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天宗試煉一

劉雲飛聽聞驚道:這偌大的靈空山都是問天宗的?

董必疏道:柳兄你久居海外有所不知,這靈空山山形獨特,山有五峰,形如人掌,在數百年前一直被稱作五指山,據傳說是上天神人以大神通化掌為山來鎮壓兇獸的,現在我們所攀的便是它的第一峰。

劉雲飛聽完咂舌道:這山是人手變的?真的假的。

董必疏道:真假不知,但是五指山的傳說卻是在我東方持續了幾百年。

劉雲飛點頭道:神話這事,有時確實寧可信其有,那董兄,為什麼五指山又變為如今的靈空山了?

董必疏道:這個故事就牽扯我華夏帝國開國帝君,“徵天大帝”的故事了。

劉雲飛聽到這,雖然之前對華夏帝國有過一些瞭解,但還是不免對這華夏帝國的開國皇帝稱號有所不服,雖然其統一東方,功勳卓著,但是稱號“徵天”,著實就有些狂妄了。不過轉念一想,東西方大陸有太多不同,西方人敬畏神明,東方人可不一定。因此劉雲飛也不再在意,繼續凝神傾聽。

董必疏看劉雲飛一臉認真的表情,不禁滿意的繼續道:百年前五指山上有一個名為“道一宗”的修真門派,在徵天華夏曆十年,申月初六這天,該門派的十個弟子突然下山,於九江渡截殺當時修真界的百餘名修真者,以五死換百亡的戰績一戰成名,使得原本籍籍無名的“道一宗”名揚天下。

劉雲飛聽完愣道:以五換百,確實戰績嚇人,但是這是為何?

董必疏見吊起劉雲飛的胃口更加起勁的說道:這各中原由,說來可就話長了,當時我華夏帝國尚未統一,東方大陸各部族門閥林立,而修真者身負神通,很容易就讓老百姓奉若神明,修真界自然就成為了各門閥勢力拉攏的物件,很多當時的門閥大族其實背後靠山都是修真門派。

門閥部族的統治者不僅利用他們控制百姓,還借他們的實力剷除異己,而修真界也能借門閥部族的勢力掌控一方土地,以此高枕無憂的獲取各種資源,多年的相互滲透,使得我東方大陸的勢力格局盤根錯節,十分混亂,各修真門派之間、門閥之間常年爭鬥,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講到興奮處,董必疏聲音高亢道:而亂世出英雄,在當時徵天大帝如彗星一般突然從各門閥中脫穎而出,於天驪山發檄文於天下,立志還世間一個太平世道。

隨後其組建“紅旗軍”劍指九州,四處征討,合縱連橫,短短十年時間,竟然隱有統一天下之勢,這就引起門閥身後修真界的警覺,因此當時的修真界七個勢力最強的門派便聯合起來,意圖直取黃龍,密謀刺殺吾皇。

但是天佑吾皇,異軍突起的“道一宗”於九江渡將正在匯合的修真七門高手盡數截殺。九江渡一戰後,道一宗剩餘的五名弟子便加入徵天帝君的隊伍,幫助其征戰天下,直到打下這萬里河山。

聽到這,劉雲飛也不禁嘆道:如此偉業,令人歎為觀止。

董必疏點頭,吞嚥一口口水繼續道:而後歷時十八年,徵天帝君肅清門閥,建國開邦,正式建立華夏帝國。那時道一宗下山十人最終只剩一人,道號“青雲子”。

帝君感懷道一宗協助之恩,拜青雲子之師,當時道一宗掌教“無塵子”為國師,將五指山更名靈空山賜與道一宗,同時以皇名昭告天下,責道一宗統領九州的修真道統。

道一宗從此便開壇佈道,廣納門徒,發展壯大。十餘年後,道一宗下山僅存的弟子青雲子回山接任掌門,後青雲子苦修道法,竟然參透造化,坐而飛昇,一時間道一宗風頭無兩。

青雲子飛昇後,其弟子“長青子”接任掌門,感念先師之功,長青子改“道一”名為“問天”,“問天宗”由此而來,時至今日問天宗已成為東方道修之首,“靈空十修千里救主”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劉雲飛聽完驚道:董兄,恕我孤陋,飛昇的意思是成神嗎?

董必疏道:神鬼之說,其實我等凡夫俗子也不知真假,但修真界傳言如此。

劉雲飛內心暗道:也許只是塑造一個成神噱頭,西方光明神殿為了控制百姓,也經常弄些神蹟出來。

隨即劉雲飛又發問道:董兄,按理說修真界都是有大神通之人,應該都是閒雲野鶴的性子,並且都自視清高,怎麼會聽從皇命,甘願奉問天宗為道統?

董必疏笑道:柳兄別急,故事還未講完,剛剛給你說過華夏帝國一統前,修真者與各地門閥都有勾連,不然也不會有九江渡那驚天一戰,而我華夏開國帝君攜天子之威征戰四方,救百姓於水火,也得到了很多如道一宗般強大修真門派的輔助。

在一統天下門閥勢力後,徵天大帝深感禍起根源在於修真門派染指塵世,因此便以雷霆之勢清掃各個修真門派,以華夏鐵軍強壓當時修真界,迫使他們退出插手九州之事。

劉雲飛聽得咂舌道:以凡人之軀去硬捍修真界這些神仙?聽起來匪夷所思啊。

董必疏笑道:我華夏徵天大帝有一句名言:九州之內莫非王土,華夏境內鬼神禁列!

劉雲飛聽完腦子一熱,感慨道:徵天帝君,確實不愧稱號,後來了?徵天帝真就以將士血肉之軀打服了東方修真者?

董必疏道:是也不是,雲飛兄,修真界門派之內也不都是有大神通之人,多數弟子雖能使用神通,但也並非人人都能呼風喚雨。

所以如果論死戰,面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估計普通修真者最多也就能以一敵百,而那些具有大神通之人,雖然擊殺普通軍人易如反掌,但畢竟還是人,人就有力竭之時,神通再大,殺千人萬人如砍草芥,但是十萬人、百萬人了?

劉雲飛點頭道:這倒是,一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無止境的進行殺戮。

董必疏接著道:況且這些修真者也有自己的死穴,修真者最重道法傳承,其門下弟子、功法、奇珍異寶這些都在自己山門中,這些大神通者自己要跑,也許軍隊攔不住,但是如果你想死守一方山門,那就不太可能了。

劉雲飛點頭道:是這個道理。

董必疏繼續道:而我華夏帝國麾下如青雲子之流的大神通者也不在少數,其修為能力並不比當時修真門派中的強者低。

要知道在當時,修真界領軍的七門,有三門因為不聽王令,被直接連根拔起。

其中最慘的莫過於曾經的道統“真武門”,他們掌教“真武上君”,自持法力高深,不尊號令,被青雲子率眾追殺十日,最終將其擊殺於南疆之地。

而真武門剩下的170餘人,也以五千華夏戰士精銳埋骨塵埃為代價,被全數絞殺,曾經的天下道統現在僅剩一處遺址了。

劉雲飛聽完冷汗直流,心道:來此地之前也道聽途說了一些故事,原本以為民間傳說不足為信。但這董必疏畢竟是讀書人,對歷史的瞭解和解讀應該較為客觀,自己透過他口中知道的東西可信度較高,不過這樣一來,事實卻比傳說故事更加震撼了。

兩人聊天之間,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山頂,只見山頂有一巨大的人工平臺,此時已經站滿了拜山之人,而在平臺最前方有一處高臺,臺上站立一位白衣少年正望著臺下眾人。

待拜山之人均已陸續上了平臺,少年看看天空便開口道:濟世只問蒼生苦,求道不問天宗路。今日是我問天宗開山門,納賢才之日,各位既然有緣到此,便可參加我問天宗入門三項測試,三項測試均透過者,可拜入我問天宗門下。

在寬闊的平臺上,此少年話音居然人人都入耳清晰,可見修為不同凡響。

少年說完轉身一指身旁平臺邊緣的懸空踏板道:此第一關,名為斷舍離,我修真一途需有捨棄凡塵的決心,各位如果有心求道,當可從這“懸空崖”跳下,以表明捨棄半生,入道修真之志。

此話一出,臺下譁然,這山頂平臺懸崖之下深不見底,這麼跳下去,不是自尋死路。一時間眾人面面相覷,無人敢於踏出一步。

問天宗少年也不催促,只是負手而立盯著眾人,最終平臺上有人吼道:怕個球,我來試試,說完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漢子越眾而出,直接從少年方才所指之處跳了下去。

只聽得慘叫聲響徹山間,隨著漢子叫聲漸漸消失,眾人紛紛露出恐懼之色,一開始還有人抱著僥倖心態,認為這萬丈高崖之下肯定被問天宗高人施了法術,說不定人跳下去就自己飛起來了。但是剛才那人的慘叫聲,讓許多人頭皮發麻,瞬間就有一大半的人表示放棄,轉身離開。

問天宗少年看平臺上已經離開大半的人,便再次開口道:各位如果沒有求道決心,大可自行離去。

這時劉雲飛對身邊的董必疏一抱拳道:董兄,我先走一步。說完,在眾人驚異的眼中,直接閉眼衝向懸崖邊,毫不猶豫的一躍而下。

劉雲飛跳下,卻沒有傳出半點喊叫聲,這讓平臺上眾人面面相覷,有人低聲道:這小子倒也硬氣,跳崖一點聲音沒有。

而急速下墜的劉雲飛此時卻緊閉雙眼,極力控制自己不發出聲音,突然劉雲飛感覺全身下墜之勢猛然被什麼東西給托住,身子居然有種漂浮感,耳旁此時傳來一個聲音道:恭喜過關,請這邊移步,前往下一關的測試。

劉雲飛睜眼一看,自己此時正懸浮於一處突出的懸崖邊,懸崖上站著一個紫衣男子,正含笑看著自己,手指向他身後的一條山間隧道。

劉雲飛點點頭,用力躍上懸崖,站穩後抬頭一看,方才知道,自己剛剛在靈空山第一峰山間的一處平臺,那個少年指引跳下之處正對第二峰,自己跳下之後現在就處於第二峰半山腰的位置。

正在此時頭頂一人大叫著落下,只見紫衣男子右手往上一抬,下落之人便穩穩的飄於半空並向紫衣男子身邊飄來,劉雲飛內心恍然,也不再停留,便轉身走入紫衣男子身後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