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軍這邊勝利的訊息傳道京城的時候,馬滅虜和太子這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首先是以徐國公為首的南京各部的官員很排斥他們的到來,甚至去調研的時候,還推三阻四。
徐國公儘管表現的很殷勤,但是掩飾不住他犯下的種種錯誤。
馬滅虜對這種制度非常的不滿意,為什麼要搞兩套班子?造成財務浪費,脫離中央管制。
他們兩個商量以後,首先帶兵控制了南京的軍營,所有反抗的全部被剿滅,一夜之間就清洗了兩萬多人。
負責南京防務的徐國公全家被圈禁,調查完軍營的舞弊,以及徐國公這些年的不作為,立即上書崇禎皇帝,要求重判。
徐國公如果不殺了他,也要把他們全家流放到漠西蒙古,所有的家產、商鋪全部查抄。
南直隸,所有的官員人人自危,有幾個老傢伙還義正言辭的訓斥馬滅虜和太子,惱羞成怒的太子立即進行了清洗,有暗衛的調查報告,一查一個準。
南直隸的官員被革職查辦、殺頭抄家的有一半人,另外一半比較正直一點的也全部遷徙到京城,準備支援西疆和北疆,取消南直隸的六個部門,三個月的時間才把南直隸給理順。
徐國公念其祖上有功,遷徙到漠北居住,一共一千多口人全部都被押送前往漠北。
南直隸這些犯官和家人也全部遷徙到漠西居住,整個江南人人自危,崇禎派史可法任南直隸的巡撫,命令太子和馬滅虜返回京城。
太子和馬滅虜雖然沒有完全盡全功,但是給所有的貪官汙吏敲響了警鐘。
馬滅虜和太子與史可法深談之後,給他留了四千軍隊,然後他們才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之後,兩個人被崇禎罵的狗血噴頭,說他們太過於急躁,不應該這麼任性妄為,並且說如果江南的官員反叛,怎麼辦?
太子說:“我準備帶領五萬大軍開始每個省清查土地,清除貪汙官員,不管是誰?一律斬殺,大明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要拿出一個條款,一個制度,如果不然會受到更大的拖累。
這些人每個都富的流油,徐國公查操的銀子就不止千萬兩。
其他人最低的也是百萬,可想而知,這幫人從來沒有以國家為重國。”
崇禎不同意,讓兩個人回府反思,此刻,史可法剛柔並濟,慢慢的把江南給穩定住了。
皇后看見皇上,這麼憂心忡忡,勸解道:“這個江山早晚要交給太子,雖然他們做的有點激進,但是這些所謂的東林黨人,哪一個是清官?哪一個沒有貪汙、沒有搜刮民脂民膏?”
崇禎說道:“這麼激進不行,會造成全國的動亂,而且很可能會有造反。”
皇后說:“鎮南王不是已經打勝仗了嗎?讓他帶領五萬人馬回到京城,主持各地的清查行動,讓太子和馬滅虜輔助。
我們可以不太著急,先從京師一步一步的向南清查,三年能結束不就行了嗎?
有幾萬大軍跟著任何一個人都不會亂,有這些百戰軍隊,我相信攻打他們還是沒問題的。
不改革肯定不行,太快了也不行,現在遼東不用改革,漠北不用,漠西、包括西域都不用改革。
從京師,山西,陝西,甘肅,河北,河南,山東這些長江以北的地方,先進行清查。
把這些穩固了,土地清查了,官員體制改革了,那麼我們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再等江南全部清查完,整個大明就可以安定下來。實現中興還是沒有問題的。”
崇禎說:“就怕那些勳貴不同意。”
皇后說:“命令部隊接手五城兵馬司,命人管控錦衣衛和禁軍,把南北大營也接管了,京城內所有的官員都不準亂動。
我就不相信他們敢公開的造反。”
崇禎沮喪的說:“我在十幾年這麼拼命,竟然沒有培養出一個清官出來。”
皇后說:“不要太介意,把擅長的事情交給擅長的人去做,你只管人也行。”
崇禎說道:“好吧,下旨讓鎮南王帶兵回來。”
京城內的勳貴和文官人人人自危,勳貴們開始串聯,本來想搞事情。
但是看到皇帝把太子和馬滅虜禁足,於是他們就放心了,因為他們知道皇帝並不想讓國內產生動亂。
但是他們沒想到,一個月後,馬萬軍的部隊直接開進了京城,控制住了五城兵馬司、禁軍和錦衣衛,包圍各個勳貴和大臣的府邸,宣佈京城進行軍管制。
而南北兩個大營被太子和馬滅虜帶領著兩萬遼東軍也進行了交接,馬滅虜在南大營開始查賬,查處所有不合格的人,包括不合格的兵,凡是貪汙喝兵血的人,一律斬殺抄家。
然後重整隊伍,讓遼東軍隊安插到軍隊裡,擔任什長、百戶和千戶的位置,不斷的淘汰老弱,迅速控制了南北兩座大營。
這兩個大營六七萬人馬全部掌握在皇家手裡,勳貴們根本就不敢反抗,因為不反抗,很有可能和徐國公一樣,還能有活命,如果敢反抗,不好意思,你可能會全家殺頭。
暗衛早就把京城摸了個頭,所以京城內的行動被封鎖三天,所有的人敢去通風報信的,包括向南去的,一律抓住。
黃河、運河、長江全部被遼東的軍艦所接管,向什麼漕幫這些地方藏汙納垢的全部被消滅。
凡是投降的,全部送到西疆和北疆,給他們土地種子,讓他們在那裡生活。
京城的勳貴和大臣自發前往午門外叩見皇上,但是沒用,崇禎皇帝這個時候根本不會管。
馬萬軍早就擁有證據,所以哪怕是英國公也被削職為民,沒收了一半財產,全家遷徙到西疆。
所有的勳貴和大臣,幾乎都被抄家,然後情節嚴重的被殺頭,家屬也是被流放北疆。
情節不嚴重的全部免職,並且馬萬軍講的很明白,你們到西疆和北疆,只要把當地的百姓漢話、漢字全部教好,那你們的子孫後代還有可能返回故鄉,否則你們就等著世世代代永遠居住在北疆。絕對不允許再回來。
這些犯官和勳貴可都是文化人,他們儘管沒有了自由,沒有了官職,但是做一個教學先生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每個學堂都會有暗衛和錦衣衛的人去看著,還有當地的官員也會派人摻雜在裡面,只要有言行過激,或者是有別有用心的言論,立即斬殺。
京城內上千家,兩萬多人口被四萬多馬車陸陸續續拉了幾個月,分佈到整個北疆、西疆那裡。
這個尚書、那個侍郎已經變成了普通老頭,一些千金小姐也變成了普通的村姑。
這些傢伙賊心不死,用找女婿的名義開始和蒙古貴人,以及有權利的人進行聯姻。
這些無關緊要的動作,只要不又沒有過激的事情,馬萬軍就不理他們,他們是翻不起浪花的。
總共查抄了六千多萬兩銀子,直接把崇禎皇帝給嚇壞了,沒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竟然養出了這麼多的蛀蟲。
於是他就邀請馬萬軍繼續對南清掃,馬萬軍認為應該把政府架構固定起來。
所以他們四口人進行了商討,軍事系統,國務系統,監察系統。
組建了國務委員會,由他們四個確定大的方針方案。
然後政務系統有馬萬軍擔任前三年的總理大臣,負責整個國內的土地清查和新學籌辦等各項改革措施,馬滅虜和太子分別擔任副總理大臣。
馬萬軍又提供了調查好的清官,擔任了各個部的尚書,最快的速度組建了國家機構。
新學的人全部調集到各個部去學習,擔任基層官員。
他們商量的是,等馬滅虜和太子十八歲之後,再慢的掌權,提拔這些新學的官員。
京城穩定以後,清查京師範圍的土地,商家和地主,全部都必須按照土地的多少進行繳稅,而且在京師內開始實行商稅。
整個稅務系統全部有新學的學生掌管,還有一些退伍老兵負責。
新學的學堂遍佈了整個京師,所有的縣城,這些年畢業的學生開始陸續成為教師。
第二步清查的是順天府,所有的衛所開始清撤,所以沒有土地的人全部遷徙,或者分配土地。
願意去南洋的每一家都會有幾百畝地,所以很多人都願意南遷。
清查衛所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一些衛所的總兵或者千戶畏懼懲罰,拉著親信到太行山落草為寇。
太子命令北大營直接剿滅,整個京師也已經全部清掃一空。
山西,甘肅,陝西,全部沒有抵抗,一律按照新政策進行,每個村,每個鎮,每個縣城的改造升級。
馬萬軍在不斷的推進土地清查和新式教學的同時,也把水泥路全部修建起來。
最起碼每個縣城之間都會有寬敞的水泥路,這就是整個北方形成了,沿著水泥路兩邊不斷修建新的城鎮。
所有的城鎮都有中心學校,所有的孩子全部都免費學。
查抄的貪官汙吏的銀兩全部用於新學教育和水泥路的鋪設。
工部的水利司開始對全國的河道進行清理,挖掘以及用水泥修築大壩,避免洪澇災害的出現。
河南的福王已經交出土地,因為關係比較近,所以太子給他留了五千畝地,而且和他的肥胖皇叔做了深談鼓勵以後,皇家弟子也要去學習,一樣的可以當官,可以經商,但是特權沒有了,允許有五百人的衛隊。
全國的親王都知道了這個決定,首先反對的就是遠在雲南的沐家。
雖然改革還沒有到他們那邊,但是他已經煽動烏思藏大軍準備自立。
馬萬軍把山東,河南的清查工作交給了馬滅虜和太子,他自己帶領著五萬軍隊進入四川進行清查,然後看情況,如果沐家人還不識趣,就把他們滅了。
還有烏思藏也要解放所有的奴隸,進駐軍隊。
在整個四川清查了三個多月,錦衣衛和暗衛從雲南傳遞過來的訊息證明,他們糾結了十萬大軍在雲南與四川的交界線。
於是,馬萬軍就命令馬萬良帶領瓦刺城和西疆計程車兵向南攻打烏思藏。
而他又從遼東調了五萬軍隊,他從南邊進攻雲南,遼東的軍隊從陝西、甘肅出發,向南攻打,準備在一年之內把烏思藏變成兩到三個行省。
雖然面對比他們多一倍的敵人,馬萬軍也絲毫不畏懼,因為第一他所有的軍隊都是百戰士兵、武器先進。
第二,朝廷的這次改革收到了所有百姓的歡迎,因為他們可以影響到每個村落,每個村的村長都必須要經過一半以上的村民選舉才能行使職責。
而且所有百姓的孩子都可以受到免費的教育,即便是有一些人心裡不痛快,面對人民戰,他們是翻不起一點浪花的。
還有就是朝廷的支援,大義在他手裡,沐家人如此的不識相,那就讓他們結束兩百年的雲南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