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章 小露一手

“尚有兩月之糧。”

辛評也不隱瞞,糧食是大軍根本,他自然心中清楚。

“恐怕不夠,再拖下去此地早晚會成為一座孤城,到時候劉備若是圍而不攻,我軍危矣。”

張郃認為若是想要僵持下去,至少需要半年之糧。

他不瞭解劉備的情況,其實劉備根本不想拖這麼久。

“將軍所言甚是,劉備大軍已經在收取其他城池,其目的顯而易見。”

辛評點了點頭贊同張郃之言。

其他城池可沒有此處這麼多兵馬,而且很多縣令都是濟南人士,可不會死心塌地為他們拼命。

甚至有些縣城的主官,百姓厭惡袁譚,更加擁戴劉備,而主動開城投降。

所以劉備拿下這些縣城不難,到時候張郃等人就會孤立無援,圍困起來就方便多了。

到時候不管是劉備圍城打援,還是將他們困死在城中都可以。

這是辛評的猜想,也是辛評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先生可有良策?”

張郃沉思了片刻問道。

“立刻派人前往尚未失守的縣城中徵糧,這是其一。

其二,大公子囤積了不少糧食,將軍可派人將實情告知,大公子知道輕重,會將糧食運來。”

辛評快速說道,顯然是早有打算了。

但必須要儘快,得在劉備大軍圍城之前,將此兩件事辦成。

“好,我即刻修書一封,派人送給大公子。”

張郃更傾向於第二條建議,更看重袁譚囤積的糧食。

因為袁譚這些糧食都是從各縣收取來的,所以其他縣城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

他們再派人去徵收,也收不了多少。

張郃雖然受傷,但寫一封信根本不是個事。

很快就寫好了,然後派人送給後方的袁譚。

張郃為了確保信件不失,安全送到袁譚手中,派遣了三名信使分路出城。

信使拿到信件後,不敢延誤,各自騎上一匹快馬就從除了東門之外的三個門離開。

咻!

其中一位信使出了西門沒多久,一道箭矢橫空射來,穩穩命中。

信使應聲倒地,已經沒了聲息。

一道身影出現在信使身邊,在其身上摸了摸。

誰能拒絕舔包呢?

一封信件被這人摸了出來,然後處理了一下屍體,快速離開了。

同樣的一幕也出現在南北兩門,一個都沒有逃脫,都被舔包了。

劉備大營。

“主公,軍師,張郃派出的信使已被拿下,這是信件。”

張遼大部走進營帳,遞上了三封信件。

原來劉備早就派張遼的部屬,在暗中盯著張郃所在的城池,一旦有信使出城,全部拿下。

張遼的部下有一部分人是呂布舊部,當初跟隨張遼一起降了劉備。

他們擅使弓箭,而且善於隱藏自身,才將張郃的信使全部拿下。

“好,文遠辛苦了,先坐下說話。”

劉備接過三封信件,不急不慢地逐一拆開。

只見三封信中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上面寫著請袁譚派人送糧,隱晦地提及軍情危急。

張郃是擔心袁譚犯傻捨不得囤積的糧食,才隱晦提及軍情,也是提醒對方。

劉備看完後,將其中一封信件遞給荀諶,又取出一封信遞給張遼。

荀諶是計劃的提出人,張遼是計劃的執行者,都需要知道信中的內容。

“主公,可以開始了。”

荀諶看完後,對劉備點點頭,然後起身來到劉備的身邊。

前文說到劉備閒著無事的時候就喜歡練練書法,時間一長,這就成了劉備的愛好。

劉備在豫州之時,還時常向潁川的書法大家邯鄲淳請教。

從劉備研究書法以來,已經有十年之久了。

十年磨一劍,雖不能說青出於藍,但也非同小可了。

如今劉備要做的就是臨摹張郃的手法筆跡,將張郃信中約定運送糧食的路線改一改。

改為劉備等人熟悉的路線,有利於己方神不知鬼不覺奪取的路線。

劉備深吸一口氣,開始操作起來。

就這麼一封信的臨摹與修改,就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需要耗費不少心力精力。

兩個時辰後。

一封新的信件完成,看內容與原版幾乎是一樣的,但其中的運送路線已經修改了。

本來很隱秘,有利於張郃等人接收糧食的路線,已經換成了有利於劉備一方的。

字跡也幾乎一樣,如果不是張郃本人,其他人應該看不出來。

“主公辛苦了,有了此信,不怕袁譚不中計。”

荀諶替劉備擦了擦汗水,看著書信,眼中滿是讚歎。

“哈哈哈,文遠,按計行事。”

劉備大笑出聲,對自己的作品也很滿意。

就憑這一手,在現實生活中,絕對是書法大家了。

劉備自然沒有忘記正事,他將新的信件遞給張遼,讓他去執行了。

“諾!”

張遼鄭重接過書信,小心儲存起來,快步離去。

他選了一位膽大心細的心腹之人,穿上敵方的甲冑,帶著這封信去見袁譚。

袁譚此時已經收到前線的訊息了,得知張郃敗退,他自己也被擊落馬下。

一時間憂心忡忡,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知是該接著奏樂接著舞,還是帶人去增援,或者拋棄張郃,撤回平原。

“報,張郃將軍派人來了。”

一名士卒匆匆跑進來,對袁譚大聲說道。

“快讓其過來。”

袁譚聞言精神稍稍振作一些。

之前聽說張郃被重創生死不知,袁譚可是擔心了很久。

如今既然張郃派人前來,想必傷勢已經無礙了。

並不是說袁譚與張郃關係有多好,而是一旦張郃陣亡,他也不敢留在濟南了。

而且若是這樣,他即使退回到冀州,也會被其父袁紹責罵甚至是責罰。

到時候他的兩個好兄弟,一定會藉機落井下石。

“諾!”

士卒離開後,袁譚身邊的華彥、孔順這兩位奸佞小人目光閃動。

他們最怕張郃,兩人幹了不少壞事,時常蠱惑袁譚。

生怕張郃這個武夫不講規矩,將他們給砍了。

其實都是他們一廂情願,張郃根本不鳥他們,也看不上他們。

不一會兒,之前離開計程車卒將信使帶了過來。

“張將軍派你過來有何要事?”

袁譚見到來人,迫不及待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