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覺室後山
一塊凸出的大石頭上,一名男子迎風站在上面,月光灑落到他身上,一雙濃黑的劍眉、明亮的的黑眸、高挺精緻的鼻、花瓣般的嘴唇、稜角分明的輪廓,修長高大的身材、白色衣衫與半扎不束的墨髮,隨風飄搖,神情冷傲孤清卻又盛氣逼人,宛若黑夜中的神明,只覺獨立於這天地間。
寒風掠過他身後的樹梢,引得無數葉子沙沙作響。這時一個黑影閃過,坐落在男子身後一側。
黑色身影開口:“主子。”
“何事?”白承意低沉的嗓音響起。
“太后薨逝,今日早朝商議主持太后喪事事宜之時,禮部尚書周大人於殿上向陛下進諫,接主子回宮服喪,陛下已經同意。”
話說這禮部尚書為何突然想起白承意,白承意認為是上個月禮部尚書的夫人帶著兒媳和孫子來寺裡上香。那孫子才六七歲,正是愛玩的年紀,就偷偷躲開丫鬟小廝爬到樹上,最後差點摔下來。白承意帶著小啟子就剛好經過,就把人給接住了。
禮部尚書夫人十分感謝!最後問白承意是誰家的。白承意真不習慣和人打交道,太累了,只說是在寺裡為家中老人祈福,並未告知身份,就匆匆走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怎麼猜出來的。
“影火來訊息,燭影樓已經收編完成,影水傷勢也已痊癒。另外任遠伯在打異鄉酒的主意。”說完影土不再出聲。
“仁遠伯乃是軒王舅舅,影火說先請示主子。”
“讓影火不必做什麼,如今太后剛好過逝,這段時間他們會消停。讓燭影樓好好查查仁遠伯。”
白承意現在有一部分暗地裡的產業是不放在永信商行名下。是被某些人給看輕了。這次看來五皇子軒王也不是安分的主,唉,真恐怖,怎麼才能保命,有錢又有權的保命啊!
男子抬抬手,黑影再一次消失,彷彿剛剛不曾出現過。
白承意唇角微勾,年初自己已滿十五,如今已是深秋,按祖制皇子到這年紀就可以出宮開府。但皇帝選擇忘了他這個兒子,總不能一直呆在寺廟裡,萬一老皇帝哪天去了,新皇再來一個為新朝祈福,那自己豈不是一輩子想光明正大的出去看看的機會都沒有?
————
“殿下,宮裡的人到了”跟隨小啟子進來了兩個太監,後面一個還拿著一個托盤,上面是白色衣服,想來就是喪服,馬上要換的。
“奴才見過七殿下”兩人同時行禮。
“兩位公公免禮,不知這位公公是?”白承意對著為首的太監問道。
為首太監恭敬答:“回殿下,奴才是御前當差的,殿下叫奴才萬福就好。”能到御前當差的都是人精,沒事的時候是不會去得罪一個出身比自己高的人,就算那人目前沒有什麼成就。
白承意故作疑惑道:“萬公公免禮,不知公公過來所為何事?”
“回殿下,太后娘娘薨逝,陛下下旨傳詔七殿下即刻回宮參加喪儀守孝。”
聽完這話我趕緊裝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眼裡冒出淚花開始灑落,然後開始聽萬公公唸完旨意。我覺得我應該表現得很傷心,隨後聲音哽咽道:“皇祖母,皇祖母,您怎麼就走了呢?孫兒~孫兒還沒能見上您一面呢?孫兒不孝……嗚嗚嗚……您怎麼不等等孫兒啊……孫兒這就回去給您守孝,嗚嗚嗚……”
萬福看著這一幕,只好開口道:“殿下您節哀!您當前應注意身體,莫耽誤了陛下旨意。”
“是~是。”我這才反應過來吩咐小啟子收拾東西。然後調整一下心情,悲傷的說:“萬公公稍等,本殿還要去跟主持方丈辭行。”
這時一個和尚進來,行個佛禮:
“白施主,監寺師叔遣小僧與您帶話,主持前幾日雲遊去,師叔他們也進宮為太后誦經超度了。您這邊就不必前去辭行了。”
白承意:“好!多謝這位師父。”
換好孝服出了院門,原來守著這院子的十個兵士和張義忠趙成彥已經排好了隊在等著,下了山,接送的隊伍就站在路旁。我走近馬車,回頭望向皇覺寺,來時的記憶已經模糊,有的只有七年寺裡的時光。踏上由四匹馬拉的車子,比來時寬敞豪華許多,坐穩後,就吩咐小啟子可以啟程了,馬車緩緩行動起來,我開始閉目養神,車外的一切不再與我有關,有的只是前路和未知。
直至好久,馬車停下,外面傳來一陣說話聲, 我睜開眼睛:“小啟子,外面怎麼啦?”
小啟子道:“殿下,沒事,要進城了。”
馬車又開始動起來,我嗯了一聲。進了城,我小心開窗,悄悄得瞄著外面,道路兩旁的商戶都掛上了白稠。
大約兩刻鐘後馬車再次停下,小啟子的掀開車簾:
“主子,宮門到了。”
我走下馬車,高大的宮門巍然聳立在面前,厚實的城牆連線兩邊向外延伸,使人不自覺得感到壓迫,又不由心生敬畏,這就是這個世界主宰者住的地方。隨著萬福從側門進去,有個小太監已經在等候,見到我們,他先行禮,然後又跟萬福說了什麼。萬福轉過身來,躬身道:
“七皇子,皇上現在在勤政殿,您請隨奴才來”我頷首跟上。
大約兩刻鐘後來到勤政殿外。等著人通傳一下。然後走進去,我悄悄抬眼望了一下,只見一身縞素的皇帝坐在御案後,又連忙垂眼伏地跪拜:“兒臣白承意,拜見父皇,父皇萬安。”
皇帝瞧著這個從剛才走進來到現在有點侷促的少年,垂首伏地。最後聲音平靜開口道:“起來吧!這些年辛苦你了。”
白承意聲音有點哽咽道:“回父皇,兒臣不辛苦,能替父皇為皇祖母祈福,是兒臣的福分,就是時常念及皇祖母與父皇,怪兒臣沒福氣伺候在父皇與皇祖母身側,兒臣深感慚愧。”這個表演應該沒有問題吧。
皇帝看了剛才還侷促現在說話又有些微咽的人,聽著他說的話,突然感覺這孩子好像有點可憐啊,最後聲音有些軟和道:“這些年你為太后祈福盡心盡力,孝心有佳,如今即已長大回來,往後也無需再去。以後就搬回寒熙殿吧!”
“兒臣謝父皇眷顧,兒臣這些年潛心為皇祖母祈福,如今皇祖母仙逝,兒臣倍感心痛,定會日日抄寫經文為皇祖母祈福超度。”
“嗯!去給你皇祖母上香吧!”
“是,父皇保重龍體,兒臣告退。”說完乖順退後轉身離去。
太后靈堂前,跪著幾十個人,見到有人過來,也沒人反應,依然在哭泣。我面露傷心得走到靈柩前跪下,開始聲淚俱下:“皇祖母,孫兒白承意歸來,沒能見著皇祖母是孫兒沒福氣,皇祖母~嗚嗚嗚,孫兒不孝,嗚嗚嗚……皇祖母您定是位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祖母,孫兒沒能陪在您膝下承歡是孫兒無福,如今孫兒歸來,皇祖母卻已魂歸瓊瑤,嗚嗚嗚……皇祖母,孫兒會日日給您誦經,嗚嗚嗚嗚……皇祖母,皇祖母……”聽說哭孝是要念人的好的,
後邊的幾人懵了,大家心理甚至想:一個男子怎麼也能這麼哭,還能把這些話說出來。旁邊太子看不下去了,只好提醒道:“七皇弟,你注意身體,皇祖母在天之靈聽到你這般說,定會知道你一片孝心的。”心裡卻想,知道什麼知道,你是誰怕皇祖母早忘了。
我含淚扭頭看,額,原來是太子殿下!還得裝。
我羞愧得道:“太子哥哥,是我失態了,我實在是想皇祖母,這才……是我沒有福氣。”說完我又低下頭繼續哭。
太子心道:你還是別想了,面上卻說:“沒事,先上香吧!”。
我只好起身上香,完後,就走到幾位皇子後邊跪下。
如此每日來回反覆,守孝哭靈滿七日後,開始分批交替守靈,再等各地藩王回京弔唁,加上禮制上的原因,到太后靈柩下葬完成,已是三個月後,而年關也將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