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使斯特羅布塔爾博特突然訪問基輔,他表現出一副溫情脈脈的樣子,他在跟基輔拉達磋商時表示美國將與烏克蘭“建立夥伴關係”,美國政府將認真考慮烏克蘭的安全要求,同時對烏克蘭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援助。
對於烏克蘭人關心的俄烏領土爭端問題,塔爾博特更是拍著胸脯保證,美國將作為強有力的調停者進行介入。
然而,這看似美好的承諾背後卻有著複雜的算計。在塔爾博特回國後,所謂的大規模軍事援助遲遲未能兌現。美國國內各方勢力互相扯皮,一些政客認為不應過度捲入東歐事務以免得罪俄羅斯。
而在烏克蘭這邊,聽聞美國的承諾後,基輔方面滿心歡喜地開始調整戰略佈局,減少了自身原本積極探索和平解決領土爭端政客認為不應過度捲入東歐事務以免得罪俄羅斯。
現在基的輔拉達議員根本沒有意識到,在看到特使的溫文爾雅的態度,迷惑住了這些個拉達高層議員。
在具體的銷燬大寶貝和一些戰略性裝備磋商的時候,特使卻露出了另一面。高傲的態度,讓人很不舒服。
羅布塔爾博特:我代表總統,所以我的說法就是總統授權的。針對那些核彈必須無條件銷燬。另外戰略白天鵝一架也不允許留著,必須徹底銷燬。這是美國總統的意思不容討價還價。
克拉夫丘克:我們有些裝備是可以銷燬,有些也是可以出售的。畢竟現在國家需要大量的外匯收入的。
羅布塔爾博特:從地位和實力角度來說,那是你們自已的問題,我根本不關心。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一根一毛也不能賣入紅色的中國。這是底線,也是總統最擔心的。
克拉夫丘克:那我們賣給誰?
羅布塔爾博特:我只管銷燬武器裝備,其他的愛莫能助。
這句話說完,雙方都陷入了思考。
剩下的就是雙方的你來我往扯皮時間。
作為經濟委員會的成員,弗朗茨德維爾也參加了幾次磋商,畢竟不是正規的兩國會晤。
到了這個層面,基本上就是基輔推出一些可以折現的裝備,看看美國這個經濟委員會的委員有沒有相中的東西,換取美元。所以能來到這個會議的都是奔著撿漏來的。不乏一些武器生產公司和軍火商參與其中。
之所以成立委員會,這些本質上都是老布什的政治籌款的捐獻者或者是贊助者。
拿了人家的錢,賺錢的時候肯定把這些人推到前面來。作為利益交換的。
在自由的美利堅,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弗朗茨德維爾對於一些裝備沒啥意思,他知道吳煒想要自已進入這個委員會,目的還是為了大船。所以對於其他的根本提不上興趣的。
當基輔把大船推出來的時候,大家對這個龐然大物都敬而遠之。
弗朗茨德維爾看著基輔當局介紹大船頗費心思,在那裡滔滔不絕的講解著。可是對大船感興趣的的寥寥無幾。
問了幾句都不再言語,似乎這個大船買回去要麼沒地方銷售,要麼還得繼續投資,不太划算。
想要賣給美國的盟友,那些有實力的盟友買了沒用,真想買的又沒有實力養護和維持基本開銷。特別是還得繼續投資建造。
而且,羅布塔爾博特已經明確表示不能賣給誰。所以有實力有需要的就那麼幾個。有實力的不讓買,剩下的都是沒有實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