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密佈,天空陰沉,彷彿蘊藏著一場即將爆發的風暴。氣壓低沉,大氣充斥著一股緊張而沉重的氛圍,預示著一場狂風暴雨即將席捲而來。
下午四時許,李莊鎮府門前陸陸續續擠滿了群眾,雖然暴雨將至,但是群眾卻越聚越多,狂風將鎮府大樓的玻璃吹得咚咚作響,就像一柄小錘一下下錘擊在全體李莊鎮府工作人員的心口一般,讓人壓抑的喘不過氣來。鎮府會議室裡,鎮書記張偉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望著樓下黑壓壓的人群,焦急萬分的對著樓道的工作人員咆哮道:“這是誰搞得鬼?公安局的人怎麼還不來?趕緊打電話再催一下,再這樣下去恐怕要出大事!”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被鎮府門口的群眾給逼回來了,不管之前他下去怎麼解釋,可總是有群眾激動不已,任憑他將嗓子喊啞也無濟於事。
鎮長李海坤看著眼前這張年輕白皙、與會議室裡的眾人格格不入的臉,眼神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一隻手抬起茶杯慢悠悠的呷了一口,另一隻手劃拉著眼前的手機說道:“書記,上啥子火噻,群眾要聚就聚,你要不就出去把他們勸回去,要不就趕緊給縣委彙報,靠咱們鎮政府哪能指揮的動公安那幫人?”
張偉狠狠瞪了李海坤一眼,“你說的倒是輕巧,你行你上啊?再說現在還沒了解到群眾的訴求是什麼就向縣委彙報,那要我們是幹什麼吃的?我怎麼向李書記交代?”李海坤聞言冷笑了幾聲不再接話,望著鎮裡兩位大佬的交鋒,會議室裡的眾人神色各異,但都如同老僧坐定一般,一言不發,彷彿眼前的一切與己無關一般。看著會議室裡沉默的眾人,張偉憤怒到了極點,怒火彷彿熊熊燃燒在心頭,眼神如烈火一般,臉色漲得通紅,彷彿要將憤怒的能量爆發出來一般。
去年年初,東湖省委在全省實施了“墩苗育苗”計劃,500多名高學歷、專業化省直市直機關幹部派到縣鄉基層去,300多名懂黨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鎮(街道)黨政正職選到省市機關來,將這些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優秀幹部放在大風大浪中鍛鍊、大風大浪中賽馬、大風大浪中選拔,為全省崛起貢獻力量、儲備人才。
作為全省“蹲苗育苗”計劃的第一批入選人員,年僅35歲的他從省直機關下派到陽穀縣李莊鎮,擔任縣委常委、鎮委書記,來到李莊鎮的近一年時間裡,深深地感受到了基層工作的錯綜複雜,猶如一張權衡交錯的蛛網,各種關係勢力交織其中。與省裡不同,基層是權力和責任的交匯點,政策和人際關係彷彿交織成一個複雜的迷宮。在這個迷宮裡,每一步都可能觸發出不同的反應,一言一行都需要承載著巨大的影響。人際關係網密不透風,背後有著各種暗流湧動,需要謹慎應對,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尤其是在面對這些本地成長起來的幹部時,自己尤其感覺到力不從心。來到李莊鎮後,他時刻牢記從省裡臨走時領導對他的殷殷囑託,多看少說,多觀察少表態,多次拒絕地方的各路名人、企業主的邀約,小心翼翼的遊走在各個勢力的中間,沒成想今天還是出了大事。
“書記,派出所的同志到了。”工作人員的聲音將張偉的思緒拉回現實,張偉聞言趕緊走到會議室的窗邊向下望去,結果眾人焦急等待許久的鎮派出所竟然只派來了一輛孤零零的警車,三名年輕的警員在黑壓壓近百名群眾的注視下瑟瑟發抖,猶如一艘老舊失修的漁船一般,隨時可能會被波濤洶湧的大海吞沒。
望著眼前的一幕,他的心瞬間沉入了谷底,群眾的接下來的反應也證實了他的擔心,不知誰帶頭喊了一句“兄弟姐妹們,當官的讓警察來抓咱們了,咱們跟他們拼了!”
如同火星進入油鍋,剎那間引燃了一片烈焰。現場群眾的情緒瞬間被點燃,往鎮府裡蜂擁而去,鎮府門口剛到的幾個警察和保安瞬間被氣勢洶洶的群眾吞沒,慌忙向兩側躲避。一道閃電劃破了天空,如同一道銀色的利刃,瞬間照亮了一切。隨之而來的是震耳欲聾的雷鳴,彷彿是宇宙的驚天動地的呼喊,將壓抑感一舉擊破,雨水紛紛揚揚地傾瀉而下。這是一場狂暴的暴雨,雨滴猶如鋼珠般猛烈地擊打著大地,濺起一片片水花。天空的雷鳴聲和人們的吶喊聲交織在一起,發出陣陣咆哮。
不知在誰的帶頭下,群眾開始在鎮府中大肆打砸,混亂中一小波兒頭戴鴨舌帽、手拿棒球棍的人像是早有目標一般直奔鎮府四樓會議室,“兄弟們,那狗日的張偉就在上面,就是他要砸了咱兄弟們吃飯的傢伙,咱們今天必須討個說法!”
在那一剎那間,鎮府的會議室陷入了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張偉站在窗邊,眼睜睜地看著群眾憤怒湧上樓梯,無法阻擋他們。警察和保安們也被人潮衝散,無法提供任何保護。
會議室的門終於被砸開,憤怒的群眾湧了進來。一名頭戴鴨舌帽的年輕人高舉著棒球棍,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憤怒和決絕。他指向張偉,聲音嘶啞地喊道:“兄弟們,那狗日的就是張偉弄死他!”
雨聲、雷聲、人們的咆哮聲就像一個漆黑的深淵將張偉吞沒,一支支粗壯的棍子在他的瞳孔中迅速放大,很快一股黏稠溫熱的液體沿頭頂流了下來,他也失去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