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節,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又變了一個風向,據山腳的劉阿婆所說,現在人們談論次數最多的,都是花朝節那場行酒令花宴。
輿論雖說是李琇瑩團隊發出來的,但是百姓們卻把落雲山莊的姑娘們穿的神乎其神,說她們在宴席上“大殺四方”,氣質昂揚。
有時候聽起來,倒不像是行酒令,反而像是打了一架。
至於輿論風向為何多變,當然是徐雁影那一群乾兒子們的功勞啦。
作為乾孃的親兒子,怎麼能讓乾孃在輿論中處於下風呢?大家都是一張嘴,誰說不是說?
對此,徐雁影表示很滿意。
“算我沒白養這群兒子。”
可現在真正讓她頭疼的,是父親要考察她文章的背誦情況。
之前父親就給她找來了一堆歷代狀元文章,非要她從中學習一些經世之道,說是要她在成婚之前多長几個心眼子。
可是她這幾天光顧著玩了,誰還想的起來背書啊?
江湖救急!!!!!!
此時此刻,徐雁影正對著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大眼瞪小眼,不止是她,她哥徐知義也是如此。
雖說他們不是什麼文盲,吟詩寫字這樣的事情他們也做得到,但是讀詩文和讀論文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文曲閣書庫裡,四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桌上擺滿了策論文章。
徐雁影和徐知義兄妹倆在認真研讀,紅音就在一旁研磨抄寫,說是陪著他們一起練字學習,正好自己也精益一下。顧泠坐在一旁吃著點心喝著茶,她是被她父親顧真拉過來給他們幾個當監督官的。
徐雁影看的腦子都炸了,她搞不懂這些人明明可以說人話,為什麼非要搞得這麼神秘,徐知義更是眉頭緊鎖,直接發出靈魂疑問:“要和皇室結親的是你,怎麼我也要背這東西?”
顧泠吃著點心回答他:“你們兩位都是我們落雲山的少莊主,未來的希望和榮光,當然得好好學習咯。”
紅音也說:“是啊少莊主,萬一將來徐姐姐算計不過那群皇室子弟,就需要您出面了呀。”
徐知義又問:“那你們在這裡幹嘛?”
紅音拿起手中的筆:“我來學習啊,這不是正在臨摹抄寫嗎?這篇文章的字寫的可太棒了,就算讀不懂內容,光看卷面也讓人賞心悅目啊。”
顧泠喝了一口茶說:“我為什麼在這裡,還用得著問?自然是替父親看著你們,好好學習。”
徐知義冷哼一聲,顧泠今年二十五歲,和顧真閣主一起幫助父親在落雲山掃盲,可謂是落雲山莊的“功臣”。可是功臣又怎樣,監督他學習他就不高興。
一直練字的紅音卻懂得這其中的關鍵,一臉認真的對他們說:“學習治國理政,對你們來說也是好事呀,徐姐姐要成為攝政王妃,少不得要參與政事。
“本朝觀念開放,帝后共議國事,皇子娶妻的標準也不是簡單的‘賢良淑德’。而是‘穎悟絕倫,心懷天下’。只有這樣,才能共同進退,互相成就。
“朝廷選中姐姐當這個攝政王妃,正是看中了姐姐武藝超群,文采斐然,時常心懷百姓安危,多行仗義之事,姐姐更是應該熟讀策論,融匯於心,以便將來為國效力,造福百姓啊。”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
“徐大哥,你只有通讀政務,才能讓落雲山莊屹立不倒,不管是在爾虞我詐的朝堂,還是破雲詭譎的江湖,都能獨善其身,根基穩固。”
被紅音這麼一說,徐雁影小小驚訝了一下,忠心侍君,為國為民。這些話自小父親就教過自己,但是每次提起婚姻之事,首先想到的總是政治因素,從沒往這方面去想。
紅音年紀比自己還小兩歲,卻能有如此不同的見解,看來她的確是個可塑之才。
徐知義也因為她那句“為國效力”勾起了一些回憶,父親和皇帝有世仇,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徐雁影卻不知道,父親告訴他,身為哥哥,要承擔起比妹妹更重的責任。
但是也和他說過,要上報國家下安黎民這樣的話,他曾慎重的對自己說:
“我與李長青的恩怨雖說是不可消除的,但是作為一個經歷過昏君統治的百姓,我不能把自己的恩怨和國家聯絡起來。皇帝和我有仇,但百姓無辜,當初反了前朝皇帝的時候,就是想著能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讓天下不在處於戰亂之中。所以我要你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但這個國,不是單指皇帝一人,你要忠心的,是這片土地和百姓。”
由於父親的話,他不由得高看了一眼紅音,雖說她出身貧苦,卻能夠純良質樸,胸中有丘壑,這樣的人,若是不教以文學武藝,甚是可惜。
“想不到你還有此見解,到是我平時小看你了。”徐知義欣賞的看著她,如實說出了心裡話。
紅音不好意思道:“這幾日在文曲閣看書習字,多虧了各位師父和顧姐姐的教導,方才的話,是我賣弄了。”
顧泠拍拍她的腦袋,給她加油打氣:“你不必如此做小伏低,來了我們這兒,之前那種四處乞討的日子都已經過去了,你也該學著自信一點,方才的話說的特別好,他們也都認同你的。”
徐雁影向她點頭微笑:“顧姐姐說得對,你日後要自信一點,不要太小心翼翼,我看你日後,是大有可為之人。”
被他們這麼一誇,紅音更不好意思了,不住的道謝,然後低頭繼續抄寫文章了。
【恭喜紅音解鎖政治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