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57 章 端午宮宴

他感覺大哥與七哥說的話不是表面簡單的那樣意思,不盡量不要參與。之所以一起進殿,不過是才在殿外被大哥要求跟著一起罷了。

沒多久,殿中人人紛紛噤聲,原來是乾元帝過來。

皇帝端坐在高位,目光慈祥而威嚴。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珠簾冠冕,盡顯威嚴之勢。

眾人行禮完後,乾元帝威嚴肅目看向殿中人開口:“今日乃端午佳節,朕在此與諸位臣工共度佳節。昔年屈子赤膽忠心,為國憂愁,此乃朝廷所希望之事,朕希望列為臣宮都有一份屈子之心,為朝廷、為百姓不懈努力。”

“臣等願為大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面露喜色:“哈哈哈,眾卿免禮平身,眾臣之心,朕已知曉。今夜宴會,當以慶賀為主!”

眾人:“謝陛下。”

眾人都落座好後,乾元帝便道:“來人,宴席開始,傳歌舞。”

一個個婀娜多姿的舞姬走進殿中。

歡聲笑語,歌舞昇平,品嚐美食,飲酒作樂,儼然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樣瀰漫著整個宮殿。

席間也有人向白承意敬酒,多是賀他歸來。

白承意也一併回應,只是酒只是稍抿一些。

宴席進行了半個多時辰後,天已全黑下來,殿中點起了燭火燈籠,很是明亮。

有宮人端上不少東西。

白承意看了一眼,是些衣帽、扇子、腰帶等物,扇子上面還都是御筆題的字。那些東西是待會乾元帝用來娛樂賞賜給大臣們的。二文臣一般都會做詩,武將射粽。

射粽是把粽子放在盤子裡,用特製的小弓箭射擊,誰射中就可以吃掉射中粽子。

大家也不是貪吃那粽子,一來寓意好,二來也是與君同樂憑能力獲得更有成就感。

這可是很多人都喜歡的環節,能得到皇帝的誇讚,賞賜的東西自然也是好的。

瑞王當即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道:“父皇,端午佳節,群臣同樂,兒臣願作詩一首以為紀念。”

這是瑞王要先開啟頭。

乾元帝當即道:“好。”

白承煦當即站起,環視一週後來道:“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1

做完後瑞王看向臺上的皇帝。

“好好好,瑞王做的不錯。”乾元帝誇讚道。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是好詩句,特別是寓意很好。 ”

“謝父皇誇讚!”

其他幾位皇子聽完這之後,也是心中暗恨。

都知道今日會作詩,他們也都有準備,但沒有人準備拍父皇馬屁的詩。

以往端王在的時候,他雖然比較尚武,但對於討乾元帝歡心也是很有一套。

如今端王不在朝,這都成了瑞王一個人的風頭。

白承意也覺得後四句的意思不錯,百姓安居樂業,朝臣共報國家繁榮昌盛,這種忠貞將始終如一,如此美名將會流傳後世。

這是每個想當明君的皇帝都喜歡的畫面,有哪個皇帝不愛聽呢?

眾臣也跟紛紛讚歎瑞王詩做的好,文采斐然,果然是皇帝的兒子。

一番話使得乾元帝更是龍心大悅,當即開口:“賞瑞王黑玳瑁象牙腰帶一條,輕羅沙衣一套。”

玳瑁珍貴,又有驅邪避兇的作用,而賜給自已的這根自已是知道的,是福州刺史去年上貢的。玳瑁與象牙本就是難得的好物,玳瑁是從海里打撈所得,象牙更是從大象身上取下來的。

瑞王也聽到眾臣對他的誇讚,心中激動,但面上保持不驕不躁,溫和有禮,沒有一絲志得意滿,他本就提前做了好幾首,等到宴會看哪首合適時就背出來。

這幾個月皇帝對他態度冷淡不少,他知道是什麼原因,就像端午好好哄皇帝開心一些。

他隨即又向皇帝行禮謝恩:“謝父皇賞賜!兒臣喜不自勝。”

乾元帝看瑞王這樣,心下更是滿意,這半年來對他的冷落也消了下去。

寧郡王白城澤看著皇帝看瑞王的眼神,心中很是不痛快。想起自已母妃被降位份,自已被降爵,心中很是冤屈。

他站起身道:“父皇,兒臣也有詩一首,想起父皇指點。”

乾元帝心情不錯得看向白承澤方向。

“好,那就讓朕聽聽吧!”

白承澤得到准許,便開口吟誦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

寧郡王吟誦完,大殿中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乾元帝也變了臉色,這是借古諷今,訴說自已的委屈了?他盯著殿中的白承澤,想到逝去的太子,眼眸中全是冰冷的神色。

在場的很多大臣都知道寧郡王與安貴嬪被降爵與降位份之事,結合當初被信國公府被抄家的原因,大家也都只是以為是因為文昭太子墜馬一事乃安貴嬪與寧郡王也參與其中。

如今寧郡王這詩,難道是想說當初之事並不與其母子有關?

無人敢這時出聲,白承澤此時就站在殿中一動不動。

白承意也看向白承澤,他沒想到白承澤敢當眾做這樣的詩,這其中難道真有誤會不成,自已查到的訊息不準確?還是因為時間過去久了,他真以為皇帝當初降他的爵是冤了他,並沒有查到真正原因?或是他要故意惹怒皇帝?

“吭”的一聲,乾元帝桌上茶杯突然滾落到地上。

“哎呀,老奴該死,請陛下恕罪。”李進忠忙跪地收拾並請罪道。

等了一會,乾元帝才開口:“寧郡王殿前失儀,撤去手中職務,罰俸半年,府內禁足三月。”

白承澤行禮謝恩道:“兒臣謝父皇。”

白承意不明白皇帝的想法,不過這樣的懲罰是不打算深究了。

朝臣也知道如今這個節日,不能再惹怒乾元帝,就不再要求皇帝嚴懲。

殿中因為白承澤這一事,氣氛無法再恢復如前。

乾元帝給一些大臣們分別賞賜東西后,就離開了宴會。

㊟1:唐 李隆基《端午》

㊟2:唐 文 秀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