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賜的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軍艦用的鋼板不但薄而且無論是屈服強度還是韌性以及耐腐蝕性都要遠遠強於普通的船用鋼板。
軍艦的強度要求要比商船大的多,普通鋼材建造一些小型艦艇也許勉強還能使用。
可是一旦超過了三千噸如果還使用普通鋼材建造的話很有可能還沒等打仗自己就先被船上的各種武器壓變形了。
如果想要用普通鋼材來保證艦艇的強度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加大鋼材的厚度,但是這樣一來船的重量就又增加了。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因為建造軍艦可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鋼材加厚了其它一切條件也就跟著全都改變了。
幸虧小松齊買走鋼材的目的主要是想要用來研究材質,如果用來建造軍艦的話恐怕林峰又要再一次更改設計圖紙了。
李天賜送走了小松齊以後心裡忍不住一陣好笑,自從倭國早年間從大唐購買了兩艘軍艦以後就一直都沒再購買過大唐的軍艦。
原本李天賜還以為倭國人運氣好已經掌握了特種鋼材的冶煉技術,沒想到他們居然是到現在發現民用船舶和軍艦使用的不是同一種鋼材。
看來他們之前建造的那兩艘軍艦恐怕也都是用普通鋼材建造的,雖然看上去也還不錯但恐怕也只能算作是樣子貨了。
要說目前除了大唐以外哪個國家還能夠造出合格的特殊鋼板那恐怕也就只有突厥了。
李天賜對阿史那元正父子可以算是真的掏心掏肺的好,大唐的很多先進技術他都會主動安排人過去傳授。
雖然突厥獲得的技術也不是大唐最先進的可是照比其他國家卻要好了不少。
阿史那元正父子也是真懂得投桃報李,無論是對大唐的開放程度還是各種輿論宣傳從來就沒有不到位的時候。
再加上玉成又娶走了李天賜的一個妹妹兩家人現在算是徹底的成了一家。
阿史那元正退休以後也乾脆加入了李錚等人的老年旅行團整天沒事兒就四處跑。
李天賜自己都不記得上次見到爹媽是什麼時候了。
他原本也是個閒不住的人現在讓他整天窩在理政殿裡處理公務也有些煩了。
閒來無事的李天賜也想找個理由四處去走走,於是他就把目光看向了大唐各省的管理者們。
大唐建國已經三十多年了,最早的那幫省市級官員基本上都退的差不多了。
李天賜思來想去決定親自挨家挨戶的去慰問一下,畢竟這些人也是為了他老李家操勞了一輩子。
於是他簡單的和葉秋等人交代了幾句就帶著自己家的娘子軍出發了。
聽說要跟著李天賜去慰問老同志可把孟昭君等人高興壞了,自從李天賜繼位以後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去旅遊了。
這次正好可以順便四處轉轉,還能借此機會回家省親。
李天賜的第一站就選在了四國交界處的那座對外貿易區。
李天賜要見的是這裡的第一任負責人邢磊,他是由李錚親自任命的。
當初這裡建立的時候為了表明大唐對這裡的重視李天賜建議將行政級別提到了副省級。
因此邢磊退休時的級別原本應該是副部長,但是由於他在任的時候表現優秀,退休時又剛好趕上了李天賜剛剛繼位,因此李天賜直接給了他一份部長級的退休待遇。
原本還想安排邢磊回到封州養老或是回到他的老家晉州,可是他自己卻決定要繼續留在這裡看著這裡繼續發展。
李天賜到來的時候邢磊已經早早的等在了政府給他配置的別墅門外,他的妻子也和他站在一起。
李天賜下車以後沒等邢磊迎上來就快走了兩步來到了他們老兩口的面前主動伸手握住了邢磊的雙手開口說道:“邢老辛苦了。”
邢磊滿臉感動的對李天賜說道:“不辛苦,不辛苦,陛下和幾位娘娘遠道而來倒是真的辛苦了。”
李天賜先是主動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幾位妻子和老兩口認識隨後便跟著邢磊進入到了客廳。
邢磊家的裝修非常精緻,所用的傢俱電器也都是最新款。
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會多想,因為整個大唐各級官員的退休待遇都有嚴格的規定,到了他這個級別就應該享受這些。
看到別墅裡除了一名保姆就只有老兩口,李天賜不由疑惑的開口問道:“家裡的小孩都不在身邊嗎?”
邢磊笑著說道:“兒子們都去上班了,孫子孫女們都去上學了,只有到了晚上他們才會回來,也是吃一頓飯就各回各家了。”
李天賜笑道:“感情人家就是每天來蹭您一頓飯啊?”
邢磊道:“可不是嘛!平時還能回來吃頓飯,歇班了人家就帶著孩子出去玩兒了連飯都省了。”
李天賜笑道:“那我看您老兩口也乾脆別老在家待著,沒事兒報個旅行團到各地去玩玩得了。”
邢磊道:“正有這個打算呢,我也看出來了這留在家裡還就真沒我們什麼事兒。”
李天賜又和邢磊聊了一會兒家常然後和他們老兩口一起吃了一頓午飯,隨後就在邢磊的陪同下一起逛起了貿易區。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融合了眾多種族的大型城市。
常年在這裡經商的商販們大多數都在這裡買房定居了下來。
白天走在居民區裡倒是不顯得如何,因為街道上很少有閒人走動。
可是每當到了夜晚這裡簡直就是一個民族博物館,來自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人全都會出現在大街上。
在這裡大唐的普通話是通用語言,基本上每個人都能用大唐話來和人交流,只有在遇到同族的人時他們才會使用自己的語言。
穿過一條筆直的大道不久就能看到一片一眼看不到邊際的巨大交易區。
將近二十條主要通道來來回回的不斷有貨車進出,他們的車輛只有透過專用的小車通道才能順利的行駛進去。
這裡與外面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車隊剛剛駛進大門耳邊就已經傳來了各種雜音。
呼喊聲,笑罵聲,各種各樣的報單聲以及卡車的轟鳴聲一下子就全部衝進了人的耳朵。
面對如此熱鬧的場景就連見多識廣的李天賜都感到有些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