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診所後面拔地而起了一片宏偉的高樓大廈。
陳旭站在樓前,滿眼都是滿意和自豪。
他滿意的看著眼前的這片建築群,然後讓人設計了一棟現代化的門診大樓。
它有十五層高,每層有兩千平米,氣勢恢宏。
門診大樓的一側,是另一棟十五層的住院部大樓,總共有八百八十八個床位。
大樓的一樓是急救室、觀察室等設施,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對病患的關懷。
另外,陳旭還建造了一棟員工宿舍,底層是餐廳,方便大家就餐。
另一棟則是辦公大樓,頂層是院長辦公室,其餘的樓層則是各個部門的辦公區域。
陳旭還特別在一樓設定了一個救助站,這是為了那些看不起病的特困家庭準備的。
只要調查清楚,確實困難的家庭可以免費接受治療。
陳旭又招攬了一批護士和醫生,並將向蓮提拔為副院長,負責醫院的日常運營。
茜茜被提拔為藥監處經理,而安德洛墨達則因為她的特殊技能——讀心術,被安排進人事部,擔任人事部經理。
王勃被提拔為採購部經理。
此外,向蓮在這一年多里,結識了三位志同道合的閨蜜。
她們分別是:二十一歲的大姐王永芳;十九歲的三妹潭小群;十八歲的四妹金紅群。
經過安德洛墨達的甄別後,她們三人分別成為了向蓮、茜茜、安德洛墨達的助理。
舊診所的裝置全部搬進了新的大樓,這樣一來,診所就變成了陳旭的私人住宅。
開業那天,當地政府、各界名流都來捧場。
當門診部二樓陽臺處的大紅布被揭開,《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幾個大字隨即出現在眾人眼前。
雷鳴般的掌聲在人群中響起。如此,《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規模又擴大了不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名聲越來越大,甚至有很多國外的患者也慕名而來。
陳旭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給病人看病,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雖然很累,但他卻從未抱怨過,因為他喜歡做這件事。能幫助到更多的人,讓他很有成就感。
在那個平淡無奇的日子,門診室的門被緩緩推開,刺眼的光線下,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在兩個男子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她的身體搖搖晃晃,彷彿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而她的臉上則寫滿了痛苦和無助。
陳旭,這個醫術高超的醫生,立刻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向他們。
他以溫和的語氣詢問:“請問你們是給她看病嗎?”
那兩個男子點點頭,其中一人用帶著敬意的語氣回答:“她是我母親,身患重病,我們去過很多醫院都治不好。經朋友推薦才知道你醫術高超,所以我們就來了。”
陳旭心中湧起一絲疑惑,他問道:“什麼病?”
那人回答:“很奇怪!我母親以前從沒有生過這種病,就是最近這半年突然出現的。”
陳旭聽後沉思片刻,示意兩人扶老太太過來。在兩人的攙扶下,老太太蹣跚著走到了陳旭面前。
她的臉色蒼白如雪,彷彿一片即將融化的雪花。她的眼神空洞,彷彿失去了生命的色彩。
陳旭輕輕地抬起她的手臂,仔細地觀察著,他的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嚴肅的光芒。
經過仔細的檢查,陳旭發現老太太得了一種非常罕見的病毒,這種病毒他只在書中見過,而且只在歐美國家出現過。
他心中一沉,這種病毒的威力他深知,想要治癒並不容易。他抬起頭,看向那兩個男子,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其中一個男子緊張地問道:“陳神醫,你儘管告訴我們吧!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只要能治好我母親,花再多的錢都無所謂。”
陳旭沉吟片刻,然後深深地吸了口氣,緩緩開口:“這種病叫做‘伊波拉病毒’,而且這種病毒只有歐美國家才會出現,非常罕見。”
門診室裡瞬間陷入了沉寂,那兩個男子面面相覷,一臉驚愕。他們從未聽說過這種病毒,疑惑地互相看了看後問陳旭:“能講一下它的發病原因嗎?”
陳旭沉默片刻後說道:“根據我在書中看到的記載,這種病毒可能是由一些野生動物傳播開來的,比如猴子、果蝠等。至於治療的方法……”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會盡我所能去治療她。”
然後沉思片刻,說道:“雖然這種病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但是我們可以先住院治療,我會慢慢研究治療方案。”
那兩人聽後,眼中閃爍著感激的淚花,立刻幫老太太辦理了住院手續。
老太太被安排在一間高階病房,陳旭醫生則親自過來給老太太診療。
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太太的病情有所好轉。
家屬見陳旭醫生如此盡心盡力的治療他們的母親,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他們給陳旭醫生送去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華佗在世,妙手回春。陳旭看著這面錦旗,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這是患者對自己的最高讚譽,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而是繼續研究這種病毒的治療方案。
經過不懈的努力,兩個月後,他終於研究出了一種可以徹底治癒這種病毒的特效藥。
老太太經過陳旭醫生的治療和調理,身體逐漸恢復了健康。家屬感激的給陳旭醫生送來了百萬美元的支票。
陳旭接過支票,微笑著搖了搖頭:“這沒什麼,我是醫生,救死扶傷是我應該做的。”
陳旭考慮了一下,“這樣吧!我就當這筆錢是你們贊助醫院的,我分文不取,將這些錢全部投入到救助站,作為給那些看不起病的患者的治療費用。”
此事傳開後,陳旭醫生的名聲大噪,許多患者都慕名而來。陳旭醫生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更是高尚,他經常給那些看不起病的患者免費治療。
許多患者經過他的治療都痊癒了,他們紛紛給陳旭醫生送去錦旗表示感謝。
而陳旭卻總是謙虛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救死扶傷,為病人解除痛苦。
這事後來驚動了好事的記者,他們扛著長槍短炮,跑到醫院來想專訪陳旭醫生。
陳旭卻總是拒絕接受採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不需要做什麼宣傳。”
他的話語雖然簡單,卻充滿了力量和堅定。在他的心裡,為患者解除病痛是最重要的事,不需要任何的誇大和炫耀。
在陽光明媚的午後,記者們仍然不死心地對陳旭進行採訪。
陳旭,這位備受尊敬的醫生,擁有高超的醫術和無比的耐心,他的仁心仁術,讓每個到訪的患者都感到無比的安慰和信任。
“陳神醫,你救死扶傷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你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更是高尚。” 記者們紛紛讚揚他,話語中充滿了敬意和欽佩。
陳旭微笑著回應,他淡然地說道:“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
他的話語簡單而真摯,卻充滿了力量。他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反射出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他的醫院,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也因為他的高尚品質和卓越醫術而聲名遠揚。
記者們回去後,把陳旭的事蹟寫成了一篇篇文章,發表在了各大報紙上。
報紙上,他的名字、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感動了無數的人。人們紛紛表示,希望能有機會接受他的治療。
隨著時間的推移,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門診部每天都是人滿為患,一號難求。
陳旭深感責任重大,他希望能為更多的人提供治療,於是他決定將門診部的號源放開,每天增加到一百個號源。
這個決定讓醫院的名聲更響亮了。人們紛紛表示感謝,對他的醫術和醫德表示由衷的敬佩。
而陳旭,也因此成為了華國最知名的中醫師之一。
然而,質疑的聲音也出現了。有人認為他是沽名釣譽,只是噱頭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旭的傳奇故事和卓越成就漸漸傳遍了整個華國,也傳進了皇宮裡面。
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話。
陳旭不僅是一位醫術高超的醫生,他還是一位武學修為深厚的武術家。
他一直在研究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他的研究成果讓患者們感激不盡。除了治療患者,他還經常參加各種醫學研討會,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治療經驗。
他的演講風采和學術水平深受同行們的認可和尊敬。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蹟,在醫學界傳為佳話。
如今,陳旭已經成為了華國最知名的中醫師之一。他的醫院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也因此成為了患者們心中的聖地。
他的事蹟激勵著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陳旭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就能成為別人心中的一道光。
許多人都渴望能成為《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一份子,這其中不乏來自全球各地的醫學精英。
他們紛紛向陳旭遞交了自薦信和簡歷,期望能在這家醫院大展拳腳。
面對這些充滿才華的醫學專家,陳旭常常感到欣喜,但他也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招聘原則。
陳旭明白,挑選人才並非僅憑學歷或資歷來評判。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和品質。他堅信,能力和人品遠比學歷和資歷更為重要。
在陳旭和安德洛墨達的嚴謹篩選下,七十多位醫學專家和學者最終加入了這家醫院。
他們的加入為醫院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醫療水平,使得醫院的名聲越發響亮。
隨著時間的推移,《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為了國際知名的醫療機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患者前來求醫。
作為醫院的院長兼醫生,陳旭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他不僅要為患者診斷治病,還要操心醫院的重大決策。
儘管工作繁重,但他卻樂在其中。他深知,自己的付出能夠幫助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除了醫療事業,陳旭還一直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
他經常帶領醫院的員工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為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送去醫療援助和教育資助。
他還發起了名為“愛心1+1”的公益活動,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
在陳旭的不懈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援下,《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不僅在華國範圍內享有盛譽,《旭日中西醫結合醫院》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許多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紛紛向陳旭發出邀請函,希望他能前往當地進行醫療交流和援助活動。
然而,陳旭哪有那時間親自前往呢?他的時間都用來操持醫院的大大小小事務了。
因此,他只派出了代表團進行學術交流,而派出的這些代表團,自然都是醫院裡的頂尖人才。
而在這期間,也發生了許多事情。
首先,岳母在年末給他生了個小舅子,岳父、岳母為此高興不已。
其次,他的腦海中又出現了兩次報紙。一次是公交車墜崖事件,另一次是爛尾樓坍塌事件。
兩起令人震驚的事件幾乎同時發生,共造成了153人的死傷。
陳旭,一個普通的居民,用他的左手提前寫好了字條,郵寄給了涉事單位。
然而,由於他的身份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的預警被人們誤解為惡作劇,沒有人認真對待。
當悲劇真的發生時,雖然人們開始意識到陳旭紙條的預警是真實的,但因為害怕承擔責任,他們選擇了隱瞞不報。
陳旭深感沮喪,他明白這就是人性,他無法改變。他嘗試過警告人們,但他的聲音被忽視了,悲劇還是發生了。
他開始理解到,人不是萬能的,不能單獨掌控所有的事情。他開始接受這個現實,並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了醫院上。
一天,陳旭正在頂層辦公室裡辦公,突然傳來了敲門聲。
“請進”
進來的是王勃,手裡拿著一份檔案。
“陳旭啊,市裡成立了一箇中醫藥研究所,並點名讓你去擔任所長一職。”
陳旭對此感到意外和困惑。他抬頭看著王勃,疑惑地問道:“中醫藥研究所?讓我去當所長?”
王勃肯定地點了點頭,接著說:“是的,檔案裡說得很清楚,你是我們華國最知名的中醫師之一,又有管理經驗,所以市裡領導點名讓你去當所長。”
他頓了頓,接著說:“我覺得市裡領導應該不是鬧著玩的,這是對你的提拔和重用。”
陳旭皺了皺眉,對王勃說:“市裡領導是認真的嗎?我可沒有從政的想法。”
陳旭笑了笑,接著說:“提拔和重用?我可不想當官,我只想好好做我的醫生。”
王勃看著他,深深地嘆了口氣:“我知道你的想法,不過我覺得你還是應該考慮一下。”他頓了頓,接著說:“這麼好的機會你為什麼就不把握住呢?”
陳旭看著他,笑了笑:“爸,其實你看見的只是表面現象。”
他頓了頓,“如果我去了那裡,成了國家幹部,事事都得聽他們的。”他搖了搖頭,“那不是我向往的生活。”
王勃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他知道他的女婿是個有追求的人,但他也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然而,他也知道陳旭的決定不是輕易能改變的。他嘆了口氣,說:“好吧,如果你決定了,那我就不再勸你了。”他轉身準備離開,“不過我還是覺得你應該再考慮一下。”
陳旭看著他的背影,笑了笑:“我會的。”
他看著窗外的陽光,心中充滿了惆悵和希望。
“這可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啊。”陳旭撫摸著下巴,深思熟慮地說,“如果地方政府真的要收購我的醫院,那我應該是答應還是拒絕呢?”
他停頓了一下,瞥了一眼站在旁邊的王勃,後者正聚精會神地等待他的答案。
陳旭繼續說:“如果我能確保醫院在收購後仍能繼續造福人類,那我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但是,我最擔心的是,如果地方政府只是個幌子,而是別有用心的人為了追求利益而收購我的醫院,那後果將不堪設想。”陳旭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搖了搖頭。
“我明白你的顧慮,就像你說的,如果成為政府官員,有些事情確實是身不由己的,不過我根本就沒有想到這方面上。”
王勃看著這個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怎麼也無法想象,他能想的那麼長遠,簡直就是走一步看五步。
他當然不會知道,陳旭已經是八十多歲的年紀了,經歷的事情比他多得多。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兩人沉默了一會兒。
王勃終於開口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處理這件事?”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憂慮和關切。
“陳旭深吸了一口氣,暫時不做考慮,到時候再說吧!”
陳旭走到桌子前,按下了呼叫鈴。
不一會,傳來敲門聲。
“請進”
推門走進來的是一位二十二三歲的美女。
雙手交叉放於小腹處問道:“院長,您找我?”
“嗯,舒韻,你馬上去把向副院長,人事部安經理,和藥監處的王經理叫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好的院長,我這就去。”說完轉身開門走了出去,順帶把門帶上了。
“你叫秘書找她們來幹什麼?”王勃疑惑的說道。
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