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榮妃——好孕光環5

經過此事,邕王等人表面上算是安穩了些,只是暗地裡小動作不斷。

榮貴妃照看著兩個孩子,準備再來一胎,都是身具大功德之人的轉世,以後定會有大出息。

她的皇兒登基之後,也需要幫手治理國家,完成一系列改革發展。

沒過多久,榮貴妃又懷孕的訊息又傳出來了,後宮那些妃嬪紛紛開始加入爭寵的行列。

榮貴妃能夠一連兩胎,那她們努努力說不定也可以,有些人則是開始打聽榮貴妃有沒有生子秘藥。

曹皇后也動心了,她動心是想收養榮貴妃的兒子。

若是有一個兒子被她收養,那孩子就是半個嫡子的身份,到時候在選太子上也能佔得優勢。

屆時她成為太后也能更加穩固,甚至能借著年幼的皇帝的手執掌朝政大權。

一想到這裡,曹皇后眼中的野心更甚了,與其做一個擺設太后,她更想掌握更多的權力。

“準備一些上好的補品藥材送去榮貴妃那裡,本宮要親自去看望榮貴妃。”

榮貴妃聽到皇后來了,“皇后這是坐不住了,快去備些茶點。”

榮貴妃用腳指頭想想都知道無非是衝著她的兩個孩子和她肚子裡的孩子來的。

“臣妾給皇后娘娘請安,不知道皇后娘娘來所為何事,若是有事可以派個宮女來告訴臣妾一聲,怎麼可勞煩皇后娘娘來這裡。”

皇后臉上的笑容不變,心中有些懊惱,自已這次衝動了,腦門一熱就跑過來了。

榮貴妃能從一個平民之女鬥過後宮一眾妃嬪成了貴妃,心思手段自然不是太差。

“榮貴妃不必多禮,本宮聽聞你又懷孕了,特意來看望你。”

皇后那點心思榮貴妃清楚的很,只可惜皇帝也不會讓曹皇后收養一個年幼的皇子。

曹家比榮家更有野心,若是陛下早早去了,保不準曹家藉助幼帝執掌朝政。

皇后看著穩婆懷中的小皇子,白白嫩嫩的,瞧著是可愛極了。

“這孩子是皇上唯一的皇子,身份尊貴,榮貴妃可要用心照料,只是榮貴妃如今懷有身孕,這小皇子可否能照料的好。”

榮貴妃:“不勞皇后娘娘費心,這麼多奶孃宮女,兩個孩子都照料不好,那還不如提前出宮養老。

況且孩子還小,離開了母親的身邊難免早遭到什麼人的算計,皇后娘娘您說是不是。”

榮貴妃沒有兒子的時候都不怕皇后,更何況她現在還有孩子在手。

皇后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心中有氣但是不能當場發作,榮貴妃位分太高,但凡要是低階妃嬪,將孩子抱過來也是她一句話的事情。

“那本宮希望榮貴妃能笑到最後。”

皇后留下東西轉身就離開,榮貴妃也不是紙老虎,將皇后想要抱養皇子的事情捅了出去。

皇帝第一反應就是不同意,“皇后這是想做什麼!曹家也是狼子野心,朕的兒子成為了他們手中的籌碼!”

皇帝當即就去了皇后的宮中訓斥了皇后一番,曹家也被皇帝當朝給責罵了。

皇帝最討厭的就是他還活著,就有人打著他屁股底下的皇位。

“皇后,你若是老老實實的你還是這個皇后,這朝堂是姓趙而不是姓曹!”

若是皇后養了皇子,等他百年後,他的江山恐怕都要姓曹了。

皇后見皇上甩袖離開,臉上出現了疲態,心中也是無力。

“本宮這個皇后做的有什麼意思,如今榮貴妃膝下有子,那些個妃嬪不都去巴結榮貴妃!”

無論皇后如何抱怨,她都清楚皇上不會讓她抱養皇子,不會讓曹家坐上外戚,皇后也知道她與榮貴妃之間的表面和平也鬧掰了。

榮貴妃這一胎又被診斷出是雙胎的時候,眾人已經麻木了。

這一次榮貴妃直接一胎生下了兩個健康的小皇子,不少人眼睛都紅了,榮貴妃年輕的時候也不見有孕信,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兩個兩個的生。

不少人都明裡暗裡跟榮貴妃打聽生子的事情,都被榮貴妃不痛不癢的揭過了。

“本宮哪有什麼生子的秘方,要是有早就用了,何必等到現在,可能是緣分到了,孩子就來了。”

如今榮貴妃三個皇子一個公主傍身,便是皇后也在暫避其鋒芒。

大兒子三歲的時候,被皇上接到身邊親自教養,請了大儒為其啟蒙,也許是大功德之人的轉世,小小年紀便已經聰慧異常。

榮貴妃目光不自覺的看著院子裡兩個兒子,一個拿著木刀砍著木樁子,一個擺弄著院子裡的花花草草。

“娘,你看這個賬是不是算錯了。”

女兒拿著賬本指著賬本上的數字,榮貴妃拿過來一看果然是算錯了。

此時她終於明白,什麼叫做大功德之人的轉世,這天賦看的讓人自慚形穢,這四個孩子在各個領域上都是天賦異稟。

榮貴妃算是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躺贏。

皇帝看著四歲的兒子將一本策論背誦如流,甚至還能說出自已的見解的時候,心中終於下定了決心。

“朕要立太子,為皇兒選拔優秀大儒教導你知識,給你準備一些可用之人。”

皇帝也知道自已的身體不行了,這幾年他也寵幸過其他妃嬪,可無一人有孕信。

到了這個年紀,他必須得為未來的繼承人做好準備,一想到邕王和兗王,他無論如何都要再撐上幾年。

皇帝立太子的訊息,朝中半數人同意,邕王和兗王一派的人則是反對。

“皇上,皇子尚且年幼,此時立太子是否太過於匆促。”

邕王站出來,第一個反對此事。

皇帝揮揮手,“此事我已經寫下了聖旨,就按照朕的旨意來辦,讓禮部準備一下太子加冕的事宜。

國不可一日無君,立下儲君是國之根本,難道眾卿有更好的太子人選不妨說出來。”

邕王咬咬牙退下,皇上這是防備著他們,其餘眾朝臣對視不再吭聲。

皇帝三個兒子都出自榮貴妃,立誰為太子都是一樣的,反正也不會立他們的兒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