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幾人氣焰也都更囂張了幾分,公子哥更是甩手想將老先生搡倒在地,幸好姜綰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姜綰扶老先生坐下,緩緩行至公子哥面前,雖身形小巧,氣勢卻不輸分毫。
公子哥看著眼前的小姑娘,露出一抹譏笑道:“姑娘倒有幾分姿色,若是你們願求求我,或許我能將兩處房產讓給你們。”
他又看向婉瑩,語氣更是多了幾分戲弄:“不過你那姐姐更勾人,如果你們今晚若願意陪陪小爺我,把我和我的小兄弟哄開心了,那我花錢買下這宅子送給你們也行,都是小錢。”
站在一側的外室趕忙抱住公子哥的胳膊撒嬌:“明郎,你說過心裡只有妾,這宅子也是要買給妾的。”
公子哥挑著那外室的下巴:“不過是逗逗她們罷了,她們哪有你好看。”
婉瑩自從贖身後都是按喜好見客,哪接觸過這種無賴,一時間又氣又惱說不出話來,一雙美眸都憋紅了。
身後那幫小弟又是一陣鬨笑,可笑聲未止,啪的一聲響已驚呆了眾人。
公子哥的面龐上正映著姜綰的巴掌印,左側臉頰瞬間高腫,她打完人還略帶嫌棄地拿絲帕擦了擦手。
公子哥哪裡受過這等氣,等反應過來,咬牙切齒大喊:“傻站著幹嘛,給我抓了這個賤女人往死裡打!”
‘啪’!
一幫小弟還沒衝上前來,公子哥的臉上又捱了一巴掌,這下左右兩邊臉倒是腫的對稱了,一時間大家都愣住了。
並非公子哥架不住一個女子的巴掌,而是他屬實也沒想到,眼前瘦弱的小姑娘敢連扇他兩遍,再加上一邊胳膊被外室抱著,一時間竟沒反應過來。
“就憑這一句賤女人,讓你下了大獄都是輕的,我今日便替你兄弟好好教教你說人話。”
周圍小弟們都被姜綰的氣場鎮住了,公子哥卻梗著口氣,搡著姜綰的肩說:“連三千兩銀子都還要討價還價,倒是說說你是何方神聖,該不是九重天上的窮神轉世吧。”
姜綰被推得向後一倒,袖籠中掉出一個物件。
公子哥見掉出的是個腰牌,一邊順手撿起一邊唸叨:“我倒要看看是你是神是鬼。”
這腰牌侯府各院主子都有一個,是為了方便傳話的,上邊用草書刻了字,公子哥連著幾個小弟一時間都沒認出牌子上的字樣。
他又不客氣的抓過老先生,讓老先生看。
姜綰氣定神閒,從地上站起身拍了拍灰,在一旁椅子上坐下,順手給自己倒了杯茶。
這字確實不太好認,老先生眯眼開口道:“樂、陽、侯、府。”
小弟們紛紛震驚,公子哥一秒換臉:“不知是侯府哪位貴人,是我有眼不識泰山,竟然衝撞了自家人。”
姜綰冷笑一聲:“誰跟你是自家人了。”
這公子哥顯然是晏北淩那廝的酒肉跟班,口中應著:“是是是,我哪配啊,這宅子既然貴人看上了,我便買下送給貴人吧,就當是見面禮了,還望貴人莫要跟侯爺提起今日之事。”
“送就不必了,不過我手頭有些緊,你先借我一千兩銀子,回頭找晏北淩,或是來這鋪面找我都可以。”
姜綰正愁該上哪籌錢,簡直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哪裡的話啊,就當是我孝敬您的了,我們家窮得只剩下錢了,千萬別跟我客氣。”
晏北淩也不知道從哪交到的這麼些狐朋狗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這個侯爺是混道兒的,難怪自從老侯爺故去後,聖上就不再忌憚樂陽侯府,只怕他遊手好閒、只知玩樂的名聲已經傳遍京城,將老侯爺積攢的那些聲望敗的差不多了。
姜綰本著晏北淩倒臺自己也要跟著吃苦的初衷,多說了一句:“日後不許再打著樂陽侯的旗號欺負人。”
公子哥連連稱是,掏出一千兩銀票放在桌上,帶著一眾小弟和外室識相地走了。
幾人順理成章簽了書契,姜綰一次性付清定金尾款,心滿意足看著這間屬於自己的小鋪面,內心無比踏實。
姜綰向牙人道謝,辦妥一件大事,二人道別後姜綰先回了侯府,想著借來的錢總該要還,況且日後店裡還需花錢,她在嫁妝匣子裡一通翻找,竟連一張銀票都沒找到,李家待嫡長女怎麼如此涼薄,絲毫不怕女兒在夫家受委屈。
姜綰沒了法子,難不成要典當首飾湊錢?
一籌莫展之時,門外棗兒突然來稟報:“夫人,侯爺去芸夫人院中,兩個人爭執起來了,大概是為了那本通關文牒,夫人您要不要去看看。”
“我去幹嘛,我又變不出兩本通關文牒。”姜綰並不打算趟這趟渾水,她看著一匣首飾,突然想到什麼:“等等,看樣子晏北淩是搞不定芸夫人,那我便去一趟吧。”
姜綰帶著棗兒,剛進門就聽見芸夫人悲切的哭聲:“夫君你就帶我去吧,我保準不添亂,你只讓我在一旁陪著你我便安心了。”
晏北淩坐在一側按著額角,一副很是傷神的模樣,見姜綰來了,氣不打一處來:“你乾的好事,你去幫我把通關文牒要回來,我若是哪都去不了,這幾日夫人都得和我共處一室,晚膳後也沒地方消食了。”
“夫君不必憂心,這事交給我便是。”
晏北淩沒想過姜綰能這麼好說話:“你有事瞞我?”
“哪裡的話啊夫君,我只是還沒來得及同你說,我方才出門想買東西,手頭有些緊,路上湊巧遇到夫君的一位友人,便向他借了千兩銀子,還望夫君能幫我平賬。”姜綰殷勤地眨巴眨巴眼。
“朋友?你怎會認得我什麼朋友。”
“我只聽人稱他明郎,父親是安京富商,他自稱是侯爺的兄弟,多虧了侯爺聲名在外才能化解妾身的難處,我這不是報恩來了嘛,夫君那一千兩銀子。”
晏北淩被她一反常態軟著嗓子說話的模樣激得滿身雞皮疙瘩:“好好好,你先有本事將她擺平,拿回通關文牒再說。”
“妾身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