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無工質引擎
……
隨著黑夜中一道毫不起眼的綠芒從線路脫離,進入到王易的身體裡。
王易佩戴著潛行裝置做教案,他把自己對於飛機的理解和結構分析做出了材料。
賽歐蕾娜的迴歸讓王易的視角切換,又來到那艘星空中的航母,王易查閱了貯存在航母內的,關於光粒子脈震式引擎的資料,發現和現實中的光粒子脈震式引擎的工作原理一模一樣。
看到這裡,王易有些細思惶恐,究竟是誰,把他們的科技和異鄉人投送到他們的世界。
其實理解到這一步,王易心底裡已經有答案,那就是代號為“雛鳳”的最高科技負責人。
他和那個失落的世界,迷航的航母,龐大而複雜的遊戲究竟有什麼關係。
【王易,目前你所在的行星很有可能是航母的最終目的地,我在西格瑪區的飛控中心裡發現大量根性的同時也發現了多頻次超感訊號的傳送。該訊號具有連通性,有可能是矩陣式多頻次傳送】
“你的意思是說,我現在腳下的這艘航母,將會飛往蔚藍,飛來我所在的這顆星球?”
【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這樣,目前無法得知也不應該停止航母行進。】
王易聞言,心底裡在考量航母這個變數,他來到這個世界只有一年不到,儘管已經像海綿體那樣變得堅硬,內在卻是十分的空虛,那是對未來沒有期盼的感覺。
支撐他的,是精靈的希望,賽歐蕾娜。
好在精靈萌芽的生長很順利,目前已經誕生最初的次級根系,能透過青龍戰機進入那個失落的世界,那也是個遊戲世界嗎?是真實還是虛幻的交疊,王易不曾得知,不曾去想。
睡前脫下潛行頭盔,王易閉上眼眸,次日,破曉時分,戰機引擎的轟鳴吵醒了所有在駐地休息的成員,原來是工程機械組,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下,已經完成第一架閩龍空天飛行器的組裝。
現在進入熱機測試階段,雙發光粒子脈震式引擎四周的導流板在不斷的微調,地上有專門的止鎖裝置防止戰機脫離控制。
“雙發光粒子脈震式引擎完成聚變效應,允許登機測試!”
和青龍組裝的時候一樣,工程組檢查了沒有多出任何零件也沒有缺少任何工具後,向西格瑪軍區飛行塔臺彙報,西格瑪軍區的塔臺自然重視這件事,甚至整個戰機的組裝都在監控之下。
這可是名副其實的六代機,全國產,龍淵芯,加上僅有龍淵所掌握的光粒子脈震式引擎技術。
但是眼下選用誰來飛這架戰機的處女航,西格瑪塔臺拿不定主意。
十四名教官肯定是都接觸過閩龍,甚至在最開始機種試飛的時候也有人飛過,但現在這架…
“經驗最老的是呂國忠,最能代表年輕人的是王易,安排他們登機如何?”
“老帶新,也算是個傳統,那就這麼定吧!”
十幾分鍾後,身穿抗荷服的王易和呂國忠做好上機準備,光粒子脈震式引擎星城的火焰就像幽藍的紫那樣跳躍,登機後,王易坐在前艙,呂國忠在後艙,兩人同步操作,啟動了這架註定要邁入太空的戰機。
和常規的飛行前檢查不同,採用光粒子脈震式引擎的閩龍有個專業術語叫做“粒子散佈”,也就是戰鬥機在脫離重力後能透過無工質飛行的最大速度和最強扭矩,粒子散佈越密集,驅動力則得到提升,分散時,扭矩孔徑縮小,扭矩力變強。
其中涉獵的資料模型,只有國家最為先進的光量子計算機才能運算得出來。
“檢查光感雷達,檢查儀表,檢查光粒子引擎,正常,塔臺塔臺,龍V-10086自檢透過,申請起飛,當前止鎖推力為百分之四十,噴射口正常,機身正常。”
“龍V-10086,允許起飛,當前風壓2459,東南偏北順風,跑道已清場,願為長空鑄劍!”
早已在潛行艙內訓練無數遍的流程形成王易的肌肉本能,隨著光粒子脈震式引擎發出震爆,幾乎是瞬間的事情,即使有著負壓艙的保護,王易仍舊能感受到身體被按在座椅上。
起飛似乎是瞬間的事情,雙腳舵板雙手握杆,身體素質向來強悍的王易也感到些許壓力。
“有新的訊號申請接入…”
直衝雲霄的閩龍在逐漸適應壓力差。
王易疑惑著這時候正是攀升的時期,居然有訊號申請接入?抱著這樣的疑惑,清晰的耳麥裡傳來聲音“你好,這裡是空管局,請告知你機來源,命令,以及飛行目地。”
但是當這句話說出口的時候,差點有個臥槽被噴出來“為什麼空軍的授權程式碼是航天局?你不是應該隸屬於天空管理局的嗎?”
因為試飛沒有經過報備,只是訊號開放,所以完全不知情的小助理淚奔了。
“呼叫郡守,呼叫郡守,聽到請回復!”
地面開始試圖透過天基衛星呼喚閩龍戰機上的呂國忠,這是他的飛行代號。
一遍,兩遍,五連遍,全部的訊號都失效了,但戰鬥機看起來算完好。
“呼叫網易雲,郡守怎麼樣了?”
得不到回應的地面開始呼喚王易,幸好王易還有意識。
“這裡是網易雲,請講。”
王易用最簡短的話語回答,身體還在承受著過載反應。
“郡守的情況怎麼樣了?”
“生命同步顯示儀表示輕度昏迷,應該沒事,估計是年紀大了。”
聞言,地面塔臺的人才算鬆口氣,果然只有王易這樣的年輕人才能承受住過載壓力。
之前的閩龍剛研發出來的時候,並沒有飛到這樣的高度,同時也沒有這麼澎湃的動力支撐。
光粒子脈震式引擎是近些年來研製出來的最高機密。
“呼叫網易雲,網易雲,機體情況如何,是否到達極限?”
再往上就要面臨蔚藍自帶的電離層。
這裡的溫度很高,儘管戰機使用的是全新的技術,但負責人仍舊捏了把汗。他也想知道,如果沒有負壓艙的降壓,在十五馬赫的速度飛行下的戰鬥機能否進入太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