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回到家裡的時間還是有點早,才9點多鐘,所以劉宇就開啟了去讀小說平臺的後臺,看到了許多粉絲給自己的留言和評論,唉,想著也那麼久了,該也回覆一下這些讀者啦。看到自己的小說在讀人數突破了500萬,讓劉宇成為了百萬訂閱作家了。
劉宇於是想起了《50年前,長沙鏢子嶺,四個土夫子正蹲在一個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說話,直勾勾的盯著……》,盜墓型別小說,在這個世界裡幾乎沒有這種型別的小說,劉宇還是決定劍走偏鋒,突出自己的獨特創作方向。
兩個小時後,五萬字的《盜墓筆記》直接上傳趣讀小說平臺。
離愁第一時間看到劉宇上傳的小說章節,他仔細地看著,然後一章,兩章,五章後,他激動的不得了。
立刻聯絡了劉宇的私信,上來第一句就是:“忘憂草大大,後面還有多少呢?”
“還沒有寫完呢,今天剛碼出來的。”
“大大,記得趕緊簽約哈,我拼盡全力給讀者推薦。”
“沒問題!”
而看到劉宇簽約完成後,離愁激動不已,屁顛屁顛的,其他同事看著他,感覺他已經精神失常似的,同事估計不知道他此時此刻的心情,他覺得劉宇這本書也會很火的,第一時間就跑去找總責編。
“頭兒,忘憂草大大那邊新開了一本叫做《盜墓筆記》的書,因為他的《贅婿》快完結了,他就新開了一部小說,所以那個讀者推薦量可以給我多一點嗎?我覺得他這本新小說也會受歡迎的,同時也是咱們平臺較少主題的小說。”
“雖然他的《贅婿》是火了,但是這部新小說的主題在我們平臺上幾乎是全新的,沒有其他作者寫過類似的,你確定要推薦?到時候垮了,起不來,那就是白白浪費了平臺的讀者推薦量。”總編看著離愁這麼著急推薦一部全新的小說有點擔心。
“我知道頭兒的意思,但是之前的《贅婿》也算是全新的小說,平臺上也屈指可數的主題型別,現在不是有五百多萬訂閱量嗎?現在忘憂草還在我們平臺發新小說,如果是《贅婿》的讀者中也有喜歡這部新小說的,基數還是擺在那裡的,爛船還有三斤釘子,怕什麼。”離愁還是堅持給劉宇爭取更多的讀者推薦量。
“行吧,希望他的粉絲接受這部新小說,別垮了就行,但是你還是要等待,因為忘憂草的《贅婿》還沒完結,現在的推薦量不太夠了,其他責編也在給其他創作大大的小說下推薦量。”總編還是同意了離愁的請求,只能做到一視同仁,沒有過多的偏向。
離愁聽到了總編的同意,像極了一位小孩子獲得足夠的零花錢一樣,開心得要飛了。
“忘憂草大大,您一定要保持之前的質量啊,我跟領導請求了大神才有的專屬讀者推薦量,讓這部小說快速火起來,但是需要晚幾天,因為現在有其他作者在衝榜,所以量不夠。”
“謝謝責編啦,相信我,這部小說可以火的,若是不火,我的稿費不要了,算是補償那個讀者推薦量。”劉宇直接給離愁來一管定心劑,也是劉宇跟責編聊得最長時間,也有保證質量的對話了。
劉宇退出小說後臺,繼續碼字了,他要把《贅婿》剩下的章節寫完,最初寫《贅婿》更多的是將自己以前的生活寫進去,現在自己已經小有名氣了,可以安排完結了,自己已經成功脫離了王夢瑤的剝削和束縛。沒有必要寫了,即使在寫也是換個角度去續寫,但不是現在。
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劉宇把結局寫完了,就下了懸念。
在讀者說板塊寫著: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只有源源不斷的小說更迭。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曲終人散已是常態。
其實《贅婿》根本就寫不了結局,只能草率了事,寫到稍微有點幸福感的階段,劉宇就作為了完結篇。反正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人關注入贅的男人故事,也沒有作者願意去寫這些不入流的故事,更不會有讀者關注更多,只是劉宇將這種主題的小說加以修改分享出來,並不關心最終效果會是怎麼樣,當然有讀者接受便是好事。
寫完讀者說後,劉宇把《十年》的歌詞和歌曲寫了出來,方便和陳迅明天上午溝通時使用。
清早,劉宇就收到了陳老師發來的微信資訊,說陳迅快到學校了,讓他記得早點來學校。
劉宇回覆了:準備出門。
陳迅一路上都在好奇這個創作者的身份,怎麼會寫出如此優秀的歌曲,好奇劉宇是一個什麼的人,有著什麼樣的靈感才寫出如此讓人共情的歌曲。
“阿迅,你怎麼想起要買這一首《十年》呢?還有你從哪裡得知這首歌的演唱者要賣歌呢,我怎麼不知道這回事?”陳迅的經紀人唐佳得知今天陳迅要去買歌,一無所知,所以有一籮筐的問題。
“你不知道很正常,這是一位在大學當教授臨時通知我的。行了,沒事的。”陳迅看著即將要暴跳如雷的經紀人,說出了原因。
“這首歌還沒有完整版的,我去搜過了,只有一個人唱過,而且在短影片平臺爆火了,我們再去買過來,可行嗎?”唐佳還是有點擔心,這首歌曲已經曝光度極高了,就怕陳迅到時候搞不定了,這就尷尬了。
陳迅搖搖頭,表示自己穩得一批。
陳迅也在車上時不時哼唱著歌詞,看著影片裡劉宇唱出來氣氛和感覺,心裡麻了。
十年,出道至今也剛好十年,十年的娛樂圈掙扎,才有現在的名氣,擁有平常人不常有的,但失去了平常人有的自由。這十年時間,獨自出門都是一群人跟著,沒有私人空間,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
十年,從年輕不懂事,籍籍無名,到如今的準天王級別,是時間記錄了陳迅的成長,也記錄他的歌唱生涯中變化,同時也記錄這十年當中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