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七月,盈州大旱。民間有言乃天示不詳。
更有人將矛頭指向了皇后季瀾溪的頭上。
“荒唐!你等不思解決之法,卻在此處妖言惑眾,汙衊我大祁皇后,心中又將百姓置於何地!”
皇甫承明都快要被這群愚昧之人給氣死了。
“陛下,臣治政七載有餘,若是上天降罰,也應臣之過錯,臣請前往盈州,以平災患。”
“皇叔!”
皇甫連這般說法,誰還敢妄議,陛下才剛親政,便鬧出這樣的事,也要問攝政王答不答應。
只是攝政王怎麼有此請求?
眾臣心中各有猜疑。
退朝後,皇甫承明一再相勸,皇甫連也要執意前往盈州。
“陛下剛剛親政,若有傷國體,不好。”
“況且,我也想離開京城一段時間。”
皇甫承明明白,最近皇叔一直不在狀態,出去走走也好。皇叔去了盈州,也是最不用擔心的人選。
而翟春的父親戶部侍郎翟玉郎得知了這個訊息,立馬就進了宮。
“陛下,您怎麼能讓攝政王去盈州,若是攝政王前去,那民心所向,到時氣焰更盛啊!”
“你說什麼?”
“陛下,正如攝政王所說,其執政七年有餘,盈州乃其之過。”
“翟大人!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皇甫承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些什麼。
“把髒水潑到皇后身上,然後再引到皇叔那裡,是你想謀劃的吧?”
翟玉郎聞言微愣,的確是他們作的。他們也是為了陛下著想。
皇甫承明真是要被氣死了:“皇叔為我朝殫精竭慮這麼多年,你們竟然還如此想他?”
“你知不知道當年朕年幼,父皇一心想將皇位交給皇叔,是皇叔一再堅持,最後才做了攝政王的。”
“若是他要皇位,唾手可得。”
即便是皇叔現在要,他還巴不得呢。
翟玉郎有些驚訝,竟然還有這麼一段往事。
“而且近來,你們那些動作,以為皇叔不知道嗎?他只不過是想朝堂穩定,所以才配合你們,讓所謂朕的人接替。”
“皇叔不是為自己培養的人,而是為我大祁,以後你們也別在有什麼動作了,若是他們都算不上忠心,那這朝堂也沒幾個忠心之人了。”
皇叔選人的眼光毒辣,他所不及。這些人大都是純臣,何談不軌之心。
“最讓朕氣憤的事,你們竟然可以將百姓置於不顧,若是盈州不安,朕難道不會被天下人詬病嗎?”
“臣絕無此意。”
翟玉郎有些羞愧,但他也不清楚內情啊。而且也沒說就不管盈州了。
“退下吧,戶部盡全力配合皇叔行事,此事休要再提。”
“是。”
……
皇甫連到了盈州的時候,已經快九月了,但這大旱還未完全結束,便是蝗災。
朝廷的補給已經發放許久,但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也是徒勞。
“去把司農官叫來。”
在瞭解情況之後,皇甫連不免感到有些棘手,以往蝗災,都是勞民傷財啊。
初步安排好事宜,皇甫連便親自去田間巡視了一番。
這次災害嚴重,必須儘量減少損失才好。於是皇甫連又讓隨行的醫官配藥,看能不能對蝗災有所幫助。
皇甫連線著又巡視了幾個鄉縣,以保證朝廷的安排補給到位。
盈州百姓和官員也十分敬佩皇甫連,想不到堂堂攝政王竟然親自來處理這些事,各方安排都如此到位,是盈州百姓之福啊。
皇甫連這日巡視到回寧鄉的時候,卻見到了不一樣的景象。
“這片怎麼回事?似乎沒有怎麼受到滋擾?”
其他的地方氾濫成災,而這幾片受到的影響卻不大。
隨行的里正見皇甫連如此發問,心中暗暗有些得意。
“回王爺,前些日子有位姑娘來到咱們這裡,說是朝廷的先行官,幫咱們處理災患,沒想到真是厲害啊!”
“先行官?”
“瞧,就在那前面呢!”
“唐姑娘!”里正說著,往前面走了幾步,對著稻田間喊了一聲。
“唐姑娘!”
“誒!”田間的人聽了,立馬站起來,擦了擦臉上的汗珠。
抬眸望去,一人正立於田埂之上望向她。
四目相對。
回到唐簡簡住的院子,小七替皇甫連滿上了一杯茶。
皇甫連倒也是真渴了,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
再看向唐簡簡,她一身農婦裝扮,所有的頭髮編成一股辮子垂在一邊。
如果說她之前像一枝豔麗嬌俏的海棠,那麼此刻,便如山間從菊,清新脫俗。
“唐姑娘怎麼在這裡?”
“我聽說盈州大旱,這大旱過後極有可能出現蝗災,所以想著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到了多久了?”
“也就半個月。”
唐簡簡比起之前,似乎隨和了許多。
皇甫連卻有些不悅,這小院裡除了小七,他就沒有看到別人。
一個姑娘,一個男子,還都一副農人打扮,不知道的還以為……
“待會我叫人送你回城,過幾日便回去吧,盈州如今情況,實在不是你該待的地方。”
這下唐簡簡不高興了,她以禮相待,他倒還管起她來了。
“如何就不是我該待的地方?難道我在這裡礙著誰了?”唐簡簡也不帶客氣。
“你……”
皇甫連一時無語,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她不但沒有礙著誰,反而幫了百姓。
“王爺,如今盈州遭逢此劫,應該以百姓為重,若是王爺沒事,就請離開吧。”
趙有德見自家王爺被唐簡簡憋得說不出話來,不覺有些好笑。
雖說之前唐姑娘不地道,但其實她跟王爺還挺配的嘛。
“方才是我一時情急,還請唐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不知那幾片田地唐姑娘是如何解決的,若是大面積,可有把握?”
唐簡簡見皇甫連虛心求教的樣子,心裡不免嗤笑了他一番,這變臉還挺快的。
不過她現在就不和他一般計較了。
“無非是三個方面,用天敵,用藥,還有就是要水。”
……
“若是能從東溪河引水,那是最好。”
“我也有此想法,只不過要從那邊引水,這麼多農田……”
“引水也不一定要從地上嘛。”
“東溪河幾里外竹林茂盛,正好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