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43章 廟會

在東都的蜀王府的對面,有一條寬闊的綠蔭大路,其名巽輿路,道路兩側佛庵寺廟林立,鐘聲悠揚,且此“巽輿”兩字頗顯艱澀難識,因此多被稱之為和尚路。

在這條和尚路中,最為顯赫奪目的寺廟,便是那座歷史悠久的護國寺。護國寺,初名白虎寺,因毗鄰東都的白虎門而得名。魏靈帝末年,皇三子陳王發動叛亂,襲殺太子,一時間,東都城內風雲變色,人心惶惶。皇四子吳王遁入白虎寺中避亂,三日後,叛亂平息,但有百餘僧眾為庇護一方百姓而被叛軍殺害;皇四子吳王繼位後便是魏文帝,文帝感念白虎寺僧兵們的救命之恩,於是將白虎寺更名為護國寺,以彰顯其護國之功。同時,他還封賜那些被叛軍殺害僧眾為護國羅漢,並塑像供奉在寺內。

自此以後,護國寺每逢臘月二十便開始舉辦護國祈福水陸法會,超度亡靈,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寺外百姓隨之觀會,自發形成護國寺廟會,規模一年勝過一年,自臘月二十起,至正月十六終都是東都城內最大的廟會。

王聰(王宗雲),宗肆,劉交廣一夥人隨太子一回到東都,便告假來到護國寺廟會閒逛。

三人來到一家皮毛攤前,王聰拿出一白狐皮襖,說道:“老闆,這皮襖怎麼賣的?”

老闆是一中年漢子,眼神炯炯,生的矮小猥瑣,卻是個粗狂的大嗓門,一手伸出搖擺著說道:“五十兩白銀。”

宗肆聞言,放下手中的兔皮帽子,拿過白狐皮襖,說道:“訛人那?這能值五十兩?尋常赤狐皮襖也就三四兩銀子,就是銀子做的也不值五十兩呀!”

老闆還未反駁,王聰說道:“白狐本就難得一見,你瞧這做工,是溪族王室製造府的工。”

老闆恭維道:“這位公子真是行家,您看一眼袖口的內裡,有一塊血漬,要不是因為這塊血漬難以清除,這件值一百兩白銀。”

王聰點頭,取下腰牌,說道:“我身上錢帶的不多,這腰牌壓你這,明日我派人來贖可行?”

劉交廣說道:“喲,王哥是瞧上哪家的姑娘了,要送白狐皮襖。”

王聰白了一眼,說道:“給我姐。”

劉交廣問到:“你姐的生日,我記得是夏天呀!”

宗肆笑嘻嘻的說道:“王聰他爹怕他姐,王聰這次參軍沒和他爹說,之前回家,估計要被他爹揍個半死,如果他姐能給說情,也就是大事化小了。”

王聰點頭認可,劉交廣說道:“原來如此。”

老闆瞧這那塊腰牌,是和田墨玉,正面雕著雲夢侯府,背面雕著一隻蒼鷹。

老闆打量著王聰,問道:“公子是雲夢侯的嫡子?”

宗肆說道:“自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錢上不用擔心。”

老闆點頭,而後宗肆與劉交廣一起挑選起來。

滄翎跟隨老和尚到達潭拓寺後,幾位和尚終日談佛論經,滄翎在潭拓寺練了幾天棍法,便出來遊歷東都,聽聞護國寺廟會頗為盛大,便也來逛了起來,只是滄翎囊中羞澀,只是買了些糖葫蘆,燒餅之類的吃食,邊吃邊逛,行至這家皮毛攤,見三位同齡人在挑選毛皮,好奇是什麼人在這種廟會上買皮毛,便湊了過來,一件件看著皮毛,低聲說著:“狼皮大衣,水獺皮手套,狐狸皮圍脖,貂皮帽子。”

老闆聞聲而來說道:“這位公子是行家呀?您瞧上哪件了?我這毛皮絕對價格公道。”

滄翎說道:“瞧瞧,瞧您的皮毛品種,是溪國來的?”

老闆點頭說道:“老家是溪國黃龍府。”

王聰自已試了試白狐皮襖,嘆息說道:“可惜了,這麼貴的皮襖,老子攢了一年的零花錢都要搭進去了。”

劉交廣挑了一件棕黃色皮毛手套,疑惑地問道:“老闆這是什麼毛皮做的呀?”

王聰拿過一看,同樣皺眉,老闆走上前來說道:“您說哪件呀!實不相瞞,我也不清楚,既不像狐狸,也不是旱獺,更不會是狗獾,那一批貨都是是從一個狄族客商那裡進的,公子若想要,六兩白銀即可。”

滄翎說道:“是兔猻,一種小型猛獸,以鼠類為食,多產於狄族草原,溪國稀少,六兩價格也算公道。”

劉交廣拱手道:“多謝兄弟。”

滄翎拱手還禮,王聰說道:“瞧兄弟口音不像東都人士。”

滄翎說道:“自幼便在天下各地流浪,不知籍貫。”

王聰說道:“兄弟怎麼稱呼?”

滄翎說道:“滄翎,滄海的滄,鳥羽翎;不知三位怎麼稱呼。”

王聰說道:“都是東都人士,王聰,宗肆,劉交廣,兄弟晚上可有空,離此間不遠有一烤魚店,所烤黃河大鯉魚尤其鮮美,不如一同前往品嚐?”

滄翎本要拒絕,想起這兩天在潭拓寺吃的齋飯,說道:“謝兄弟邀請,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劉交廣問道:“兄弟為何如此熟知皮毛一行?”

滄翎說道:“說來話長,數年前曾拜一太行山的獵戶高陽為師,高陽無兒無女,一生寡居,視我為子,皮毛狩獵一行對我知無不言。”

在滄翎的協助下,三人對其中皮毛挑選一番,眼見天色漸黑,便去往玉恆路的李記烤魚。

四人要了間雅間,吩咐小二自已給安排菜品,王聰便向滄翎請教起來狩獵一途,宗肆則和劉交廣談論著不在東都這幾月間的風流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