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帝看著自己種下的葫蘆娃種子在小太監的辛勤管理下,一天天的長大,他對小太監進行了十分豐厚的獎勵。
小太監感恩戴德,表示一定會管理好這株葫蘆娃種子。
“陛下請相信奴才,一定要將葫蘆種子給種好。”小太監說道。
“沒有朕的允許,誰也不許接近或傷害到這株葫蘆種子,違者直接斬殺,不論是誰!”楚帝對小太監安排道。
“奴才領旨。”小太監說道。
也不知道這株葫蘆多久才能長好,葫蘆娃多久才能從葫蘆中跳出來,但最起碼也要好長時間吧。
反正楚帝也不著急。
他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科考,作為科考的主官,他這一次還有許多的事情。
他想趁這次科考在這些官員裡面,多找出一些有點能力的忠臣為自己辦事。
眼下朝廷裡面的忠臣已經太多了,但是都是一些酒囊飯袋之徒,讓他們貪錢可以,辦事就不行了。
尤其是左右相,全都是三心二意之徒,一邊在自己這裡號稱忠臣,一邊私下裡又與秦闖還有一些藩王勾勾搭搭。
這不是生怕自己哪天死後,他們好投個明主嗎?
他們巴不得自己快點死掉才好呢。
擁有十倍國運系統加持的楚帝,眼下的壽命已經延長到十個月了。
只要努力完成任務,他還怕自己會一命嗚呼?
這幾日,科考的學子正拼了老命一樣的往京城趕。
他們怎麼能想到,皇上今年要開恩科,還只有七天準備的時間,只要能趕到京城就能進考場。
以往還要經過鄉試,縣試,會試統統不要,直接進行院試,院試完了擇優進行殿試。
考題聽說都是皇上出的。
眾學子個個以為自己學識通天,這一次肯定能拿一個好的名次,然後進入朝廷當官。
但當這些學子趕到京城,坐到考場,拿到考卷的時候他們就傻眼了,因為皇上在每一個題上只出了一個考題:
用大白話寫一個你這輩子最想幹的壞事,限一千字。
這什麼考題啊?
這輩子最想幹的壞事?
我們是學子,不是壞蛋。
有學子抗議這種考題簡直無稽之談,直接被監考官派人給叉出去了。
“還有誰對考題有問題嗎,這回皇上可是主考官,你們如果做得好了都是天子門生,好好做,不要像那個白痴一樣,質疑皇上的考題。”
剩下的學子只好坐在那裡,冥思苦想,這輩子自己最想幹的壞事是什麼。
有那些不學無術的學子,本來想著就是湊個熱鬧,哪裡想到遇上了這種千古考題,滿臉的歡喜。
比起做好事,扶老奶奶過街,或許他們做不到。
但是做壞事,他們可是門清。
尤其是現在想做還沒有做成的壞事,他們腦袋裡可是有一籮筐呢。
只有那些憑本事的學子,在那裡思考自己怎麼才能迎合聖意,寫出一篇令皇上滿意的文章。
監考官在監考的時候,看到一個學子寫下了一篇文章:
我的夢想就是幹掉楚帝,取而代之!
監考官直接撕掉了他的試卷,然後讓人叉出去。
“這般混蛋學子,你想死可以,但不要連累我好嗎?”
讓你寫一個這輩子最想幹的壞事,你倒是想幹掉當今皇上。
這學子也太傻了,這種事情心裡想想就可以了,怎麼能寫出來呢?
混蛋,心裡想也不可以!
寫出來怎麼往上呈?
而且哪怕呈上去,你覺得你能有狗命可活?
又不是寫小說,可以胡編亂造。
更多學子寫出來的題目那真是不堪入目,看一眼就覺得要心梗了。
比如,我欲進宮當個假太監,與後宮妃子來段刻骨銘心的戀愛?
喜歡上了一個潘姓姑娘,但對方人在青樓,我們已經約定私奔。
穿越古代,嫉妒臣相,當上臣相,成為臣相。
總之這幫學子寫出來的東西,總能讓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原來一個個文質彬彬的外表下,全都是假象,他們身體裡都有一顆骯髒的心臟。
真是人無完人。
而另一邊,武考也在同時進行。
武考專門劃出一個區域,這個區域裡面有民宅,有酒樓,有寺院,有集市,武考的學子分成兩隊,一隊要在半個時辰之內將刻有記號的銀子藏到這個區域當中,而另一隊負責在半小時之內將將有記號的銀子找出來。
凡是將銀子找出來的武考學子那就可以進入殿試,沒有藏好銀子和沒有找到銀子的學子直接淘汰。
這次武考的關鍵就是藏和找。
誰藏的好,誰找的快,誰就是勝者。
當然了,你武功高,可以藏在別人永遠也找不到的地方。
這麼新鮮的比試方法,讓所有的武考學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宮裡的楚帝打著瞌睡,聽著下面的朝臣在吵鬧,跟進了菜市場一樣。
前兩天經過了楚帝微服私訪,查抄了巡檢司的家產之後,下面的文武官員沒有再敢提什麼俸祿薪水之類的事情,倒是對他這一次的恩科開考方法,有不少提出嚴質的批評意見,根本沒將他的皇上身份放在眼中。
這些都是朝中的大學士,還有一些有文化的王爺,都在指責楚帝在胡鬧。
“開恩科是楚國的好事,但是怎麼能讓他們寫大白話的文章呢,還是這輩子最想幹的壞事,這是什麼考題?”
“武考怎麼能讓他們藏銀子和找銀子呢,這樣考出來的都是什麼樣的選手?”
“無語,十分無語。”
“陛下,不可瞎胡鬧啊,我們要找太后評理!”
場上沒有一個官員替楚帝說好話,這種考試方法他們聞所未聞,無法理解。
但是楚帝依舊執意如此。
普通的考試,什麼詩賦,政論,法令,文才,墨義已經不適應眼下的楚國發展了。
楚帝有自己招人的手段。
他要招的人才,必須配合楚帝,這樣才能讓楚國更加偉大。
一般的學問,招出來的只是一般的學問。
他這樣的招人方法,才能招出適合楚國發展的人才。
楚帝在朝臣的眼中,又多了一個名詞,叫什麼剛愎自用。
楚帝冷笑,你們這些大忠臣倒是挺會給朕身上安排成語。
當皇帝的不聽朝臣的意見,如此一意孤行,必然不是一件好事。
“你們吵完了沒有,吵完就散朝吧,朕餓了,回宮吃席去了。諸位大臣如果不想回家,也可以來後宮順道吃個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能白吃一頓席,誰想回家吃窩窩頭?
楚帝剛回到後宮,這幫朝臣聞著味就來了。
聽說楚帝這一個月天天鮑魚漱口,燕窩洗腳,早就饞壞了一幫朝臣,聽說可以和楚帝一塊用膳,那是巴不得進來白吃白喝。
這些朝臣吃飽喝足,臨走的時候還順帶手捎了不少的山珍海味,美酒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