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雖然有人力和妖力,卻是體格羸弱。她被狠狠地摔在地上,雖然沒有摔斷肋骨,卻已經是神志不清。盧瑾書使勁地掐她的人中,她驚醒時,迷茫地盯著他。
談宛宛已經恢復正常,她趴到關雎身邊,探探她的呼吸,感覺到她沒有什麼問題,趕緊說:“關雎,你還暈嗎?”
她點頭,說:“沒事兒。”
她看著盧瑾書,他亦盯著她,雙手合在一起,恭謹地行禮,說:“關雎小主,微臣救駕來遲。”
他雖然沒見過關雎幾次,但是在幾年前的上元佳節,郡主與關雎同遊,她見過她一次。她是棗陽郡主與妖族同珈生下的姑娘。幼年時有仙師診過脈,說她在民間難以長大,修仙天賦極高。
因此她便一直在靈秀山住著,沒怎麼回過盛京。
關雎好像還不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她看看盧瑾書,點頭,說:“沒事,你們快去抓株鈺。”
他們走出柴房,帶著面具的十八個人從鵝卵石路上走過去,他們聽到一陣激烈的廝殺,沿路的院門都被推開了,一些蠱城的僕人恐懼地站在院子裡,害怕地看著他們。
益懷似乎很喜歡關雎,卻又不敢同她說話,只能和談宛宛貧嘴。他看著狼狽的談宛宛,笑嘻嘻地,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談姑娘,怎麼每次見你,都是被人綁著的?”
“能夠次次遇到你這種好心人,真是幸運的事情。”她被他救過兩次,感覺他是一個豁達而又善良的男子,因為對他頗為寬容。
“你們的兄弟能抓住寐謠和白今嗎?”她問。
“你別小瞧他們,都是二品高手。”
過了一刻時間,帶著面具的人捆著寐謠和白今來到他們跟前覆命。他倆被蒙著臉,雖然沒什麼好氣色,卻動彈不得。盧瑾書看到他們,面上波瀾不驚,甚至顯得有些冷酷。
他問:“株鈺呢?”
“沒見到他,應該是已經逃了。”
盧瑾書面有遺憾之色,他看了看蠱城,說:“剩下五個人去找關著的人,其餘的押解這兩個混世魔王回盛京。”
蠱城關著一百多個瘦的如同皮包骨一般的人,他們被放出院子,一個個的宛如看到救星,對著盧瑾書又叩又拜。益懷難過地說:“這些過路的人被用來製作傀儡,真是氣人。”
他說:“沒事,都是應該的。”
被救的人跟著益懷找蠱城的出口,盧瑾書看著關雎和談宛宛,說:“我們一起出去。”
關雎問:“株鈺呢?”
盧瑾書說:“應該是已經跑了。”
她咬牙切齒,重重點頭,說:“一定得抓住他。”
城裡陰涼,冷風陣陣。她們一起走出蠱城,終於感受到溫暖的熱風撲面而來。此時是一個傍晚,她們在城裡待了一天,就碰到了救援的人。
益懷在路上記獲救百姓的名字。盧瑾書給她們兩位一點吃食,她倆吃完,益懷已經忙完了手裡的事情。
盧瑾書說:“益懷,你送她們去淨梵宮。”
益懷點頭答應,談宛宛卻連忙擺手拒絕,說:“不用,我們知道這段路怎麼走。”
益懷說:“都是應該的,陪兩位美如畫的姑娘一起趕路,我心生歡喜,不覺得是什麼難事。”
盧瑾書策馬揚鞭而去,益懷嘴裡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他雖然笑得吊兒郎當,然而他豐腴的面頰,略白的肌膚,年輕的身形,都在說他還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
“兩位姑娘跟緊我,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們的。”益懷說完,已經叫了一輛馬車,她倆坐在車廂裡面,一路欣賞沿途的風景。
益懷揮鞭子的速度很快,等到夜幕降臨時,他們還沒趕到下一個鎮子。路上經過一個不大的樹林子,他們停下馬車,一起撿了一些柴禾和野果子,在樹林裡面烤紅薯。
吃了一些烤紅薯和野果子,再喝了一些解渴的水,他們有些困,在一起看著明明滅滅的天空,一些螢火蟲成群結隊地漂過。益懷打了個盹,關雎還不困,安靜地守著兩人。
談宛宛驚醒時,已經是皓月當空。她看見關雎和益懷正在聊些閒話,兩人都很放鬆。益懷看到她醒過來,就說:“談姐姐已經醒了啊。”
她說:“是的,你們在聊什麼?這麼開心。”
益懷笑著說,“在聊瑾書師兄。”
談宛宛說:“我也想聽。”
“我們聊到宮裡的妃子看鬥獸,沒想到一隻老虎跑出了籠子。嚇壞了那些姑娘們,她們一個個的忙著跑路,臉上的妝都哭花了,有的小姐們踩著裙子,直接地摔在地上,有的跑不動了,就坐在地上哭,還有的臉上紅一道白一道的,像是小妖怪,看不出美若天仙的樣子。”
“就在這時”益懷做出拔劍的動作,滿臉摩拜,“我們的益懷師兄,就像天神一樣降臨在這些姑娘面前,他拔出劍,對著老虎砍下去,一下子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叫見血封喉。”
談宛宛說:“這麼厲害啊。”
益懷說:“那當然,要是碰上我,會更帥的。”
“因為瑾書師兄英勇的表現,惹得各家姑娘紛紛芳心暗許,她們在瑾書面前扔了不少帕子,想要得到他的回眸一顧。”
關雎聽得笑意盈盈,問:“結果呢?”
益懷黯然神傷地說:“我們瑾書師兄不知情趣,一個都不喜歡,他心裡暗戀著羅錦湘,那個狠辣的女子,別人多少是有點怕她的。”
談宛宛不知道為什麼有了些興趣,她歪著頭,看著益懷,說:“你嘴邊還有紅薯渣。”
益懷隨便地抹去嘴邊的紅薯渣,她又問:“你們說的這個羅錦湘是誰?她是個很漂亮的女子?”
“盛京的美嬌娘,先是在一家人府上的織布姑娘,因為貌美被提拔到宮裡,現在各宮主子的衣服樣式都是她做的。”益懷想著那個驚鴻一瞥的女子,臉上帶了眷戀之色,“是個溫柔賢惠的女子,每次都給我們帶去她做的各式糕點,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