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上學

夜晚的帷幕落下,驅散了夏日中午的炎熱,帶來了夜間的涼爽。

李家眾人和往常一樣在院子裡坐著乘涼。

小凳子上擺著一大盆水煮花生,每個人抓一把放在懷裡吃著,擺擺龍門陣,好不愜意。

或者是拿一把蒲扇扇著,聽著蟬鳴蛙叫,看著滿天繁星,感受著偶爾吹來的涼風。

“咱們村要建學校了,到時候你們幾個就可以去讀書了。”張秀梅一邊剝著花生,一邊說著今天聽來的訊息。

李文蘭和李安平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

李文竹有些詫異,沒想到這個時候村裡居然建學校了。

讀書是好事,但是一想到要跟一群小屁孩認字學1+1等於幾,李文竹就感覺有些頭痛,不想上學。

胡鳳琴看到李文蘭和李安平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兩個不想上學。

她很清楚他們兩個的性子,就是貪耍。

但是胡鳳琴看到李文竹也是一副不想上學的樣子,就有些詫異了。

竹丫頭平時不是最喜歡學習嗎,怎麼聽到要上學這個訊息沒有想象中那麼高興呢?

“竹丫頭,怎麼了?你也不想上學嗎?”胡鳳琴看著李文竹問道。

李文竹尷尬的笑了笑:“嗯,媽媽,我覺得學校教不了我什麼東西了,我更想跟著師傅學中醫。”

“很多字我都認識了,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去上學。倒是二姐和四弟可以去學校多學學知識。”李文竹對著李文蘭和李安平擠眉弄眼,笑嘻嘻地說道。

李文蘭和李安平聽到李文竹這番話,頓時對李文竹怒目相視。

太過分了,小竹子怎麼可以拋下我們兩個獨自逃學。

李國偉聞言挑眉問道:“是嗎?你確定你什麼都會了。”

“我確定,不信,爸爸你可以考考我。”李文竹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我考你什麼,我大字都不認識幾個,沒什麼好考你的。等到時候送你們去學校,讓你們老師來考考你。”

“要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老師考你的你都會,那你就可以不用去上學了。”

李安平聽到這話眼睛一亮:“爸爸,我也不想上學。”

李國偉給了李安平後腦勺一巴掌:“你瞎湊什麼熱鬧,你是個什麼樣子,我還不清楚嗎。當初你們為謙哥哥教你們認字的時候,你是學的最差的。就這個樣子,你還不想上學。給我好好去學校裡面認真讀書。”

眼見爸爸這條路走不通,李安平又去求奶奶,這個家裡奶奶最疼他了。

平時很寵溺他的奶奶,但是在讀書認字這個事上也是和爸爸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張秀梅摸了摸李安平的頭,語重心長地說道:“乖孫子,讀書認字是好事。你讀了書,才能找找到好的工作,掙到錢過好的生活,才能出人頭地。其他什麼事,爺爺奶奶都可以慣著你,但讀書這件事不行,你一定要去學校好好讀書。”

李安平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見最寵他的奶奶都這麼說了,李安平只好耷拉著個臉,認命了。

李文蘭見李安平都沒有法子逃避上學,而自已又不像小竹子一樣什麼都會,只好等到時候學校建好了,和弟弟一起去讀書。

李定恆躺在兒子做的躺椅上搖著,蒲扇也有一下沒一下的扇著。

“現在說這些還早呢,學校還沒建好,等學校建好了,到時候再說吧。”

李文蘭和李安平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學校還沒建好,這段時間他們可要痛痛快快的玩才行。

李文竹的思緒早已經飄遠。

一會兒想著杜曉薇的陰謀,一會兒想著即將發生的乾旱,眉頭緊皺,思緒萬千。

兩個星期後,學校建好了。

這學校其實也不算是新建的。

只不過是找了幾個相鄰的廢棄的大房子重新修葺了一下。

然後再找了村裡的幾個知青和從鎮上分配下來的幾個老師組成了教師班子。

學校的學費是一學期三塊錢,書本費一塊五毛錢。

這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自從李文竹學會打獵後,家裡的生活改善了許多,但是錢還是不夠的,只是在吃食上改善了許多。

李家一家人都沒想過把這些打回來的獵物拿去黑市換錢。

所以,對於李家來說,三個孩子的學費和書本費也是相當大的一筆開支。

李文竹知道這點後,更是堅定了不去上學的念頭。

與其浪費這兩塊五毛錢去學那些已經學過的知識,還不如多往師傅家跑幾趟,多學點中醫知識。

學校學習的科目並不多,只有語文和算術這兩門主科。副科有音樂,體育和美術。

知道這點後,李文竹更是信心滿滿。

對於堂堂大學生來說,這小學數學和語文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休想難倒她。

李家村小學。

學校十分簡陋,就是找了幾個相鄰的民房修葺了一番。

黑板是用水泥在牆上抹的一塊,然後刷上黑漆。

教室裡空空如也,沒有課桌椅,到時候是需要學生自已帶來的。

李文竹三姐弟跟著家裡人一起來到學校。

今天是要求所有學生要到學校來報名交學費,搞衛生。

李文竹看著這幾十個家長帶著孩子擠在這小小的學校裡,臉上洋溢著笑容,眼裡充滿了希望。

他們都有統一的認識,那就是讀書好,讀書才有未來。

村裡沒有建小學前,大多數孩子是沒有書讀的。

因為鎮上的小學太遠,也比較貴。綜合考慮下來,沒辦法,只好放棄讀書。

只有少數家長會咬咬牙,想盡各種辦法送孩子去鎮上的小學讀。

現在村裡有自已的小學了,有這個機會讀書了,家長們高興的不得了,馬上就把孩子送過來了。

這時,李文竹突然發現來學校報名交學費的大多是男孩子,只有個別幾個女孩子。

聯想到,自古以來普遍的重男輕女觀念,以及學校要收的學費,李文竹頓時瞭然。

她不想上的學,卻是許多女孩子求都求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