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文聖樓”三個字呢?
文字不提,倒也普通,周國雖重武,但也傳國近千年,文化產業有得到大力發展,六藝中的“書”不是隻代表書法,還代表書籍,文書,傳書等等。
朝堂還設定了翰林院,掌管表疏批答,應和文章,修書篆史,起草詔書等等,裡面設院首一名,大學士兩名,形同六部,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部,卻又不僅僅是秘書部,如果朝廷設七部的話,這應該會命名為“文部”。
院首和大學士可是朝中重臣,也是朝中文臣,而且六部高官幾乎出自翰林院,除了兵部,其他五部尚書和左右士郎幾乎都在翰林院任過職,相當於是先做老闆的秘書,然後再外放任職一樣。
所以文臣很多,文事很重要,如果武事主攻主防,那麼文事主治主謀。
所以周國再怎麼重武,文事發展至今地位已經根深蒂固,不可動搖。
當然,不是說一直以來不重視文事,也不是打壓文事,就像手心手背一樣,都重要都重視,只是目光可能偏向手心多一點。
所以“文”字普通也不普通,尤其後面再加上個“聖”字,這個字不是誰都有膽量加的。
就算“劍聖”安爭也是因為是五竟第一的名頭別人給的尊稱。
就算皇帝登基改年號為“武聖”也是因為皇帝尚武,並且武道境界不俗,再加上是大周皇帝,“武聖”二字無人異議。
所以敢書“文聖”二字,不可謂膽子不大,竟成也做好了被口誅筆伐的心理準備,畢竟這就是他要的流量,在他看來流量就是錢啊!
再說“樓”字,也離大譜。
雖然兩層以上的房屋都可以稱樓,但是一般房屋建築高大者才稱樓。
就像酒樓跟客棧,經營的業務一樣,但是一個只能叫客棧而另一個叫酒樓,就是大小的區別。
就算東七巷的某花樓人家也是三層樓房且面積特大,不然可能就不叫花樓而叫“花弄”或者“花間”了。
尤其是“樓”字前還有“文聖”二字,加在一起就掛在一普通商鋪門牌上,還是一層商鋪,二樓還未必開放的那種,怎麼看都是兒戲的感覺。
如果這三個字掛在一高大塔樓上,肯定氣派輝煌,引人讚歎。
掛在一商鋪上除了引來大量的嘲諷和謾罵外,可能最多的是不屑一顧。
但是如果再加上他的詩和對聯,可能效果就不一樣了。
說到對聯,這個世界居然已經有了,不過不叫對聯,而叫桃符,主要是起驅邪聚運的心裡作用,竟成見過人家貼的很多,但是大多不怎麼講究平仄押韻,講究的都是一些權貴世家,他們家裡有文化人,覺得那樣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也美一些,慢慢就偶然的形成了他們未定義的平仄押韻。
詩應該也是有的,只是還和普通文章一起叫文章,或者叫歌謠,沒有單獨拿出來命名。
五天後,鋪子簡裝完畢,其實就是修修補補,稍微裝飾一番,把不要的扔掉,一樓到倉庫和後院以及樓梯之間做了一堵木牆,牆上開了道門,倉庫以後就當餐廳使用了,其他添了點必須品就完事,怎麼簡單怎麼省錢怎麼來。
四周空曠,一覽無餘,中間擺了兩張書桌,書桌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齊全。
四周再掛上詩詞作品,書法作品,妥妥的詩書展的既視感。
嗯,可以,竟成暗自點頭,可惜自己不會畫畫,不然畫上幾幅掛上也無不可,雖說可以買幾幅,但是沒多少錢了啊,便宜的也不配掛這兒。
當然,不是便宜的沒好畫,只是他覺得他短時間內沒那運氣遇到。
自己接下來要工作了,書法作品就寫對聯和詩吧,楷書,行書,草書,包括瘦金體都來幾幅。
這個世界篆書,楷書,行書,草書都有出現,那些文臣高官,包括皇室貴族,都酷愛書法,除了篆書和楷書形成體系並定義外,行書和草書目前沒有標準體系和定義,但已有很多作品出現。
比如大學士孟白的幾幅可稱為草書的作品就被圈內人稱作飛白體。
禮部尚書顧千的可稱為行書的幾幅作品也被圈內人稱作千尋體。
連長公主姬夏的楷書作品也被稱為簪花小楷,也稱簪花體。
如果大量的人學習臨摹就會形成一種體系,尤其是後世後來之人。
其實竟成的書法造詣並不是很高,只是由於喜歡,前世都有練過。
要給書法分境界的話,分為:基礎,入門,小成,大成和大師。
竟成幾門書法最多隻到小成境界,離大成還差些距離,但此世已經夠裝了。
因為稀少,所以名貴。
作為開創,當然會站在頂端。
蘇木已經領完工錢收拾東西離開,門牌“文聖樓”已經掛上,一塊掛在西面,一塊掛在南面,還加了兩幅對聯。
西門:九萬里風斯在下,八千年木自為春。
南門:幾枝疏影千秋色,一縷東風萬戶春。
正處開春時節,倒也合適。
只是西門處的對聯會不會被認為自大狂妄了些?不過想著再大也大不過“文聖”二字,便沒有換。
這邊人本來就少,就算看到“文聖樓”三個字也還不會有波瀾。
屋裡的展覽作品嘛,就得自己寫自己掛了。
一直忙到天黑才基本完成,月兒做好的飯菜都涼了,害得這丫頭重新熱了一遍。
會展,收多少門票費呢?
本來以為會做物質產品的,所以選了這個位置,準備東西市場一網打盡。
不料計劃不如變化,做了文化產業,而且還是高階產業。
既然走的高階路線,價格不能低了,只是客源在內城,怎麼宣傳呢?
酒樓,曲藝館,花樓,出錢找個說書的,連續說上三天。
可行,七虎幫啥人都有,說書人容易找,內城也有七虎幫的酒樓,倒是好辦,其他的地方不花點錢人家可能不讓搞。
兜裡的錢確實沒多少了!
要不,在那些地方門口當街說書,不算違法吧,一個地方只說一會兒,說完就散,影響不大。
再配合點傳單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