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不到辰時,一支部隊在兵部官員的帶領下,小跑著透過京城南城門。
圍觀百姓和守城士兵都暗自稱奇,這隊伍行進間井井有條、整齊劃一,連腳步聲都聽不出些許雜亂,這是哪來的部隊如此紀律嚴明?
城門官在兵部官員的解釋下,核驗完兵部文書,放他們出城。
出城後,隊伍來到官道邊,讓開主道站到道旁,在帶頭將領的指揮下原地休整待命。
隨後城門官和守城士兵就看到了虎頭蛇尾的一幕——這支隊伍立馬變的鬆垮不已,無論將士全部放浪形骸,毫無形象的在道旁休息,嘻嘻哈哈的聲音傳出老遠。
城門官心裡冷笑一聲,原以為是一群百戰精英,卻不成想這麼快就原形畢露,剛才行進時那般整齊肯定是迫不得已裝出來的。
這就是曹震率領的漢王府衛隊,他昨日就得到林一授意,行進時保持紀律以便快速達到南城門外等候,但在休整時一定要像前幾天訓練完一樣,故意給人一種散兵遊勇、毫無紀律的形象。
林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群士兵原先就是一群毫無紀律的兵油子,短短時日精神風貌改變不少的話,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猜忌。
片刻之後,楊大壯騎馬前來通知城門官和城門外等候的曹震,世子殿下的車駕來了。
曹震立馬下達命令整理隊形,但還是按照吩咐,保持佇列基本整齊就行,士兵們表現出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城門官和守城士兵見禮放行過後,蕭玉的車駕一行緩緩駛出南門,來到衛隊面前。
曹震立馬上前行禮:“卑職曹震,恭迎世子殿下!”
“恭迎世子殿下!”其他將士跟著行禮。
蕭玉走下車來,朗聲道:“眾將士辛苦了,請起。曹指揮,先頭部隊可以出發了。”
“卑職遵命!麻五何在?出列!”
“麻五到!請指揮使大人吩咐!”
“先頭部隊,即刻出發,保持勻速!”
麻五得令,領著先頭部隊出發,車駕護衛部隊立馬列隊站到車駕兩旁待命。
此時成王車駕來了,他來給蕭玉送行。
蕭玉帶著蕭芸親自過去迎接,待成王和蕭韻下車後,兄妹倆同時跪下:“王叔,就此留步,侄兒這就出發了,南安再見。”
成王明日也要出發,同朝廷的人一起,去南安主持蕭玉繼承漢王爵位的典禮。
“嗯,你們兄妹二人一路保重!”反正不日就要在南安相見,成王 也沒什麼依依惜別的話。
倒是蕭韻一直拉著蕭芸的手,依依不捨,眼含淚光。
她倆也算是同病相憐,這些日子的相處已然成為了真正的姐妹一樣。
女兒家本就多愁善感,蕭韻還偏愛詩詞,此時心裡更是傷感。
看到此情此景,蕭玉也是不忍,便向成王提議道:“王叔,您看這樣如何,反正明日您也要再去南安一次,不如今天讓小韻妹妹跟侄兒一同回去,正好與小芸在路上做個伴,她長這麼大也沒出過京,去見識見識南方風情也好。”
成王有些猶豫,女兒長這麼大都沒離開過京城,雖說是與蕭玉兄妹一同出發,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但看到此時一臉希冀看著自己的女兒,他這個女兒奴立馬就同意了:“好吧,只是現在來不及收拾行李了啊…”
“王叔您這是哪裡話?小韻是我堂妹,要什麼行李,一切吃穿用度包在侄兒身上了。”
“那好吧,就麻煩玉兒你了,韻兒,還不過來謝謝你王兄。”
“謝謝王兄啦,嘻嘻…”蕭韻早就破涕為笑,一臉歡喜的拉著蕭芸上了馬車。
“好了王叔,您就放心吧,韻兒妹妹瘦了一斤你拿小侄是問!您先回去吧,今兒風沙大,侄兒等等就出發了。”
“你是等朝廷的人還是?李大人和葉大人是來不了的。”
“是朝廷的人…”
近日京中因太子的報紙一事,整頓吏治的行動愈演愈烈,葉正英和李延愷為此忙碌不已。
但皇帝既然與他說了要派人為他送行,此時若不等等一走了之,怕是會惹些麻煩。
正猶豫間,忽見一騎來報:“太子殿下駕到!”
蕭玉震驚之餘,趕忙喊妹妹下車接駕。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六皇叔、蕭玉賢弟快快請起,今日孤乃是代父皇前來送行,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禮。”太子蕭懷一臉笑意從步輦上下來。
“有勞皇上掛念和太子殿下前來送行,臣不勝榮幸!”
“父皇說過,天家有情,只因忙於國事無法親自前來,特讓孤來代為送行。”
蕭玉當然知道這就是些場面話,不過太子確實是皇上派來的,風口浪尖上的他可不敢擅自前來。
再次謝恩過後,蕭懷攙扶蕭玉,然後從隨身太監手裡拿過一副卷軸,親自展開:“蕭玉賢弟,臨別之際孤也沒什麼好相送的,拙作一首聊以贈別,你詩才甚高,可不要取笑孤啊。”
“臣不敢,殿下才華橫溢,這已經是極為難得的詩作了,字也中正平穩,氣度不凡!”蕭玉裝作仔細看了一遍,說著違心的話。
“見笑見笑,那孤就厚顏接受賢弟的評價了。”蕭懷捲起卷軸,遞給了蕭玉。
感受到蕭懷特意在軸上使了一下勁,蕭玉明白其中肯定別有深意,當即把卷軸交給林一,交代他好生保管。
見蕭玉如此鄭重,蕭懷放下心來,命太監拿過托盤,舉起一杯酒道:“薄酒一杯,為賢弟壯行,來!”
“謝太子殿下賞賜!”蕭玉也從托盤上拿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蕭懷放下酒杯:“時候不早了,賢弟早點出發吧,一路保重!”
“有勞太子殿下,請代為向皇上轉告臣叩謝皇恩!”蕭玉再次拜謝。
太子欣然接受,轉身上了步輦,招呼成王一同進城了。
與成王再次道別後,蕭玉登上車駕,命令出發。
隊伍緩緩開拔,行過京城南郊之後,蕭玉從林一那拿過卷軸。
稍微摸索一陣,果然內有乾坤,軸裡是中空的,有兩封信。
一封就是之前太子說過要寫給未來國丈的,另一封則非常奇怪,看紙張和墨跡有些年頭了,而且字遒勁有力,不像太子所寫。
蕭玉仔細讀起這封信來,開頭稱呼是“秀松年兄”,信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請求幫忙採買一批糧食和藥材,並無任何特別之處。
直到看到落款,蕭玉眼睛瞬間瞪大——丁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