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章 太玄真經

張英玉也不知來回取水沖刷跑了多少趟,終於將洞穴內沖刷得較為乾淨,連石床也用紮起來的細樹枝捆伴著水刷洗了多遍,終於將石床表面沖刷得較為潔淨,至少看上去如此。

那時正是炎熱夏季,張英玉累了半天,身上早已汗流加倍,於是直接躺在石床上休息了起來,啊,真涼爽啊,舒服得他沒多大會兒就睡著了。

待到醒來時,已經到了下午,他急忙下了石床,突然覺得背部好像有什麼東西沾著似的,用手一摸,是和石頭一樣顏色得泥汙,心裡很是奇怪,明明看著刷洗乾淨了,怎麼還會有泥呢?於是他彎腰仔細檢視了下躺下時背部接觸的石床表面,只見那表面歪歪扭扭的像是上面刻有漢字一般,凹進去的部分泥汙在水和汗的燜潤下逐漸軟化,所以有的部分才沾到了張英玉的背上。

張英玉甚是好奇,飛身躍下山洞,在周圍拔了一些堅韌的草,又折了些許細的樹枝,躍上山洞,從泥罐中又倒了些水在石床上,用草和樹枝將凹陷處軟的泥汙扣了出來,刻的字型很小,字數又多,密密麻麻的竟然整個石床上面都刻上了字。

張英玉越是清理字裡行間泥汙越是好奇,除了吃飯方便睡覺,其餘時間都放到清理凹陷處泥汙上了。直到第三天下午,張英玉將打來的水最後將石床上面沖刷了一遍,那上面刻的小字終於清清楚楚的露了出來。

只見那上面寫道:“餘少年因感情受挫,憤而求道,潛心苦研三十餘載,終得悟武學神妙,武功獨步武林。進而潛心長生之術,然終不能悟,白首回頭,憶往昔,終獨一人,真乃憾也,縱武功絕頂亦無甚趣。現將餘畢生所悟太玄真經刻於石上,待得有緣者自觀。”

下面用更小的字寫著:“太玄道人王陽明,偶得寶劍原備送心愛之人,然無緣無份,終伴己用,特藏於石床下三寸。”

再往下看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刻得都是運氣導行、巧使真氣、內勁運用的玄妙法門,內容高深玄妙,一共有七層心法。一層比一層更深奧難明。張英玉越看越上癮,此等高深內功心法估計任何武林中人見了都無法不看下去。

張英玉於是立即照著第一層心法習練,第一層心法主要是高深內功運用的基礎法門,包括急聚、急散、虛實變幻的靈活運用,其中又有七七四十九種變化,端的複雜,非一時能全部領會。

張英玉在洞內生了一堆篝火,待山洞徹底乾燥後,將草褥等生活飲食用具一一搬到洞內,又備了一些乾柴用來備用,餓了就抓條魚來烤食,平時再採些果子,渴了就飲山泉水,除了日常飲食休息方便,其餘時間全部都放在修煉《太玄真經》心法上了。

第一層心法張英玉用了一個余月才熟練於心,接著便去練第二層心法,第二層心法又更為高深,張英玉依法施為,待到真氣貫通,融熟於心時,兩個余月已經過去。第二層心法練成之後,張英玉感覺體內真氣佈滿全身,氣隨意轉,甚是舒暢,不禁大為驚喜。

接著張英玉又練第三層心法,第三層心法是前兩層心法更為靈活運用的實踐法門,講究的是臨敵時隨敵反應靈活應變內氣吞吐轉化,有轉移騰挪對方襲來內勁的玄妙心法,這一層習練起來頗費心神,張英玉足足花了三個余月才總算熟運於心。這時即便有比他內力更強的人來拼內力,張英玉也可按照此心法靈活轉化,將內力卸去或轉移,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按說此時,張英玉的武功在中原武林中已幾乎難逢敵手了,但還有四層心法未練,怎可就此打住,於是想也沒想便又看向第四層心法。這層心法主要修煉的是如何運氣凌空擊敵的法門。

武林中人真氣積累到一定階段就可以不用實際接觸到敵人而能透過內力凌空擊倒敵人,真氣越強,凌空的距離就可以越長。張英玉被那四個番僧採用四人合一的巧妙內勁合力一擊,幾乎百年的內力所以即使沒有真正接觸到張英玉身體,掌力已憑空傳遞到張英玉身上了,因此才受了較重的內傷,若是當時那雙掌實擊到他身上要害,張英玉哪裡還有小命在。

那既然只需要有足夠的內力,就能凌空擊敵,那為何還需習練這層心法?如果要達到凌空施勁隔空擊敵的內力,非得七十年的功力不可,可人壽命終究有限,即便是十歲開始修煉內功,要積累到七十年的功力也非得不間斷的修煉到八十歲才行,光是這份耐性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那四個番僧單人也無法做到凌空擊敵,還需要配合他們脫脫門獨特內功心法四人內力齊聚一人合力擊出才能有此效果。

而太玄真經第四層心法則是能瞬間激發人的所有內力,將全身內勁放大十倍瞬間擊出,只需具有七年內力的武林人士如果學會了此等心法,便能瞬間擊出具有七十年內力的凌空氣波,短距離內可使對方受內傷。如果是張英玉本身具有七十餘年的功力,若練成第四層心法後,那全力凌空劈出一掌,一丈以內的對手非死即傷。

經過六個余月苦修,太玄真經第四層心法也終於讓張英玉練成了。至此以後,想吃魚時,張英玉只需對準魚的方向輕輕劈空一掌,即將那魚震死飄了上來,去掉內臟後即可烤食,沒想到空古絕今的武林絕學《太玄真經》竟然被人用來作捕魚之用,倘若太玄真人知道了不知會作何感想。

第五層心法則是利用心法放大內勁,可隔空吸物或人。第四層心法練成之後都可隔空傷人,那飛葉傷人、樹枝作劍等自然不在話下。而第五層心法練成之後,則可隔空取物,凌空拿人,內力越大,放大後施展可相隔的距離就越遠。待第五層練成之後,與第四層心法配合得當運用,只要內力足夠大且持久,則可達到凌空御劍三丈之內直取敵手首級的程度。第五層心法則花了張英玉八個余月才得以修煉成功。

張英玉那時就如著了魔一般,待第五層練完之後就又開始修習第六層心法。太玄真經第六層心法則是匯總了天下武學的總旨要綱,將其歸納為一類的攻防理念,有種萬法歸一的意韻。裡面並沒有介紹具體招法技巧,更像是一種極為高深玄妙的武學心法。

張英玉習得了《逍遙秘籍》的高超武學招式技巧,又見識了青城派、崆峒派、脫脫門番僧、快活幫、長陰教眾多門派的武功招式,臨陣實戰經驗也積累不少,因此看《太玄真經》第六層心法竟如此玄妙,更加專注到研習體悟武學真諦去了。

正所謂學無止境,個人資質悟性不同,能悟到的武學境界也自然不同。張英玉被《太玄真經》第六層心法所著迷,數月間幾乎在睡夢中都在思考各類武學要義,往往有時得有所悟,則在洞中自行演練,或跳或彈,或擊或劈,或以指作劍,或以手作刀。在洞中張英玉心無旁騖地思考和印證自己所悟,對外界事物全然不聞不問,不知不覺中已經又過去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