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幾天被氣得七葷八素,許多太醫聯合問診,都勸皇帝切勿動怒,恐加重病情。
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於是把朝政大權交給了徐振和司禮監。
自己則繼續潛心修道,恢復身體。
徐振這幾天可謂意氣風發,好不得意。
清流也揚眉吐氣,藉助安陽公主事件,名望大漲。
而在皇帝那,可謂是搖搖欲墜。
皇帝甚至懷疑清流覺得打不過言黨和徐黨,拿皇室撒氣。
回到徐府。
在侍女的服侍下,徐天華和安國公高盛舒舒服服的喝完了茶水。
“徐大人果然會生活,手下更是口活精妙,讓我挑不出毛病啊。就是胭脂氣重了點,回家不好交代。”高盛一臉紅光的說著
“這些侍女,能說會道,就是為了讓你喝下茶水,不然她們沒照顧好國公爺您,今天可不給她們飯吃。”徐天華嘴角翹起著說著,他早就料到了安國公的來意。
可惜現在他實力不足,不能立馬和安國公翻臉。
“好了,聊正事。徐大人,小兒年少無知,誤入歧途,不知道徐大人可否給個機會讓他回頭,畢竟巡防營更適合他這粗人。戶部那些細活,他八輩子幹不來。”高盛看似粗獷的說著,一般人說不定還真被他這表情所騙,認為他只是個武夫。
善於鑽研人心和微表情的徐天華可不這麼認為,他明顯從安國公的表情立刻看到了驕傲與不屑,看來是有所依仗啊。
“哈哈哈,國公爺說笑了,官位皆有當今聖上一言裁定,貴公子又戰功赫赫,主掌戶部也算是對他功勞的肯定。”徐天華微微笑著說道,吃進肚子裡的巡防營,說什麼也不還。
利益問題,寸土不讓。
雖然皇帝陛下的親信佔了指揮使,但是我也吃下了兩個參將,足足兩萬人啊!
安國公臉色一變,默默喝茶。
“沒有一點轉圜的餘地?定國公也希望高湛能抽身出去,哪怕回不了巡防營,調到鎮西軍也行。”高盛臉色暗淡的說著,身上還湧出一股淡淡的殺氣,畢竟是沙場宿將下來的,身上多少有些戾氣。
而且這次他可是搭上了不少人情啊!
鎮西大將軍定國公蕭定國!好傢伙,這關係找的挺好啊!
“原來是一家人啊,那就看貴公子怎麼選擇了,無論是留下來還是去鎮西軍,我都支援。不過要快,晚一些貴公子就要賠錢問罪了。”徐天華臉色微微舒緩的說著,近乎白嫖一個人情,還能在鎮西軍插手,一舉三得。
而且早說不要巡防營啊,不提兵權都好說。
再加上能白嫖鎮西大將軍一個人情,正好在鎮西軍再安插兩個親信,就當是陪著高少爺去當兵好了。
要求不高,給兩參將就行。
畢竟,這可是拿高少爺的命換的。
安國公見目的達成,便和徐天華告辭。
徐天華也沒有挽留,叫人去把戶部的賬本給改了。
同時把罪名安給了左侍郎裴光明,令清流中的都察院和御史臺一起出手。
當然,那些人都是表面清流,暗地裡投靠徐黨的人。
徐振看著這麻煩事,頭都大了。
清流內鬥又開始了,剛佔點優勢就內鬥,真的無語。
這次是清流裡面的浙黨和蘇黨對閩黨展開攻擊,而且拿著戶部賬本說事。
徐振無奈,只能召開政事堂會議。
五部尚書齊聚加上徐振和司禮監一位掌印太監以及兩位秉筆太監,九人共同商議戶部問題。
言無忌囂張的表示要先拿下裴光明,引得其他八人側目。
不知道還以為是小言公子出手,把裴光明搞下來的。
實則言老相爺走了以後,言無忌勢力一日不如一日。
每天都有不少人脫離言黨,加入徐黨。
言無忌眼瞅連工部都要控制不住了,兩個侍郎,一個昨天向清流妥協,一個投靠了徐黨。
言無忌已經開始聯絡一些老言以前的學生,他們大多巡撫一省,權勢滔天。
言無忌聯絡他們是為了後路,將來能保住言家財產和他的女人們。
徐天華那個色魔,早晚會對她們下手。
言無忌已經開始轉移家產了,他不知道的是,轉移到他老家浙省的財產,幾乎已經全部落到了徐天華手裡。
言無忌思路很好,金華縣是他老家,他們言家在那根基深厚。
可是他忘了金華縣周圍基本都是徐天華的麾下,而且言老相爺去世,金華縣也倒戈相向了。
只有言無忌還相信著香火情,可是香火情怎麼也敵不過官帽子啊。
誰跟當官有仇啊?
九人會議開了三個時辰,最後竟然又把戶部右侍郎給幹掉了。
說實話,言無忌還是有點腦子的,知道戶部大半都是清流的人,能搞掉一個是一個。
反正當官都不乾淨,他手裡的黑料一堆,一拉就能把戶部右侍郎拉下來。
司禮監想插手戶部,被三黨打斷了手。
秉筆太監蘇和被刑部尚書拿出來的貪汙證據當場拿下,徐振直接招呼御林軍拿下。
好傢伙,司禮監這下老實了。
開會人員都幹掉一個,還敢說什麼?
老百姓說的對啊,這群讀書人狠著呢。
司禮監索性擺爛了,誰有優勢就幫誰。
徐天華這時候讓兵部尚書拿出了高湛的調令,從戶部尚書右遷鎮北軍驍騎將軍。
徐天華解釋道,這是軍方大佬的集體決議。
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反而空出了一個二品大員的位置,正好搶奪。
徐天華這時候推薦了一個人擔任戶部尚書。
沒錯,正是他的左膀右臂之一的吏部左侍郎沈括。
沈括這個人很有能力,從縣令到布政使,全都政績斐然。
大寧帝國的布政使和大明帝國還是有區別的,他的布政使只是正三品,巡撫是從二品,二省總督是正二品,三省總督是從一品。
大寧帝國的右侍郎是正三品,左侍郎是從二品。
後來徐天華高升吏部天官,他也跟著去了吏部。
不然,極有可能幹到浙省巡撫。
是個搞經濟的好手,但是最主要的是對徐天華特別忠心。
其他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沉默了,他們忽視了一個事實。
徐黨的強大!
吏部帶頭推薦,兵部刑部禮部都站隊吏部。九人會議,哦不,八人會議裡一半成員同意。
司禮監的兩位也順勢加入,六對二。
徐振不說話了,默默舉手表決。
他想起了他的布政使,那個忠心耿耿而又死相悽慘的布政使。
全場就剩小言公子沒表決,他表情扭曲,好像誰又殺了言老相爺一遍似的。
最後他半舉小手,算是屈服了。
全票透過!
隨後吏部右侍郎提名蘇浙兩名布政使擔任戶部左右侍郎。一個平調,一個升遷,反正左右都是徐黨的人。
徐天華則讓吏部右侍郎進位左侍郎,吏部其他人員各進一步,彌補空缺。
又是一樣的操作,一邊倒的透過。
政事堂會議,眼瞅變成徐黨的一言堂。
皇帝經過這兩天的休養,氣色恢復了不少。
就準備去後宮轉轉,沒想到這一去,有個驚天的大驚喜在等著他。
徐天華散會後,開始著手安排宮內那一位的事情。
宮內的太監宮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
無數條訊息飛到各方勢力手中,也包括言黨殘部。
小言公子看著麗妃與禁軍大統領的活春宮,心中邪火一動,趕忙讓他第十七房小妾火速前來幫他洩火。
麗妃,玩的可比安陽公主花多了。
她當年可是和老皇帝都有一腿,當然,這事還是徐天華的暗衛從一位老宮女口中得知。
當時這位宮女遭遇追殺,而徐天華的暗衛在搜尋有關麗妃的罪證,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宮女。
救下她之後,才瞭解到,她是要被滅口。
麗妃,那個玩出花的女人。
關鍵是,當年的老皇帝並沒死,只是成為了太上皇而已,就定居在紫宸宮,和麗妃的如意苑臨近。
老皇帝今年七十多了,還能和麗妃大戰三百回合,著實厲害。
據說,現任皇帝之所以能在三十歲登基,全靠麗妃的口活好。
但是現任皇帝今年五十多了,還不知情,以為是老皇帝不貪戀權位。
現任皇帝迷信方術,後宮極少光顧,所以子嗣稀少,只有三兒一女。
後來三個兒子夭折,把女兒保護了很久才敢示人。
麗妃不僅和老皇帝玩的花,還勾搭了禁軍大統領,御林軍大統領。
麗妃畢竟四十多了,如狼似虎的年紀。再加上孩子那次被某位老東西弄流產了,所以為了地位勾結外臣,多次對皇子皇女出手。
甚至派人暗殺徐天華,這個太子太師。
如今麗妃又懷上了,她不知道是誰的,但總歸是自己的,所以打算和現任皇帝來一次坐實皇子,再出手把譽王幹掉,她就是太后了,全天下的男人任她挑選。
這天,徐天華接到訊息,太上皇又忍不住去找麗妃了。
於是他讓宮內暗線刻意引導皇上去找麗妃,而他本人則等待一場好戲降臨。
看看皇帝的養氣功夫如何,是繼續被綠下去,還是把狗男女斬殺。都夠刺激的,而且他還不敢聲張。
如果傳出去,他這一脈的聲望將跌落谷底。
如果再有野心親王勾結朝臣,說不定都能實行廢立了。
皇帝閒來無聊,在宮裡轉悠。
這時候一個小太監追趕一隻黃鸝鳥,而那隻黃鸝鳥飛到了樹上。
小太監只好爬樹去抓,結果一不留神從樹上摔了下來,剛好讓皇帝碰到了。
皇帝一看,哈哈大笑,心情都好了許多。
看著那隻黃鸝鳥若有所思,黃鸝鳥飛上樹。
這不就是讓皇帝的鳥去麗妃那輸出嘛
但是皇帝養的鳥大多金貴,都是由外國上供的貢品滋養,異常碩大。
所以回到正題,皇帝頓時有了去找麗妃的興趣。
重賞了追黃鸝鳥的小太監,接著便悄悄前往麗妃的如意苑,準備給她一個驚喜。
然後再去拜訪一下太上皇,盡一下孝道。
太上皇七十多了,不能過度劇烈運動。
這麼一想,他好像許久沒關心太上皇了。
想到太上皇五十多就把皇位傳給自己,自己居住在如意苑旁邊的紫宸宮裡修養。
現任皇帝難得的鼻子一酸,就是感覺怪怪的。
皇宮裡宮殿這麼多,怎麼就找如意苑旁邊的這座紫宸宮呢。
難得紫宸宮有長生之秘?畢竟太上皇七十多還精力充沛,面色紅潤。
說不定裡面就有大秘密!
想到這,皇帝就來到了如意苑,制止了門口幾個面色不太對的宮女太監下跪。
他的臉色也開始變化,迅速走進了如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