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一行十幾人,外加一掛騾車一輛驢車,出了城門之後,沿著土路晃晃悠悠的緩慢行進。
城門口一個衣衫破爛的乞丐,看了一眼遠去的人群,暗自搖頭可惜,心道:又失去了一次賺錢的機會,那八當家的也不知道咋回事,為何一連自己去了幾回都沒見人影呢,難道是上回打劫的錢還沒花完?
他哪裡知道,那八當家的一眾十來人,早就下了地府見了閻王老爺了,如若不然,那草棚裡的罈罈罐罐,他早就偷走了,正是因為不知道那夥兒山匪何時回來,他才心中有所顧忌沒敢出手,萬一八當家的回來了,再找他的麻煩,豈不是要虧死了嗎?
路上。
一個個族人們說說笑笑的,倒也不覺得多累,反正各自的揹簍都放在了車上,眾人只是跟在車後走著,何況走累的人還能輪流坐會兒車、歇歇腳。
只不過如此一來,這行進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不少,好在來的時候速度快,節約了時間,要不然,就這樣的速度,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回去呢。
與一般村民不同的是,一個個青壯們都瞪大了眼睛,仔細觀察著路邊的山林,希望能夠發現或是遇到山匪打劫,尤其是上回得到了獎賞的幾人,各個都在摩拳擦掌。
只是,註定要叫他們失望了,直到遠遠的就能看到周家村的影子了,他們都沒能發現或是遇到一個山匪,別說攔路打劫的山匪了,就連過路的山匪也沒遇到一個。
轉眼間,一行十幾人就回了村子,周不凡在村口將給各家捎帶的東西給了各家人,這才回了自己家。
吃過晚飯之後,周不凡照例出來遛彎兒,同時他又宣佈了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他要修建一處工棚,地點就在他家院子一側的空地上,有想要幫著幹活兒的明天一早可以帶著傢什過去,等過幾天的工棚建好之後,還要在村裡招聘一批做活兒的婦人織布防線……
今後村民的薪資不僅僅有錢有糧,還多了布匹這個選項,更為關鍵的是:所有進紡織作坊的女工,都還能學習漁網的編織技術,因為作坊裡除了織布防線之外,也還會織網。
此訊息一出,整個村子的婦人們都炸了鍋,一個個再三詢問:是不是真的可以學到漁網的編織技術,她們學會後能不能在自家織網云云。
誰叫她們一個個早就眼饞那漁網許久了呢,別說這些婦人了,就是一些男人開始都被驚到了,別看小小一張漁網,這可是個寶貝呢,不指望能靠它打多少魚賺多少錢,至少自家吃魚是沒啥問題了。
在得到周不凡一一肯定之後,眾人都樂的心裡笑開了花,一個個婦人恨不得明天就能將周不凡需要的工棚給建好。
結果就是,第二日一早,周不凡還沒起床呢,就被幾個老嫂子給揪了出來。看著前來幫忙的人群,周不凡就一愣,心說:好傢伙,一下來了這麼多人呢,知道的是你們來幫忙幹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聚眾滋事呢。
“哎呦來,小凡兄弟啊,你快些來給大傢伙指指,咱們大家夥兒也好早點幹活不是嗎?”
“是啊,小凡兄弟,咱們來都來了,你先說說在哪建工棚,建多大,你給咱們劃個地兒的再回來睡也不遲啊!”
“就是,就是,咱們都知道你累,早上起不來正常,嘿嘿……”
看著院子裡鬧哄哄的人群,周不凡很是無奈,這群老嫂子啊,那嘴巴是個頂個的厲害啊,一個比一個能說。
周不凡匆匆洗了一把臉,就跟著人群出了院子,直奔院子一側的空地。
“吶,從這開始,一直到這,這邊建工棚,那邊建個倉房,另外在搭個灶房,以後萬一加班啥的也好能吃口熱飯喝點開水……”周不凡接過一人手裡的鋤頭,在地上劃拉著說道。
“喲,建這麼大一個作坊呢?”
“是啊,這地方可真不小呢,比俺家院子都大呢!”
“呀,這麼大,小凡兄弟啊,你這打算要招收多少人啊,外村的行嗎,嫂子孃家妹妹可是織的一手好布呢……”
“狗蛋家的啊,你想啥呢,咱們村這麼多人還用的著僱外村的嗎?除非你那孃家妹子能嫁到咱們村來。”
“就是,咱們村這麼多女人呢,哪輪得著外村人啊,這作坊別看著不小,可真放不下多少人呢,有你乾的就知足吧還想著你孃家人!”
“凡叔,你說說,外出人能幹這活兒嗎?”
一群婦人們一邊清理著場地,一邊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男人們則去砍伐樹木,準備建材去了。
周不凡被一群婦人問的頭大,想了一會兒這才回答:“這活兒啊,我是這麼想的,開始先從咱們村子裡招人,當然了,你們哪家若是有實在親戚想來幹也成,但是這外村人來了她們住哪呢?總不能每天來回跑著往返吧,那得多累人啊,再一個就是路上也不安全,除非叫她們住在你們家,要不然就別往這裡跑了……”
“對對對,凡叔這話說的在理,還有更為要緊的一點你們可別忘了,若是單純只是來織布防線倒也無所謂,你們可別忘了咱們還得學織網呢,難道你們想叫外人學了這麼手藝去?這可是個能傳家的手藝啊!”
“哦,對對,我的天吶,我居然沒想到這點,這織網可是個好手藝啊,今後各家靠著這個手藝就再也不愁沒魚吃了啊。”
“所以說嗎,外人想來,沒門兒!除非嫁到咱們村子來。”
一群婦人嘰嘰喳喳的又說道了起來,經過這麼一說,誰也不敢再想著自家親戚了,哪怕是孃家人也不行,畢竟織漁網在她們看來可是一個能傳家的手藝,今後有了這手藝,自家兒孫就再也不用為了吃魚蝦而發愁了,這麼一個能傳家的手藝又怎能輕易的叫外人學了去呢。
周不凡見暫時沒有自己的事情了,就跟著王小丫回了自家院子,這一大早的他還沒吃早飯呢,一切為了表哥著想的王小丫怎能不急?
一轉眼幾天時間過去了,又到了城裡趕大集的時間,可是家裡的工棚還沒有完全建好,雖然人多,族人們也都在積極的幫忙幹活兒,但是地方就這麼大,全村都來了也白搭,因為壓根就用不了那麼多人。
周不凡趁著這個空檔又去了一趟城裡,將上次集市定做的零部件全部取了回來,然後就在家裡叮叮噹噹的組裝改造起來。
期間他時不時的去作坊那邊瞅瞅,一來是去村子西頭的造紙作坊,二來是去院外的紡織作坊,好在造紙作坊已經步入了正軌,他時不時的過去露個面做下技術指導,等到這邊的紡織作坊弄好,他就可以交給趙氏姐妹打理了。
有人說了,人家都懷孕了你還叫人幹活兒,是不是太沒有良心了啊?在這個年代別說是才懷孕的婦人,就是挺著大肚子眼看著就要生了,不還是要照樣下地去幹活兒嗎?
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很多孕婦不也還在單位挺著肚子上班?不也是在家忙家務嗎?
當然了,這是大多數普通民眾的生活,那些有錢人家的媳婦兒除外。
簡短簡說一句話,等周不凡將所有紡織車組裝完畢的時候,周家村紡織作坊就正式運轉了起來。
同時又一個訊息在附近村子流傳開來:周家村長期大量收購麻線生麻!一時間周圍村子又沸騰了,很多人家甚至都將那些荒廢的山地開墾了出來,留著日後種些葛麻之類,也好給家裡多個進項。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在想方設法的打聽周家村的小夥子們,這樣富裕的村子,哪家不想將閨女嫁過去呢,且不說閨女能吃飽穿暖,就是連帶著自家也能沾點光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