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35年二月,朝廷命岳飛為荊湖南北、襄陽路制置使,率兵平討楊么。岳飛的部眾都是西北人,不熟悉水戰,部眾很遲疑。岳飛安撫道:“兵法無常式,關鍵看怎麼用?”
針對楊么的水戰優勢和內部不太團結,岳飛沒有急著用兵,而是採取了兩個重要措施 一是攻心戰,派人許諾重賞招降,二是訓練水軍。這時宰相張浚以都督軍事名義來到潭州(湖南長沙),參政席益對張浚說,岳飛消極抗敵。
張浚道:“嶽侯為人忠信誠正,再說軍事機密,怎麼可以輕易洩露呢?”席益慚愧而退。
果然,岳飛的招降策略產生了很大效果,義軍首領黃佐對部下道:“嶽節使號令如山,如果和嶽節使為敵,萬無生還的機會,還不如投順嶽節使,嶽節使極重誠信,必定能善待重用我。”於是就答應歸降。岳飛先表奏,朝廷授黃佐為“武義大夫”
岳飛持黃佐為“武義大夫”的任命書,隻身一人騎馬來到黃佐的營寨,岳飛持書單騎闖營,這是智勇的表現,“持書”為“智”,“單騎”為“勇”,非一般人能為!非名將不敢為!此前王韶、宗澤、韓世忠招都有此壯舉!
岳飛進了黃佐營寨,輕撫著他的肩膀道:“你是識時務的人,如能立下大功,日後何止封侯?,本帥想派你再回到洞庭湖,如果有機會活捉敵將,或勸他們歸降,都行!你見機行事,怎麼樣?”黃佐被岳飛的信任和重用感動得痛哭流涕,發誓要以死相報。
岳飛沒有立即結納黃佐,而是讓黃佐先先期繳納“投名狀”,以考察黃佐投降的真心與否,這是智者用兵之法!
黃佐深入義軍,乘機襲擊了另一首領周倫營寨,殺了周倫,並擒獲周倫部下統制陳貴等人。黃佐交了“投名狀”岳飛立即上奏,朝廷升黃佐為“武功大夫”。
公元1135年五月底,岳飛打算對楊么營寨進行試探性攻擊。一天,岳飛召來統制任士安,突然用鞭子抽了他一頓,說他以前不聽王夑的軍令,所以造成王夑征剿無功。
任士安鬱悶之極,這是哪兒跟哪兒啊?我不聽王夑軍令,王夑免職前都沒處罰我,怎麼你嶽侯拿無端拿這事向我開刀?但岳飛隨即下的命令,讓他瞬間明白了。
岳飛愜意地打了任士安一頓後,對他吼道:“三天之內,沒有削平盜賊,我斬了你!”
以前近十萬大軍尚不能平定義軍,此時讓任士安幾千人馬想搞定楊么,無疑於痴人說夢,好在任士安這頓鞭子沒有白挨,他領著幾千官軍出擊,宣言道:“嶽太尉二十萬人馬殺來了!”
義軍見任士安虛張聲勢,一擁而出,全力出擊,任士安只得敗逃,不料岳飛在半途設伏,突然殺出,官軍反敗為勝。經過此戰,岳飛心中有數了。
這時,趙構下召督戰的張浚回朝商議防秋。臨行之前,岳飛從袖中取出戰略圖給張浚看,想和他商議討平楊么的計劃。張浚認為不妨等到明年再說。
岳飛道:“我已謀劃好了,都督(張浚以宰相身份都督各路軍馬)如能多呆幾天,我不要八日可以破賊軍!”
張浚驚訝道:“你為何說得這樣輕巧?”
岳飛道:“王四廂(指王夑,曾任四廂指揮使)是用正規軍打水寇,因此難打;末將是利用水寇來打水寇,就容易得多。水戰不是我軍的長項,用我軍的弱勢和水寇的長項對決,當然很容易失敗;如果利用楊么身邊的大將,藉助他們攻打賊兵,奪他手足,離間他的心腹,使他孤立無援,然後官兵再進行圍剿,八天之內一定能夠擒獲諸賊頭目。”
張浚批准了岳飛作戰方案。岳飛趕到鼎州,黃佐已經說服義軍另一重要頭目楊欽歸降。岳飛高興地道:“楊欽驍勇強悍,現在投降,賊寇眾叛親離了!”
岳飛上表請求授予楊欽武義大夫的官職,對他非常禮遇。同樣又讓楊欽回到洞庭湖做內應。兩天之後,楊欽說服全琮、劉銳等人歸降。岳飛看到他們,故意罵道:“賊人沒有全部投降,你們來這裡做什麼呢?”讓人鞭打他們,又讓他們再次回到洞庭湖。
這天晚上岳飛率領士兵偷襲賊營,俘虜了好幾萬名賊兵。楊么雖然敗了但很不服氣,他乘船從湖上逃跑了。由於楊么所搭乘的戰船裝有轉輪,船行的速度異常快捷;船邊裝置有撞竿,官船一靠近,就會被撞竿撞得粉碎。但岳飛早有對策,他讓人砍伐巨大的樹木做成木筏堵在港口;又讓人從上游拋置了大量的腐木雜草,讓它們順流而下;還挑選一些善於罵陣計程車兵,在楊么的船行進到水淺的航道時,讓他們一邊走一邊罵,結果楊么怒氣沖天,顧不上水淺就下令船隻追擊。船隻卻被上游流放的雜草所阻礙,動彈不得,岳飛立即下令官兵攻擊,賊兵紛紛竄逃入港,又受到港口的木筏的阻礙;官兵在木筏上架起牛皮,防備賊人用箭石攻擊,一面用大木樁撞擊賊船,頃刻之間將其撞壞。楊么見大勢已去,栽入河中欲投水自殺,結果被牛皋擒獲斬首。
岳飛率軍進入到賊營中,殘餘的賊兵頭目驚呼:“怎麼這樣神奇?”全部投降,岳飛親自來到各個營寨中安撫眾人,釋放那些老弱的賊兵回家,而將那些年輕力壯的賊兵編入了正式部隊,果然如他所說,八天之內平服了賊人。
張浚歎服地道:“嶽侯真是神算啊。”
至此,鐘相楊么起義基本被平定。
佐料:《宋史紀事本末》卷六十六記載了岳飛能夠八天平定楊么的原因。
當初,楊么盤踞在洞庭湖,在陸地上耕種,在水上作戰,樓船高達十多丈,官軍們眼睜睜地看著楊么橫行,靠近不得。岳飛本來想建造大船征討楊么,但是湖南運判薛弼卻勸阻岳飛道:“如果要建造大船,肯定要耗費一年半載的時間;即使將船造好了,水戰仍然是楊么所擅長的。因此,我軍只能避開敵人,不和他們正面交鋒。現在正是天旱水枯的時候,阻斷了江面,如果重金收買賊人各船首領,不要和賊人正面衝突,再從上游流放大量雜草阻擋船隻,使得賊人沒有辦法發揮水戰的優勢,一面派遣精銳騎兵直攻賊營,賊人必敗。”
岳飛聽從薛弼的建議,果然平定了楊么,一般人都以為岳飛料事如神,在八天之內將楊么平定,卻不知道是出於薛弼的`計謀。自古以來的名將名相,沒有不借助他人而獲得成功的。
楊么屢次打敗官軍,曾經謀劃好,官軍陸攻,他率義軍進湖,官軍水攻,他率義軍登岸,以為萬無一失,高枕無憂!但說過:“能打敗我的人,除非是岳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