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個虎豹熊腰的“嬌軀”踏入御書房。
看到那張濃妝豔抹的大臉,寧霄反胃,隔夜飯都快吐出來了。
哪怕稍微正常一點的女人,寧霄都能接受。
可是,這兩百多斤,又長著一張油膩的大臉,實在是有礙觀瞻,看不下去。
秀兒嚇得心驚肉跳,急忙從皇帝的腿上站起來,站在一邊,低著頭。
雋秀的臉頰,紅撲撲的,又因為驚嚇,像是受驚的小兔子。
“臣妾拜見陛下!”
王貴妃拜見道。
“平生吧。”
寧霄漫不經心,淡淡的回應道。
這真是沒地方躲了!
要不是在御書房,寧霄早就跑了。
“貴妃,此來御書房,所為何事?”
寧霄問道。
這你妹的不會又是逼我跟你入洞房吧。
大姐!那還不如找根繩子讓我上吊算了。
“臣妾聽聞,陛下欲變賣宮中珍寶古玩,以賑災災荒,安撫災民。臣妾甚為感動!”
“所以,臣妾也想略盡綿薄之力,將一些首飾和私房錢捐給陛下。希望,陛下能夠用這些東西救濟災民。”
王貴妃用那粗獷的嗓音解釋道。
說完話,她讓身邊的一位宮女端來一個檀木盒子。
裡面滿滿當當的都是珠寶首飾,還有一些銀票。
寧霄頓時都有點懵。
這醜妃居然將自己的金銀首飾都捐出來了?
這還真是難得!
說實話,寧霄心中都有些感動。
只是,這副醜臉和身材,實在是反胃。
“這怎麼好意思?朕身為一國之主,統帥八荒,豈能要你的金銀首飾?”
寧霄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陛下,何出此言?我們已經是夫妻,雖然還沒有夫妻之實,但也是明媒正娶,昭告天下,所以自然同甘共苦。”
“如今國家有難,餓殍遍野,臣妾自然要為陛下分憂。臣妾只能捐一些區區首飾而已,聊表心意。”
“況且,這些金銀首飾珠寶只是區區外物而已,臣妾也絲毫不在意。”
王貴妃帶著一些怨氣的道。
眼神都帶著幾分哀怨。
“呃……這個……王貴妃,你的心意,朕領了。你若是沒有什麼事情,那就回寢宮吧。”
寧霄急忙揮手道。
“可是,陛下,我們啥時候同房?”
王貴妃咬著唇角,撒嬌道。
那副扭捏的姿態,讓寧霄心中一驚,額頭上都冒出了冷汗。
還想同房做你的美夢去吧。
“……愛妃啊,你看朕這些天,旰食宵衣,為處理國事,夜不能寐,如何有時間?改天……改天一定……”
寧霄急忙解釋道。
大姐!
你就趕快走吧。
別在這妨礙我了。
“看來是臣妾的錯,那陛下您先忙,臣妾告退!”
王貴妃彎腰福了一禮,然後不情不願的離開。
看到那魁梧的身影離開,寧霄拍了拍胸口,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王貴妃剛出寢宮後,突然漆黑的眼眸迸發出清麗的光澤。
“這個傢伙還蠻好玩的。本來以為他註定會成為一個昏聵無能之人,沒想到倒也有幾分仁心。不過,我暫時還不能以真面目見他。他大概還不知道自己身處如何的險境之中。”
……
寧霄手刃楊姓學子不久,此事瞬間傳遍了整個京城。
此事震驚了朝野上下。
頓時,議論紛紛。
“皇帝竟然不聽學子們的勸諫,還濫殺無辜,實在昏君!”
“學子們堅守祖制,何錯之有!昏君居然誅殺,恐怕國不將國!”
“這個昏君竟然擅改大乾祖制,又亂殺勸諫的學子,看來我們大乾要亡在這個昏君的手上!”
“我看還是要讓太后監國,不能再讓這個昏君胡作非為下去了!”
“如果再讓昏君處理國事,恐怕會鬧出更大的亂子!”
……
晚上。
寧霄收到了李開方的彙報。
今天下午,一眾大臣前往太后的慈寧宮,懇求太后出面,重新監國。
“我就殺了一個學子,這些人就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寧霄臉色一冷,透著冷冽無比的殺意。
沉默片刻,寧霄問道:“李統領,太后怎麼說?”
“太后緊閉慈寧宮,整個下午,並未出言。不過,後天早朝,眾位大臣恐怕不會輕易放過陛下。他們一定會拿此事大做文章。”
李開方道。
“行,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寧霄點了點頭。
既然他敢做,也預料了這種局面。
倒是太后的態度讓寧霄有些意外。
寧霄原本以為太后應該會出面進行安撫。
可是,太后卻一言不發。
這些大臣畢竟積攢更多的怨氣,回頭上朝,肯定發難。
寧霄坐到椅子上,突然看到醜妃送來的首飾盒裡有一封信。
寧霄將信從首飾盒裡取出來,攤開一看,眸子一縮,有些驚訝。
別看醜妃人雖然奇醜無比,可是她寫的字卻雋秀勻淨,秀麗頎長。
一手小楷,清新飄逸,卻又透著幾分蒼勁有力。
不過,說到底,他是戶部尚書王如文的女兒。
家學淵源,書香門第,所以這字寫得好,也沒什麼奇怪的。
“陛下,臣妾有幾條愚見,望陛下閱覽。”
“目前,最為要緊的是處理中原大旱。中原乃是國中腹地,若是處理不當,肘腋之變,禍及京城,恐怕朝堂不穩。”
“應該儘快選用精明能幹之臣前往賑災,安撫流民。”
“其一,可從流民之中挑選身強力壯者從軍,擴充邊軍實力。”
“其二,在中原各地州府設定流民安置點,開倉賑災。”
“其三,鎮壓豪強,勒令他們出資捐銀,興修水渠、堤壩!”
“其四,整頓吏治,敢欺壓、貪汙者,殺無赦!”
……
“好一個殺無赦!沒想到醜妃還有這份見識。看來是我以貌取人,小看了她。”
寧霄驚歎道。
這個殺無赦力透紙背,有股沖天的豪氣。
她這個意見,與寧霄不謀而合。
想起前世看過的那麼多歷史書,差不多也是這樣做的。
只是多了鎮壓豪強這一條。
不過,目前就缺一位精明能幹的大臣。
朝中諸多大臣,皆不可信。
到底派誰去呢。
寧霄不由得犯難了。
“陛下,這是招賢館送來的策論!”
這時,小李子抱著一堆文章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