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賈蒽不由自主的開始想起母親當年對他說的話。
“皇上聰明絕頂,所以別搞那些小動作小聰明,要實實在在的辦事,只有這樣皇上才能夠信任你,提拔你。”
“即使一時不得利,但是隻要是你老老實實的幹下去,皇上總有一天能夠看到你的,一旦看到你,你以前的功勞就都有了。”
“別和朝堂上的那些王爺們爭,你爭不過人家,與其被人家打的頭破血流,不如不爭而爭。”
現在想一想母親的話,晉王賈蒽覺得是那樣的有理。
別看現在自己沒有黨羽,也沒有幕僚,但是就靠著這勤勤懇懇十來年,自己終於是得到父皇的認可了。
別看魏王賈藉,蜀王賈茵都是父皇喜愛的兒子,這些年來在朝廷上呼風喚雨,好像太子就從他們兩個中產生,可是現在他們還是沒有任何的實職。
而自己呢?一開始以王爺之尊到各部去幹小吏的活,這些年六部他都轉遍了。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都認為自己已經沒有希望了,沒想到父皇竟然又把希望給了自己。
現在自己入內閣學習,雖然還是沒有多大的權力,但是卻能夠更加了解整個帝國的執行。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父皇在培養自己。
想到這裡之後,賈蒽激動的跪倒在地,向著紫禁城的方向連磕幾個頭。
而蜀王賈茵在接到這個訊息之後卻呆若木雞。
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二個壞訊息了。
第一個壞訊息,是魏王很多部舊已經得到升遷,這說明魏王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兵權。
再加上晉王賈蒽。
這兩位王爺都得到了實質性的進展,只有自己還在飄著。
難道父皇放棄自己了嗎?這讓蜀王賈茵感覺到非常的害怕。
接下來幾天蜀王賈茵開始活動起來,特別是幾個心腹大臣,也得到了他的指示。
因此,賈瑞在不久之後就接到了接二連三的奏摺,都是在表彰蜀王這些年來的“貢獻”。
接下來就是說希望蜀王也進內閣學習,以便蜀王能夠在今後更加有能力為皇上效力。
賈瑞只是把這些奏摺看了一遍,便扔到一旁了。
現在賈瑞已經放棄了賈茵,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魏王賈藉,晉王賈蒽身上。
賈藉這些年來一直在軍中深耕,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他已經在最近取得了成果。
而賈茵呢!雖然一開始就得到了文臣的全力支援,但是卻沒有把握住這帝國真正的權力來源。
眾大臣們送上來的奏摺被賈瑞直接給留中了,並沒有任何的批示,也沒有給蜀王以任何的升遷。
大家都不是傻子,賈瑞的這次暗示再一次讓朝中出現了變動。
那些已經投靠蜀王賈茵的人,現在開始慢慢疏遠他了。
有一次,賈茵派府中的太監給一位大臣送信,好像是要讓他辦什麼事兒,可是這位大臣愣是沒有讓蜀王府的太監進門。
由此蜀王賈茵的聲勢一下子就弱了下去,而他本人卻沒有就此放棄。
他親自前往了賈薛蟠的府上,拜見了他的那位姥姥。
他想請薛姨媽出山,在賈瑞面前給自己說幾句好話。
薛姨媽卻非常的冷淡。
她現在年紀大了,都八十多了,而且家裡的生活也不錯,沒必要再冒險了。
賈茵雖然是女兒的兒子,但是畢竟不姓薛。
因此賈茵只能是無奈的離開。
接下來朝廷上的大臣們又開始觀望,想在賈蒽和賈藉之間重新選一個人投靠。
這些年來賈藉一直和軍中的人打交道,對文臣們並不怎麼友好,所以大臣們天然的就靠向了賈蒽。
而賈蒽這個人卻太謹慎了,雖然很多文臣都開始給他拋媚眼,但是賈蒽卻沒有一次接住。
他知道,這個天下還是他父皇的,在父皇沒有表態前,他不能有任何的妄想。
正是他的這個謹慎,就讓賈瑞更加的看好賈蒽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賈瑞經常把賈蒽叫到養心殿,表面上是讓賈蒽幫他看奏摺,實際上是在考驗和教導賈蒽。
就這樣時間又過了幾年。
這幾年裡,大家慢慢的也看清楚了,晉王賈蒽後來居上,已經成為了太子最熱門的人選。
而以前的兩個熱門人人選蜀王賈茵已經徹底出局了,魏王賈藉還有些希望。
主要是,這些年賈瑞並沒有收回魏王那些人的軍權。
此時的賈瑞已經年近六旬。
他現在除了在乾清宮休息,就是去景陽宮賢妃那裡。
至於說皇貴妃薛寶琴等人已經慢慢的失寵了。
對此薛寶琴也很無奈,她現在已經不是當年的小姑娘了,無論是身材還是樣貌,都已經無法入賈瑞的眼。
而魏王賈藉,卻不想就這麼放棄皇位。
在他看來,自己已經掌控了很大一部分的軍權,母親又是宮中的皇貴妃,只要是再進一步,他就是太子。
可是看到父皇現在的樣子,已經把眼睛全盯到了賈蒽身上,完全沒有了自己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皇位,他再一次準備鋌而走險。
要知道他可不是賈茵,賈茵雖然有很多的文臣支援,但是真正要能動用的軍事力量幾乎沒有。
可是自己手底下可是有能爭冠戰的將軍,從裡面挑些人,弄不好,能夠提前登基。
這個危險的想法一旦產生,就再也無法從賈藉的腦海中消失了。
最後,賈藉乾脆就下定決心搏一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開始秘密的調動自己的人。
他把手下的有能力將軍從邊關或者是內陸,調往京城。
對於這一點,賈瑞很敏銳的發現了,不過賈瑞沒有干預,甚至還給了他方便。
賈瑞的推波助瀾讓,賈藉認為他行事非常的順利,安安的高興了好長時間了。
這一年冬末,眼看就到了春節。
賈藉還像往常一樣,進宮去給母親薛寶琴請安。
這些年來薛寶琴已經放棄了成為皇后的想法。
她已經感覺到了,在賈瑞的心中皇后只有一個,那就是薛寶釵,誰也代替不了這個位置。
“娘娘,魏王求見。”
一聽說兒子來了,薛寶琴很高興,立刻就吩咐讓魏王進宮。
有了薛寶琴的命令,魏王很自如的就進入到儲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