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按照這個點來算,小雞仔小鴨仔小鵝仔一出殼就有鮮嫩的野菜野草喂,再大一些就可以吃上種的牧草,這得節省多少糧食?
餘老村長父子倆的腦海中甚至出現了幾個月後,他們北軍村的村民們家家戶戶有吃不完的蛋與肉的美好願景。
餘老村長反應過來後,那雙閃著智慧光芒的眼睛急切的看向慕老爺子和慕玖道:“慕老爺子、玖兒,每家每戶養雞鴨鵝的話,數量有限制嗎?一隻雞鴨鵝小苗村民購買的話價格大概多少啊?”
這些可都是重要的細節問題,等給村民們開動員大會時,他們一個個的肯定會問,所以要提前弄清楚。
聽了餘老村長的話,慕玖和自家阿爺對視了一眼。
說實話,這些蛋都是從空間家禽養殖場裡產的,除了他們一家子撿蛋的人工,就沒其他的成本了。
慕玖之所以提出帶著兩村村民養雞鴨鵝家禽,種牧草養牛羊,主要是想起個帶頭作用。
他們兩村的人養好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日子,那其他地方的人肯定會效仿,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整個西北邊疆實現自給自足的水平。
整個西北邊疆實現了自給自足,這裡的百姓以及西北軍們就不再缺糧食,那麼大家也就不再受像上次那樣被內外敵人夾擊。
其實慕玖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讓在軍中的父親、大勇書等親人能平安的活下去。
而且還有一點私心就是,對於像韓大將軍父子以及幾萬西北軍將士這樣一心為國為民的人,她心裡也滿是敬佩。
在前一世,她也是一位接受過了二十多年教育的高階知識分子,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經常接受正確的三觀學習。
即使現在穿越到了這個世界,她似乎也沒辦法做飯只顧自己吃好穿好,不管周圍百姓以及那些為國為民的將士們的死活。
畢竟上天給了她這樣一個空間,她覺得她應該在這裡做點什麼?
就像前一世,她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有十二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泡在實驗室以及那些實驗田裡面,總是期待給祖國培養產量更高、味道更好、更有營養價值的農作物。
思緒拉回現實,慕玖開口道:“餘村長爺爺,既然談到價格問題,這就得考慮將孵蛋人的工錢加進去?”
慕玖提到這個,餘老爺子想也不想的回答道:“這孵蛋可是個辛苦活計,確實應該加辛苦費!”
作為活了一大把年紀的一村之長,餘老爺子深知人的劣根性。
雖然他們北軍村的人總體比較團結,但涉及到這些利益問題,還是要早早的做好規定。
不然等以後做起來了,利益分佈不均,遲早會出現大問題。
“這樣吧,餘村長爺爺,這一個小雞仔的價格咱們定三文錢兩隻,小鴨仔的價格,四文錢兩隻,小鵝仔的價格,咱們定五文錢兩隻,然後給那些負責孵蛋的人每天每人五十文錢,您看如何?”
這古代人工孵蛋,可不像現代社會全自動機械化那樣省事兒,那可是需要人工控溫,人工給孵的蛋定時翻面。
“這工錢可不低啊!”
他們現在一個壯勞力去鎮裡或者縣城做工,一天撐死了也就二十文的工錢。
這孵蛋的人既不需要出遠門,還能在家裡吃飯,一天的工錢可是那些壯勞力的兩倍多。
而會這門手藝的鄭氏聽了慕玖給的這個工錢,也是樂的嘴巴都合不攏。
這一個月下來可是一兩五錢銀子的工錢呢!
這下她家康兒開春後的束脩費用就夠了。
確定好了孵蛋的工錢後,慕玖就把北軍村召集孵蛋人手的事直接交給了鄭氏。
鄭氏聽了,拍著胸脯很是開心的接了:“玖兒你放心,大娘絕對會給你找那些孵蛋手藝好,又吃苦耐勞負責的人!”
至於每家每戶養雞鴨鵝的數量,慕玖把這個問題讓給了阿爺和餘老村長以及餘衡夫妻他們商量。
“這大規模養雞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是個十分細緻的活計,特別是出殼不久的小雞!”
對這一塊兒很有心得的鄭氏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小雞仔不僅吃食、飲水要保持乾淨、雞圈也得勤打掃,保持乾燥,還要定時讓小雞出去曬曬太陽,天氣冷的時候也不能讓它們凍著,至於鴨和鵝,大一點還得放他們出去浮水……”
也就是說,養的多的話,一家基本要分一個人專門負責這些雞鴨鵝。
而且他們作為鄉下的人,到開春時,還得去地裡翻地進行春耕等忙其他的事兒。
鄭氏說的頭頭是道,大家聽了後,最後決定,今年是第一年試養,每家每戶人口少的最多養一百隻,人口多的,比如家裡能多安排一人幫忙照顧的,可以再多養一百隻。
除此之外,慕玖還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村前北荒河裡,天氣一暖和,那些上游的雪山以及積雪融化時,河裡的水流就很湍急。
鴨和鵝一下去,這不得都被湍急的河水沖走?
“阿爺,餘村長爺爺,還有一點就是,咱們這麼多的鴨和鵝在水裡遊,拉的糞便不就也浪費了麼?咱們要不要在村裡挖幾個水塘,水塘裡放一些魚苗兒,然後在水塘的周圍用籬笆圍起來,每天就將鴨和鵝趕到水塘裡去遊,等年底後,咱們兩村說不定還能分魚呢?”
她記得在前一世,非常流行生態迴圈養殖,慕玖就將這一套搬了過來。
慕老爺子聽了孫女的話,也補了一句:“這糞便可以餵魚,只是這河裡的魚是不固定的,前一天在這裡,後一天就可能就游到了十幾裡外去了,那就不是咱們能抓到的了,餘老兄,我看這水塘是有必要挖啊,就是挖水塘的工作可是一項大工程,大夥兒可得出些力氣了!”
“挖,必須挖,再辛苦咱們也要挖!”
餘老村長聽了這爺孫倆的想法,立馬拍板決定了:“這水塘裡的魚養好了,就算不賣,也可以留著給家裡人吃,咱們西北邊疆少雨,這魚可是個精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