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馮家

“你不是我們蘇省的啊?”馮青悠像是鬆一口氣。大概誤以為楊磊也是學霸,覺得終於能正常交流了。

“嗯。”楊磊點頭,“我是徽省人。”

“那你去過江寧嗎?”

楊磊:“我家住江東,常去。”

小姑娘歪頭想了想:“那好像挺近的。”

“可不是嘛,你以為‘徽京’是白叫的?從我家開車去學校也就半個多小時。”楊磊回答。

少年時代總喜歡離家遠一些。

在外面待久了,才知道家的可貴。

馮青悠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其實我本來想上我們海州的大學,可爺爺說什麼都讓我去京城。好不容易才答應我去江寧。”

“江寧大學挺好的。”楊磊隨口回答,“雖然實力比不了清北,但歷史底蘊一點都不差。有些專業在國內也能排到前三。對了,你學的是什麼專業?”

“金融。”馮青悠回答,“還是陳老師幫我選的。”

她說著回了下頭。儘管看不到陳曉靜的身影,但小姑娘的臉上依舊滿是感激。

楊磊恍然。

難怪她後世會成為貝萊德投資公司的華夏區總裁。

江寧大學的金融學是學校的王牌專業之一,也是國內最早的金融學專業。不但有大量的實踐課程和實習機會,還與國外大學有很多合作。

馮青悠應該是透過江寧大學金融系這個大跳板,才成為眾人仰視的存在。

只是沒想到,這裡面還有二嬸的淵源。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這人會看相。”楊磊笑著說道,“你以後必然會前途無量,成為金融界大佬指日可待。”

“咯咯”

小姑娘終於笑出聲:“你可真會說笑話。”

年輕人本就沒什麼隔閡,再加上二嬸這個中間紐帶,馮青悠說話比之前大膽了不少。

“那你呢?畢業以後當醫生嗎?”

楊磊搖頭:“當不了。我學的是基礎醫學專業,科研方向,拿不到醫師資格證。”

即使學習成績再好的人,也一定有知識盲區。畢竟普通人怎麼也想不通,學醫學的怎麼會當不了醫生呢?

馮青悠微微一愣,旋即點頭:“嗯,當個科學家也挺好的。”

楊磊擺擺手,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談。

反正他這輩子也沒打算繼續在醫學領域廝混,將來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就算是意外之喜。

正如楊爸給他的評價:性子太跳脫。這樣的人,在科研路上很難出頭。

一路說著話,十多分鐘的路程居然轉瞬過去。

馮家大門口,楊磊把手中袋子遞到馮青悠面前:

“好了,今認識你很高興。你記下我手機號,開學那天我去火車站接你。”

畢竟以馮青悠家裡的情況,應該是沒人送她上學。剛好可以在這方面再賺個不大不小的人情。

楊磊說著從口袋裡掏出筆,在一個紙袋上寫下一串數字。

馮青悠略一猶豫,終究還是接下袋子:“嗯。謝謝你,也謝謝陳老師和楊叔叔他們。”

“咳咳”

領路大叔出現在門口,乾咳一聲:“小悠,嫩爺藥喝完了,俺該走了啊。有事去村委找俺。”

“嗯。謝謝二爺爺。”

楊磊微微一愣,人家叫“爺爺”,自己再叫大叔就不合適了啊。

再遞過去一根菸,同時改口:“二爺爺您再來一根。”

不過剛叫完就意識到不對。他之前還自稱是馮青悠的老師,叫“大叔”才是正確的。

只是話都已經喊了,再改口也來不及。

對方先是接過煙,然後用打量孫女婿的目光上下打量楊磊,意味深長地嘿嘿笑:“小楊老師,我看你也是剛畢業吧?”

楊磊含糊點頭,轉移話題。

簡單聊了幾句,得知這位居然還是趙家村村長。

說起馮家,村長臉上掛著惋惜:“哎,老馮這身子骨一年比一年刺毛(差)了。原先還能在隔壁丁家莊的廠裡做個保安,這會兒廠子垮了,家裡除了種地連個進項都沒……要俺說,他這病就是給生急的。”

楊磊好奇問:“馮爺爺一直都在廠裡做保安的嗎?什麼廠?”

主要是馮老爺子的氣質看著就跟個退休老教授似的,居然只是個老保安?

難道就業的終點真的是保安?

那我是不是也少走40年彎路?

“服裝廠。”村長隨口回答。

楊磊心中一動。

單純跟馮青悠走得近一些作用不大。要對她有恩,她以後才能念自己的好。

二叔二嬸對她有恩情,但楊磊畢竟隔了一層。

說起來,二叔那幾年職位跟坐了火箭似的蹭蹭往上漲,是不是跟馮青悠有關?

不管是不是,自己要是能幫到她爺爺,這可是個大恩情。

“村長大叔,耽誤您點時間,帶我去那個服裝廠看看唄?”

“去幹哈?”村長古怪問。

“說來也巧,我手裡有個訂單,正打算找服裝廠接活。”楊磊隨口胡謅,“合適就把單子放在這兒。”

村長追問:“你不是個老師嗎?”

“是啊。但家裡有親戚是做生意的嘛。”楊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行。”村長沒有太多懷疑,爽快答應,“廠子能再開起來,俺們村裡人也能多個賺錢的路子。”

從村子出來的路上,村長跟楊磊簡單講了馮老爺子的故事。

馮老爺子叫馮唯楨,1939年生人,今年69歲。原本是蘇南人,六十年代作為知青來到海州教書。

一次颱風登陸,為了救學生,馮唯楨受了重傷,聽力受到嚴重損害。只能停下原本的教學工作,務農為生。

後來在這裡娶了老婆、生了兒子,眼看生活越來越好,兒子和兒媳出去闖蕩卻一去不回,只留下一個孫女。老伴兒也在去年得病與世長辭,好好一個家庭,只剩下爺孫二人。

隔壁村服裝廠的老闆,是馮唯楨當年救過的學生之一。老爺子生性固執,拒絕人家供養他的好意。只答應給他廠裡做保安。

現在服裝廠沒了訂單,他自然而然跟著失業……

楊磊聽得唏噓不已。

在那個大時代的背景下,像馮老爺子這樣的人又何止一兩個。

兩人重新回到車裡,跟二嬸說去一趟隔壁村做市場考察。

陳曉靜看著楊磊,一時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楊家兩兄弟雖然地處山南海北,但兩家關係一直很好。陳曉靜嫁到楊家已經十年了,也算是看著楊磊從小長到大,從來沒聽說他還有什麼親戚是做生意的。

況且,楊磊的親戚不就是她的親戚嗎?

她親戚這麼牛,她自己怎麼不知道?

這時候有外人在場,陳曉靜也不好多問,默默發動起車子。

不一會兒的工夫就到了隔壁的丁家莊。

兩個村子確實不遠,開車十多分鐘的路程,而且以陳曉靜的車速,比電動車也快不了多少。

這村子明顯比趙家村闊氣不少。最耀眼的是,村子中間居然鋪了一條水泥路。

水泥路的盡頭,正對著一個工廠大門。

牆上旁掛著白底黑子的牌子:海州雙針服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