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一直沒皇帝也不算個事。
代為管理政務的這段時間,謝平寧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為了扳倒謝修明,謝元青辛苦蟄伏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將江山搶回來,結果自己說跑就跑,這到底是為什麼?
縱觀大晉王朝的多年曆史,謝平寧覺得謝家不出痴情種,謝元青這麼追著姜夏雲,必然是另有目的。
還沒等謝平寧想出個什麼名堂來,就聽見外面有人通傳,溫大人求見。
謝元青並未處死皇后,對溫昭一家,也只是剝奪了皇商的位置。
後來謝平寧執政後的反對聲音太多,她索性心一橫,直接把溫昭提上來當官。
溫昭與他們也沒什麼仇,又不缺才學,原本謝平寧是想找個人與自己一起分擔閒言碎語,結果任用了一段時間,發現出乎意料地好用。
緊接著,謝平寧又如法炮製,招了不少女官進來,其中還包括似乎與姜夏雲認識的一個姓於的姑娘。
聽見通傳聲,謝平寧笑容和藹地讓她進來。
與前些年相比,溫昭看上去成熟內斂了一些,她先對謝平寧行了一禮,接下來才道:“長公主殿下,臣這次來,為您帶了一件禮物。”
溫昭是少女心性,之前也給謝平寧帶過幾次禮物,每次都很合她的心意。
謝平寧滿心歡喜地開啟溫昭帶來的箱子,想起溫昭前一陣子出過京,猜測必定是什麼有趣的東西。
沒想到才剛開啟,就被裡面的明黃色閃了眼。
不妙。
很不妙!
謝平寧立刻警惕起來,下意識將箱子合上,轉頭看向溫昭:“裡面是什麼?”
溫昭不正面回答:“是臣為陛下準備的禮物。”
謝平寧:“……”
溫昭:“……”
順嘴就說出來了。
如果有可能,誰不想當皇帝?
但謝平寧心中總有疑慮,聽溫昭這麼說,心裡被嚇了一跳,背過身不看她:“溫大人把禮物帶回去吧,我受不起。”
等了片刻,謝平寧沒等到溫昭離開的腳步聲,反倒等到了一襲黃袍加身。
大概是謝平寧看起來真是太好說話了,她與溫昭兩人又都是女子,溫昭並不算怕她。
得了逐客令後,溫昭主動將箱子開啟,動作輕緩地取出特別定製的龍袍,為謝平寧披上。
謝平寧瞠目結舌,沒想到世上還有如此的霸王硬上弓,比起當年姜夏雲硬拉著自己聊天,其實也差不多了。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是……”
她的話還沒說完,旁邊就烏泱泱跪了一片,不知暗地裡排練了幾遍,高喊“吾皇萬歲”,還真讓謝平寧恍惚了一瞬。
即使當長公主也能受到眾人的擁護,但那種感覺與當皇帝還是不一樣的。
聽著眾人的聲音,謝平寧忍不住彎了下嘴角,又很快收斂笑意,怕被人發現。
既然大家都在求她當皇帝,那她……
謝平寧態度鬆動,看了一眼溫昭,勉強假裝出嚴肅的樣子:“我再考慮一下。”
好險,差點就說成朕了,還好她反應快。
……
溫昭敢這麼做,自然是有底氣的。
謝平寧這些年對於“女子登基”一事一直不太有信心,但溫昭卻知道,之前謝家人已經快被謝修明殺完了,現在剩的幾個人除了謝平寧、謝元青就是親王。
親王與謝修明勾結,早被不知被趕到哪去了。
謝元青扔下國事就跑,一去好幾年,完全沒有回來的意思,輕功倒是練得愈發爐火純青。偶爾有個大臣遇到他,還沒說上幾句話,就不慎跟丟。
最後只剩下一個謝平寧。
領養孩子無異於混淆皇室血脈。
再說了,就算真要領養過繼,又要選誰家的孩子?萬一選中個心懷鬼胎的人家,後果還不如讓謝平寧來。
一切都已經計劃妥當,看好謝平寧的官員也不少,第二天謝平寧上朝時,朝堂上又重演了一遍黃袍加身。
偶爾有幾道不和諧的聲音,都被困在家裡——不知被誰敲悶棍,儘管性命無憂,卻一時半會出不來門,等知道訊息時一切都晚了。
有了前一天的排練,除了控制不住向上勾起的嘴角外,今日謝平寧其實還算是鎮定。
終於穿上龍袍,謝平寧幾乎要以為是在做夢,下了朝人還恍惚著。
大晉迎來了它的第一位女帝,已經如此驚世駭俗,至於女帝是否要搬進皇宮已經無關緊要。
說來也巧,大晉這幾年都風調雨順,民間聽到謝平寧登基的訊息,非但沒幾個人多說,反而有不少認為她是神女下凡,給大晉帶來了好運。
姜夏雲聽著百姓們的交談,壓低了帽簷,掩住含笑的眼眸。
系統也聽到了這些,忍不住驚歎:“宿主,要是你當初留在京城,會不會也能當上女帝?”
姜夏雲知道沒它想的那麼簡單:“就算姓謝,這條路也沒有那麼好走,更何況是我?”
有一點姜夏雲沒有說。
在遊歷了幾年後,姜夏雲愈發明白,自己不該拘束在小小的京城。
遠處的村落間炊煙裊裊。
大晉這幾年都沒有戰亂,田大力終於到了年紀卸甲歸田,回到老家找到自己的母親與孩子。
由於之前的軍餉貪汙一事得到徹查,上面發放了大量銀兩作為補償。
當今聖上雖然容易心軟,但在這種問題上絕不輕易放過一個蛀蟲,田大力也成功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銀兩。
他沒捨得用,將其全部寄給母親。
這次回來時田大力就發現,自己老家的房子已經久久無人居住,再找路過的人一問才知道,自己一家人都已經搬到了附近的村子裡,用他寄回去的那筆銀兩買了間能住人的舊屋。
站在陌生的屋子前,田大力想開口喊一聲,喉頭卻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一時發不出聲音。
田樂如今已經長高了不少,從屋內走出來,看到一個陌生男人,還有些發愣。
但是很快,她就從那張與自己肖似的臉中,判斷出了對方的身份,忙轉身進屋去叫老人出來。
女帝登基後的第一年,田家終於吃了一頓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