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聚結束後,大家各自休息,鄭浩非要把我送到門口,我正準備開門時,我轉身突然叫住鄭浩,開口問到:
“今天,電話裡,你和楊若妍怎麼說的,你明明知道,我不太習慣那天在酒吧的氛圍,怎麼會再邀請我參加今天的小聚...你是不是,希望我合群一些”
鄭浩聽我說完這些話,表情是有些許詫異的,但還是下意識接著我的話,說道:
“不是你說小聚不想缺席嗎?”
鄭浩見我面無表情,接著說道:
“我怎麼會希望你合群點,當然是你怎麼舒服怎麼來”
鄭浩見我依舊沒有說話,看向我後又接著說道:
“事情是這樣,今天玩真心話大冒險,王鑫那小子是真背,一直輸,他輸了不選真心話也不選大冒險,就一直罰酒,不到一個小時就趴了,就選了一次大冒險,大冒險的內容就是,給前任打電話,這小子就打給到楊若妍了,楊若妍問王鑫是不是喝酒了在哪喝的啊這種,這小子也是問啥答啥,楊若妍問完後就說我們不講義氣,喝酒不叫她,對,我還聽到她喊你了,你也應了一聲,但是我也想到了,你不喜歡這種場合,我就給你打電話,你直接就掛了..”
我上前抱住了鄭浩,說道:
“我知道了”
說完便轉身走向房門口,我刷卡開啟房門後,回頭看,鄭浩依舊站在原地,我輕聲喚他的名字,鄭浩看向我後,我對他說道:
“晚安”
說完,我便進入了房間
我插上房卡開啟所有的燈,拉開紗簾,透過落地窗看著窗外的燈光點點,不停地出神
“我是在生氣楊若妍替我做決定嗎?我憑什麼要求別人要怎麼對我?方怡,你還想把身邊的人逼走嗎?她已經是主動靠近你、不離開你的那個人了,你為什麼這麼貪心?”
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轉念心想,可能是鄭浩
因為我剛剛太莫名其妙了
我開啟門
看到一個身穿職業裝的男士站在我的房門前,推著一個小車,應該是酒店的人
對方先開口說話了:
“你好,方怡女士,我是x俱樂部的負責人,這是您點的堅果和橙汁”
我看向對方,接過他手中的餐盤說道:
“謝謝”
說完,我便關上了門
我把餐盤帶去落地窗旁的小桌子放下,拍照準備發給鄭浩,轉念卻發了動態,附文
“眼下便是最好的”
動態鄭浩秒贊
隨後,我的訊息介面就收到了訊息提示,是一條語音,是鄭浩給發的
“晚安”
第二天清晨
7:00
我接到了鄭浩的電話,和鄭浩去吃了自助早餐,吃完早餐,我們去俱樂部練習網球技能,教練先講解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和規則:
“首先,大家注意別受傷,這可不是廢話,打網球最容易扭傷、肌肉拉傷,怎麼辦呢,沒有辦法,但是有預防辦法,平時多拉伸、多練習,當你形成肌肉記憶的時候,打網球這活,想把你肌肉拉傷就幾乎不可能了,除非,你拼命想贏,其次,打網球這個氣勢也很重要,這個不好說,自己悟,最後,說一些技巧規則,雙打的接發球與單打接發球是完全不一樣的,由於本身處於被動位置,加上對方網前又有一名隊員進行封網,所以接發球的難度就更大,要求也就更高,在高水平的雙打比賽中,若能打破對方的一個發球局,往往就能取得這一盤比賽的勝利。雙打接發球的原則是:向前逼進,採取攻勢,給對方發球者造成心理壓力,為我方從被動轉為主動併為上網截擊創造有利條件。注意我說的這幾點,基本就贏了(1)面對發球員早作準備,站好位置,判斷準確,膽大心細,向前迎擊;動作小而快的接發球能提高接球的成功率和質量,使發球方處於困難的境地。(2)雙打的接發球應有計劃地向發球者進行回擊,決不能輕易打給網前選手。判斷出對方發球上網後,應立即迎上擊球,用低球回擊至對方腳底下,然後隨接發球上網。(3)雙打的接發球要眼明手快。如果對方發後網前非常活躍,同伴的搶網也很兇,那麼接發球員要迎上壓得快,打得兇;或者到網前一動就立即回接直線球,給對方壓力與措手不及。好了,我就說這麼多,我們開始上場模擬吧!我看剛剛誰把我說的話當耳旁風了”
說著,教練便指向了我,說道:
“你先來”
我起身拿起球拍上場,誰知鄭浩卻在我身後喊著:
“寶寶你歇一會”
鄭浩說完後我便紅了臉,下意識的低下了頭
誰知
今天的訓練後,我還特殊得到了誇獎
就這樣
在愉快的氛圍中,我學會了打網球,也迎來了俱樂部的尾聲
結束前一天,教練組織大家一起打網球友誼賽,楊若妍犯了教練的大忌,拼命想要贏,中場休息的時候,教練還勸了楊若妍,當時楊若妍是應下了,但是第二回合還是有些激進,最後扭傷了腳
小王見狀倒是毫不避諱的去扶楊若妍,鄭浩轉頭下意識的問我:
“他倆和好了”
我搖了搖頭說道:
“不知道,我沒問”
只見教練走向二人,伸手要走了楊若妍的球拍,轉頭對王鑫說道:
“送她去醫院吧”
王鑫像得到了准許,把楊若妍打橫公主抱起,留下背影離開了現場
最後,教練給我們簡單做了評估,我們做了告別後各自離開了
我和鄭浩告別說:
“我也該回家了”
鄭浩說要送我回去
我拒絕了
因為我們出來很久了
我們坐上了各自回家的車
回到家後
家裡面還是熟悉的畫面,外公躺在那張躺椅上,外婆也在半掩著門休息
我帶著自己的書包悄悄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看著房間裡的一切總會想起媽媽,可是,媽媽現在是家裡面的禁忌,我也只能自己消化這份思念
鄭浩給我發來訊息,他也已經到家了,我們也在短暫的分別中思念彼此,白駒如隙,我和鄭浩分享著日常,和外公外婆吃飯,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迎來了返校的通知,這個通知來的是比以往早一點,我們的學習生涯也到了最後的關卡考驗
我們的17歲尾聲,高三的鐘高三的表都在分秒間流逝,已經懸掛在百會穴上,下一次,我們迎接懵懂的18歲,一定意義上我們就是大人了,我再次踏上了這趟征程,來到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