德珪(蔡瑁字德珪)你要抓緊時間去辦,不要誤了及時!”
看著劉表堅決的態度,蒯越和蒯良兄弟本來還想勸說,但是這會息了這個想法。
劉表好不容易抓住機會,肯定不會放手,任憑老子復生也一樣。
他,就是要坐上那個位置!
等劉表稱帝,大家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有什麼不好的?
訊息傳到曹操這裡。
連同一起的還有命令曹操率軍出擊,攻打袁術這個反賊!
曹操初聞袁術稱帝,震驚不已。
雖然一早知道袁術是冢中枯骨,沒想到他還能幹出這樣的大事!
荀彧氣憤不已,“主公,袁術冒天下大不韙稱帝,應該號召天下群雄,共誅反賊!”
曹操聽到荀彧的建議,有些腦殼疼。
“本將軍就怕劉表驅虎吞狼,然後他做那隻後面的黃雀,把我們一鍋端!”
諸葛亮立即獻策:“主公,此事易爾,就說南陽發現宗賊活動,主公需要剿匪,分不出太多的兵力去攻打袁術。”
“若是劉表願意送糧草和軍械、以及借兵五萬,主公方才同意領兵出戰!”
曹操眼前一亮,“孔明說的不錯!”
解決了劉表的命令問題,他又發愁起來。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是眾諸侯聯合會盟,一起討伐李軒。
結果。
到頭來一看,貌似只有自已在孤軍奮戰,一廂情願罷了。
天子死在南陽,他成了反賊。
袁術稱帝了,也成了逆賊。
似乎......連討伐李軒的理由都沒有了。
最終變成了,李軒號召群雄會盟,討伐袁術。
心痛!
太痛了!!!
益州,成都。
劉璋在一眾文武的推動之下,答應了登基稱帝。
聽聞袁術稱帝,他們沒啥感覺,只是發檄文聲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天府之國,環境閉塞,訊息亦是如此,人更是這樣。
漢中,五斗米教。
張魯也在一眾屬下的支援中打算自立為王,正式稱王稱霸。
稱漢中王!
西涼。
訊息最後傳到這裡,馬騰聽說袁術稱帝后,幽幽一嘆,沉默不語。
倒是馬超和其他幾個馬兒興奮起來,紛紛建議馬騰稱王。
“父親,您手握兩萬鐵騎,稱雄西涼,威震西域,合該稱王!”
“父親,大哥說的對!”
“您鎮守西涼許久,為了漢室盡忠半生,也該為我們馬家想想了。”
馬騰在幾個兒子的攛掇下,打算與韓遂一起稱王。
韓遂自無不允,欣然接受。
馬騰稱西王,韓遂稱涼王!
至此,戰國時代形成!
誰也沒想到,袁術稱帝之後,諸侯雖然都發檄文謾罵,但還是以自身的利益為主。
結果就是各個諸侯或自已,或麾下文武推動,紛紛稱王稱帝。
一時間,原本人人喊打的袁術高枕無憂,繼續過他奢侈荒淫,揮霍無度的生活。
後宮妻妾有數百人,皆穿羅綺麗裝,精美的食品應有盡有。
據說袁術所納的馮夫人因受寵愛而被其餘婦人絞殺,袁術只認為她是不得志而死,下令將她厚葬。
足見袁術登基之後,毫無進取之心,甚至已經開始擺爛,整日酒池肉林,揮霍自已的身體。
鄴城。
時間進入197年。
公元一九七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都來得更晚一些。
這幾個月裡,李軒陸續收到其他州郡的訊息。
僅僅幾個月時間,天下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堪稱一絕。
讓他大跌眼鏡,諸侯們竟然沒有聯合起來討伐袁術,反而紛紛自立為王。
隔段時間就有諸侯稱王稱帝,就連土匪、賊寇都紛紛稱王,九州進入戰國時代!
得到訊息的眾文武待不住了,紛紛前來勸進。
“主公,當今天下諸國林立,您也該榮登大寶,登臨九五。”
“如今袁術於壽春立成國,孫策在江東稱吳王,劉表在荊州建楚漢,劉璋於益州建立蜀漢,張魯於漢中稱王,馬騰和韓遂也稱王於西涼。”
李軒笑了笑,“有趣,實在是有趣,沒想到天子一死,反賊都冒了出來!”
“袁紹、曹操、呂布沒有動靜嗎?”
李三回道:“袁紹也有意動,只是沒有地盤,兵力少、錢糧少,害怕稱王后劉表會來攻打他,這才猶豫不定。”
“至於曹操和呂布倒是沒有動靜。”
李軒繼續問道:“那交州呢?”
“士燮也沒動靜嗎?”
李三回答:“主公,根據錦衣衛的訊息,交州士燮也打算稱王。”
“只是交州山地繁多,很多佔山為王的土匪、賊寇都紛紛稱王,堪稱諸王林立,是最亂的一個州。”
李軒感慨:“窮山惡水出刁民!”
主公形容得很好,可是您到底怎麼想?
郭嘉也來勸說:“主公,若是您不稱帝,我軍就比諸侯國的軍隊低一個層次,還請主公登基稱帝!”
李軒卻是淡然處之,“哎,不著急,此事再議!”
郭嘉看著李軒,頓時摸不著頭腦。
他疑惑不解地離開,而後就看到聚在一起的文武。
郭嘉當即把事情說出來,講完後眾人神情各異。
“主公不會是不想稱帝吧?或者是忠於漢室?我們都勸進過,主公仍然是不為所動。”
王彪心裡腹誹:忠於漢室?你要不要去看看劉協身上的鞭子傷痕?
大家想不明白,最後看向老狐狸賈詡。
賈詡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你們呀,還是太年輕了!”
“主公的心思我們不要去猜,我們要做的就是攜萬民之勢,推主公登臨至尊,黃袍加身,屆時水到渠成!”
他心裡想著,主公肯定是想登基,現在就是顧慮天下悠悠之口,方才遲遲沒有動靜。
只要萬民請命......
不得不說,賈詡純純老狐狸一隻,把李軒的心思猜得八九不離十。
難怪有惺惺相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