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發小兄弟的親事

第二天,幾家人在京城皓月樓聚餐時,大家就都知道了顧北亭定親一事。

親事也定在了中秋之前,恰是中秋當天回門,這樣中秋之後,徐先生一家也能安心回府城去了。

顧北亭定親了,其他幾家心態還好,江鴻飛最是可憐了,一回家就被親孃揪了耳朵,讓他快些決定選哪家千金。

以顧北亭的家世和如今的前程還有將來的發展,能娶到一位大儒長女,其實是很好的親事了,雙方都滿意。

江鴻飛卻還不想太早成親,對親孃總讓他去相看一事十分頭疼。

洛勳齊卻是找上了江辭,要給侄女洛嫣晴牽線。

洛嫣晴是洛二叔的嫡長女,柳君逸的親堂妹。

那次柳君逸帶著顧佳琪去洛家赴宴,江家人也都跟著去了,洛嫣晴是遠遠地與江鴻飛打過照面的。

洛嫣晴今年及笄,還未定親,倒是正好相配。

江鴻飛一聽是柳君逸的棠妹,差點暴走,嚷道:“我如今可是柳大……咳,柳二的大舅哥!你們讓我當他妹夫?”

沒想到他對這門親事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怕矮了柳君逸一頭,而不是不滿親事本身或是對洛家女有什麼看法。

江辭默默給了傻兒子一記白眼,江夫人則是大聲訓斥臭小子。

“妹夫怎麼了?世家大族多的是姐妹嫁進同一家、自家妹妹嫁對方兄長的,還有孃家侄女嫁給夫家侄子的……各論各的便是。”

最關鍵是,洛家看中江鴻飛,太傅的嫡孫女嫁給四品國子監祭酒的長子,家世、品行、前程皆配得上。

江鴻飛又與柳君逸(洛雲瀟)本就是交好的發小,一同科舉入仕,又有顧佳琪這個江家義女。

這多重關係在,這門親事若還不好,恐怕滿京城都找不著更好的了。

柳君逸在洛家別院中見到了洛家二叔二嬸還有洛家這邊的小弟小妹,客套之後也知道了洛二叔有意與江家結親之事。

江鴻飛跑去找柳君逸訴苦時,柳君逸便笑道:“我倒是很贊成這門親事的。”

“我那位堂妹是什麼樣的人就要你母親來把關了,我並不熟,但據我兩次瞧著,也不差的,配得上你。”

柳君逸這麼說,顯然也不敢打包票,畢竟他未回洛家,與洛家人也就是打了幾次照面罷了,並未日常相處過。

但江鴻飛是他發小兄弟,可不能亂坑。

後來,宋君澤與王梓唯的堂妹也定下了親事。

他們倒是在府城打小認識的,也算是青梅竹馬只是男女有別,沒有怎麼相處過而已。

但宋君澤卻很理性,無意以現在的前程和年紀去賭京城權貴家的結親。

他只是北地府城來的商家子弟,能改換門庭成為京官,已經是至少五年內最好的局面。

與其在京城高攀一樁親事,不若娶進一個知根底也能喜歡的、合適的、熟悉的妻子。

王梓唯是早就定了親的,如今入了仕,最晚明年將成親。

許長卿這邊母親早逝、親爹繼娶之後就成了後爹,無人為他張羅親事,他也不願意更加不敢讓親爹給他說親。

因而,早兩年就讓祖父給親爹去過信,交代了這件事的。

因而,現在只有許長卿還單著,江鴻飛便打算讓江夫人幫忙相看合適人家。

這時,許長卿的外祖家卻來了訊息,舅母孃家侄女,知書達理、溫婉賢良。

牽線之人不管怎麼誇,理智的人都不敢信實了這些話,但外祖父卻來了信細說了那姑娘家的真實情況。

那姑娘也是自幼失母,在繼母的威嚴下還要護著弟弟與幼妹的,與他情況極其相似。

且弟弟今年也考上了童生,年方十四,讀書有天賦也肯努力。

這親事還是其弟找上姑母也就是許長卿的姑母來說的。

許長卿便同意了這樁親事,也同意了其弟的要求,年內將人娶進門。

成親之後有了他這個官身撐腰,那姑娘的孃家繼母也不敢再欺其弟和幼妹的,這也是其弟選中他的原因。

一個能為自家長姐打算的弟弟,也令許長卿高看幾分。

幾個發小的親事都有了著落,坐在一塊兒商量成親的順序以及規格安置。

這個,柳君逸是有經驗的,只不過他得到的卻不是羨慕而是同情,同情他這個成親早卻還沒圓房的已婚人士。

四月底,御賜狀元及第大匾熱熱鬧鬧地送到正陽二街楊柳巷的柳宅。

其他幾家人包括江祭酒、也進了國子監的許先生,都來送了賀禮。

張家這邊也請了不少親朋和同僚來賀。

既然狀元及第匾送到柳家,柳君逸也還在柳家,張重禮父子都覺得,這時候也是他們張家的風光,應該慶賀。

柳家和沒有推辭大家的好意,在酒樓擺了好幾桌,只不過太傅家只有洛勳齊一人來了。

狀元及第匾本該是要送到洛家,是洛家的風光。

但因柳君逸的情況特殊,柳君逸自已有此意願,洛家人也不好說什麼。

洛家其他人不來,也是擔心柳家人這邊拘束不安。

洛勳齊在府城喝過自家兒子的喜酒,與柳家和早就認識了。

他來是為誠心道賀,也能安了柳家人的心,也是在張家請來的京官們面前為柳家撐腰,以後也能少一些閒話。

……趁著端午佳節,天氣還沒有徹底炎熱起來,顧家與徐家已正式擺了定親酒,聘禮也都下了。

徐家人一直住在顧家的空宅子裡,並不與顧家人一起住,日常出入也自在。

顧北亭下衙之後卻是常去找徐婉,帶她逛街出遊,慢慢熟悉親近了起來。

繼顧家之後,宋家也給王家下了聘,辦了定親酒。

之後是江家往洛家下聘,這件事就在京城轟動一些,許多人熱議了許久。

江鴻飛定親一事自然也往府城墨風書院去了家書。

知道大孫子要在年內成親後,江老院長很快就回了訊息,秋涼後回京住到年後再回府城。

許長卿那邊,親事則全由外祖家張羅,提親、下聘、定親,再由女家送嫁到京城來成親。

許長卿同意這門親事後,就與外祖和舅舅們商量,將媳婦的小弟小妹都接到京城教養。

京城讀書更見世面對小舅子的前程也有好處,同時也避免長姐出嫁後,兩個小孩子沒人照顧而被後孃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