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柔聯軍徹底打起來了,彼此都喊著報仇的口號,殺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數十萬的大軍廝殺起來可就不是某個統帥能處理的了,這種情況別說林淵和哲布哲別,就是白起韓信來了也不可能立即率領大軍脫離戰鬥。
想脫離戰鬥的辦法無非兩個,第一是徹底幹掉對方,第二是等雙方打累了,冷靜了再撤離。
不過這是在只有敵我兩軍的情況下,現在戰場上還有魏軍這個第三方,局勢自然不同。
見雙方已經接觸的差不多了,李牧拿出玉簡向程咬金廖化以及馮將軍傳通道:“撤出戰鬥,彼此掩護交替後退,與聯軍拉開距離,讓他們安心的廝殺吧,但是注意別撤太遠,一旦發現聯軍有分開的架勢立刻上去進攻,將他們逼回陣中繼續廝殺。”
程咬金廖化立刻執行命令。
馮將軍卻無語道:“臥槽,這算什麼,關在籠子裡不讓出來,你以為是在鬥牛嗎?”
他也算久經沙場了,可還是第一次見這麼玩的,想要說點什麼表達一下此刻的心情,卻悲催的發現詞彙量有限,千言萬語最後只能匯聚成一句精華。
臥槽啊……
校尉問道:“那咱們怎麼辦,執行命令嗎?”
馮將軍說道:“當然,人家說的是對的咱們幹嘛不執行,傳我命令,交替掩護逐漸後退。”
魏軍很快退出戰鬥,將戰場徹底給兩柔聯軍騰了出來。
林淵與哲布哲別見此非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心涼,他知道沒有魏軍這個外部威脅聯軍只會殺的更狠。
要知道西柔跟大魏可不接壤,因此西柔軍跟魏軍也沒仇恨,在東柔軍和魏軍中選擇一個,西柔軍會打誰還用說嗎?
西柔軍兵力比東柔軍多點,就算打不贏也不會打輸,關鍵西柔軍回家是要經過東柔領地的,經此一遭東柔還會放開國境讓他們安全回家嗎?
想到艱難的回家路,林淵很快做出抉擇,返回陣中接過指揮權,扯開嗓子吼道:“兄弟們給我殺,滅了東柔為死去的親人報仇。”
他想明白了。
目前的局勢可不是他想撤就能撤的,萬一自己撤退東柔軍卻背後捅刀,全力殺過來怎麼辦?
東西兩柔之間的信任還沒達到放心將後背交給對方的程度。
所以想要安全撤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從正面將東柔軍打退。
而且林淵還有個深深的憂慮就是回家,西柔軍想要返回王庭得經過東柔的國境,萬一東柔擋住道路他可就回不了家了。
所以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眼前的東柔軍打退然後快速撤離,搶在東柔反應過來之前穿過東柔的國境線,也就是說現在必須跟東柔搶時間。
林淵開始動手了,哲布哲彆氣瘋了,沒怎麼思索便率領大軍衝了上去,同時向遠在瓦斜關的父汗傳信請求支援。
跟林淵一樣,他也不敢先撤退將後背留給林淵,那就只能打了。
至於遠處觀戰的魏軍,暫時卻是顧不上了,自己的族人不斷倒在西柔軍的屠刀之下,他就算想顧全大局將士們也不同意啊。
仗打成這樣真是日了狗了。
瓦倫關城樓上。
諸葛亮時刻觀察著戰場動向,怕被認出公主身份所以帶著面紗的曹柔同樣在觀察,見聯軍開戰滿臉愕然的說道:“他倆怎麼打起來了?”
諸葛亮揮扇笑道:“這很正常,東西兩柔本就有仇,這種仇恨可不是一紙盟約就能化解的,既然無法化解就設法引爆它,東柔軍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追擊馮將軍且一路追到瓦倫關下,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啊。”
曹柔仔細回想了下諸葛亮先前的命令以及所下命令的深層含義,由衷的讚道:“這種機會都能抓住,諸葛先生真是讓人佩服。”
站在曹柔身後的林薇同樣滿臉愕然,看著諸葛亮眸中異彩連連,兵法和人性是相通的,能將人性把控到這個程度,這位諸葛先生還真是……
戰場上依舊在廝殺,兩柔聯軍打的天昏地暗不可開交,退後的魏軍則盯著戰場時刻準備著,只要有人想脫離戰場他們就會立即出手,將對方重新趕回戰場中去。
在魏軍宛如攪屎棍般的攪和下,聯軍從天亮殺到天黑,從天黑又殺到天亮,殺的屍骨成山血流成河。
血流成河可不是形容詞,而是實景描述,現在地上的鮮血已經淹沒到了腳脖子,士兵站在地上就像站在下過連陰雨的泥濘路上,就連正常走路都變的異常困難。
時間在雙方的廝殺中來到中午十二點,李牧剛帶人將一批脫離戰場的東柔軍趕回戰場,西南方向便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李牧臉色微變連忙飛上高空檢視,清晰的看見一支東柔軍正在快速朝這邊趕來。
東柔的援軍到了。
李牧想都沒想立刻下令道:“撤退,立刻返回瓦倫關。”
說完帶著大軍向北繞道,以最快的速度繞到北邊與馮將軍匯合返回瓦倫關。
程咬金和廖化離城門很近,輕鬆便脫離戰場撤回了城。
馬蹄聲越來越急促,林淵就算不看也知道來的是誰,見魏軍撤退果斷留下兵馬斷後,率領其餘殘軍向西逃去。
他可不想被東柔軍包圍,死在離家數千裡之外的大魏境內。
但都到這個時候了還由得了他嗎?
林淵率軍跑出不到二十里便被趕來救援的東柔軍追上,東柔的援軍大概五萬左右,兵力雖少卻是尚未經歷戰鬥的生力軍,遠不是林淵這支疲憊之師能對付的。
況且身後還有哲布哲別呢,被壓著打了一天一夜的哲布哲別和鄭布兄弟也是滿肚子火氣,怎麼可能讓林淵從容撤退。
林淵沒辦法只好換個方向繼續逃,東柔軍則追上瘋狂掩殺,兩位同族盟友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追逐戰。
比起林淵的狼狽,瓦倫關內的魏軍就只能用志得意滿來形容了。
見大軍得勝歸來,諸葛亮親自出城迎接,走到馮將軍面前抱拳笑道:“馮將軍,咱們又見面了。”
馮將軍詫異道:“原來新的守將是你啊,諸葛先生用兵如神馮某佩服。”
諸葛亮謙虛笑道:“馮將軍過譽了,城中已經備好酒菜,將軍請。”
經此一戰馮將軍對諸葛亮徹底改觀,不敢再小瞧半分,連忙說道:“先生請。”
兩人謙讓一番同時進城,路上諸葛亮好奇問道:“典韋將軍呢?”
李牧答道:“我讓他跟著西柔軍走了,衝當斥候看看兩軍的交戰情況。”
這場大戲是他們導演的,對於兩軍的最終結果他們自然充滿了好奇。
諸葛亮笑道:“希望典將軍能為我們帶回好訊息,進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