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武將打江山,文臣治理江山。
武將和文官之間的晉升途徑,就註定了文武之間,只能有一方崛起。
而亂世始終會平定,隨著天下太平,武將攫取功勳、戰功的難度增大,文臣的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
大乾開國太祖實在是太強,自開國之後兵強馬壯,殺得關外山奴瑟瑟發抖,足足一百多年不敢對大乾有絲毫侵犯。
其他的一些邊角皇朝,更是在大乾勢力的擠壓下只能苟延殘喘。
一直到最近兩百年,才開始越發嚴重的騷擾。
但是此時大乾帝國最初那一代熱血的功勳血統已經凋零,帝國能站出來的武將幾乎屈指可數。
求和之聲大盛的情況下,武將自身又拿不出什麼戰績來,他們的地位逐漸被文臣壓制,是情理之中。
而此刻,蘇言的這一番話,毫無疑問死死地抓住了所有武將的心。
“太子殿下英明!”
一道激動的聲音響起。
赫然是朱洪巖。
朱洪巖雙手抱拳單膝跪地,聲若洪鐘。
身為大將軍之子,他既便是年輕,也是心懷壯志!蘇言這一字字一句句,讓他這位年輕的將領熱血沸騰。
而有了朱洪巖帶頭,其餘武將也是紛紛單膝跪地:“太子殿下英明!”
蘇言目光掃過那些一個個激情澎湃的將領們,很欣慰。
不管這幫人實戰能力有多少,真正的水平又有多高,可蘇言本也就沒打算他們個個如龍,眼下皇朝的大部分軍權,還捏在這幫人手中,他們才是自己真正用以平叛、對付藩王和外敵的真正利劍。
軍心可用!滿朝文武,武將心中的火成功地被蘇言點了起來。
儘管此時武將勢弱,在如今朝堂之上上僅佔到一小半,但卻已經是難得的突破。
這意味著蘇言不單單是借宣帝的威望讓軍方投靠,而是開始展露屬於他自己的政治抱負,告訴軍方將領,他未來將會是一個以武統御天下的領袖,投靠他,就會有仗可打,有軍功可撈!眼見到這一幕,蘇哲眼角微跳。
他看著蘇言,藏在袖袍內的雙拳緩緩握緊。
蘇言轉過身,看向宣帝:“父皇,兒臣以為,我大乾不能繼續忍了,我大乾已經沉寂這麼多年,如若再不亮劍,其他的皇朝,勢力便越覺得我大乾軟弱可欺!”
“那你覺得,我大乾此次,當如何亮劍?”
宣帝問道。
蘇言面色一正:“父皇,那邊境十三城,大離大徐至今仍無歸還之意,兒臣以為,當從此處下手!”
“我大乾軍隊,乃是仁義之師,既如此,那邊境十三城,便是我們最好的出兵理由!”
聞言,宣帝也是認可的點了點頭。
只是看到宣帝點頭,其餘那些大臣頓時緊張了起來。
難不成,他們這麼多人,都是不能阻攔?這等困局之下,所有人都是低下頭去,不知如何是好。
“殿下.”
楚文沉再度開口!楚文沉朝著蘇言拱拱手,說道:“殿下有雄心壯志,自然是好的,但治大國如烹小鮮,並非紙上談兵就可,無數關節錯綜複雜,整個天下就如同一臺精密運轉的機器,天干地支,缺一不可.”
“任何一個地方的小問題,都會引發出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大禍.”
“太子殿下所言,確實是有理,可是微臣有一個疑問.”
“既然想要出兵,那兵,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