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尹楊泰今日到衙門當值以後,趁著最近京中治安大好,沒什麼緊急公務,美滋滋的看起剛剛在京中流行起來的《三國演義》,正沉浸在那精彩紛呈的情節中時,卻一直被手下煩的不行。
手下一會來報說京中大量乞兒四處聚集,好像在發什麼一些紙張,搞不好是別有用心的人在搞事情;
過一會兒又來報他們不是發,而是賣幾張大的紙張疊在一起的冊子,叫什麼報紙,五文錢一份。按尋常物價來說,這幾張紙的價錢就遠遠超過五文了,為何會有人做這種賠錢的買賣?其中定有蹊蹺;
到了臨近午時的時候,手下再次來報,許多平時遊手好閒的閒漢、街溜子也加入了售賣的行列,並且出現在京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怕是會惹出什麼麻煩。
楊泰怕再不管會惹出什麼大事來,趕緊扔下手裡的書,加派人手前去巡邏、調查,並且馬上弄一份那所謂的報紙過來看看究竟寫了些什麼東西。
很快手下人就拿來一份報紙給他,然後眼巴巴的盯著他。
楊泰瞪了他一眼:“本官會差你這五文錢?”隨後看向這所謂的報紙。
就是幾張稍微大點的紙張組成,然後摺疊在一起,分不同的許多四四方方的板塊印著些文字。
第一張開頭印著《京城生活報》五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楊泰覺得這個字跡有些熟悉,但一時沒想起來。
再看向後面有“試刊號”三個小字,不大明白是什麼意思,索性就跳過直接看正文。
第一版正版只有一篇文章,名字也太直白了點,叫《讚美吾皇,振興大梁》!
整篇文章都是大白話,大力分析和讚揚皇上今年以來所做的一系列休養生息政策,使得農業豐收、商業繁榮,百姓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會一片和諧,極盡吹捧之能事。
老實說,楊泰這樣科舉場上殺出來的人,是完全看不上這種文章的,他認為就算是他手底下的小吏寫出來的文章都要比這華麗,完全弄不懂為什麼這報紙上的文風為何要如此淺顯。
可當他仔細一看發現作者名字的時候,當成愣神了——一共兩個作者,還標註是特約作者,這兩個人的名字他可不陌生,都是翰林院的才子,名滿天下的人。
堂堂翰林,自然是文章聖手,為何要寫這種大白話文章呢?楊泰好奇之下,仔細思索了一下報紙名字,才想通其中關鍵——生活報!原來如此,就是需要貼近百姓生活,讓所有人都能看懂或聽懂其中的文章。
想明白生活報的用意後,他繼續看下去,後面的內容果然很貼近百姓生活——有把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朝廷政令用通俗化語言解釋出來的,有普及朝廷律法的,有提醒百姓上當受騙的,有宣傳某些好人好事的,有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甚至還有一道算學題懸賞十兩銀子求解的…
楊泰看的津津有味,渾然忘了之前嫌棄裡面大白話來著。
直到翻到最後一張,他才想明白為何這內容豐富、紙張質量上乘的報紙為何才賣五文錢——最後一張紙全是各種商家的宣傳和招供資訊一類的,鐵定是塞了錢的。
他不得不承認想出這生活報點子的人是個人才,可這商家宣傳一欄在他看來有點不妥,長此以往豈不是商人競相砸錢,不利於商業競爭?
但他也拿不定主意,只得在午後進宮面聖。
御書房裡,楊泰說明來意以後,呈上那份《京城生活報》,等待皇帝定奪。
梁帝接過曹喜遞過來的報紙,翻看了一會兒,漸漸露出笑容,隨後問了楊泰一句讓他感到莫名其妙的話:“朕都差點忘了這事了,楊愛卿,這報紙賣的可好?”
“回陛下,正是因為今日這報紙賣的非常多,臣才有此擔憂…”
“愛卿有何擔憂的?哈哈哈,都怪朕忽略了此事。”梁帝打斷楊泰的話,哈哈一笑道:“楊愛卿,你看這報紙名字題字可曾眼熟?”
楊泰一愣,此前他就覺得眼熟,現在梁帝一提醒,瞬間就想起來了,心裡懊悔不已,怎麼皇上的字都沒認出來?自己衙門裡還有他的題字呢!
既然皇上都題字了,那豈不是說這報紙也有他的份?
想到這裡,趕緊跪下磕頭:“臣該死,請陛下責罰,沒認出陛下您的墨寶…”
“楊愛卿快平身,不知者不罪,何況此事朕也有疏忽,忘記提醒你了,你忠於職責而且反應迅速,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宮外的大街小巷,今天談論的早已全是《京城生活報》的話題。
起初一些平日的乞兒售賣這生活報時,許多人還以為是什麼騙局,不過看著紙張質量才賣五文錢,還是有人買來一看。
一看之下,覺得非常新穎有意思,便在早食攤子上讀了出來,引得周圍人過來傾聽。
“皇上聖明啊,做了這麼多為咱們老百姓謀福利的好事!”
“咱們皇上確實是好皇上,這報紙也是好東西啊,裡面專門解釋了一些朝廷律法和稅收政策,咱做生意的人有福了,以後不用別人說收多少稅就是多少稅了,這都為咱們解釋明白了。”
“就是就是,咱這小攤按上面說的每月只用交五百錢,可上次那可惡的稅吏居然收了我八百錢,不管了老子要去告他去!”
“哎咱就不一樣,就愛聽那神仙故事,來兄弟你再讀一遍,您的茶水我請了!”
“去去去,我嗓子都快冒煙了,才五文錢一份你自己買一份去啊!”
“可我不認字啊!”
一時間這樣的場景在京城各處都在上演,《京城生活報》火爆異常,到了下午都買不到了。
那些賣報的乞兒拿到一天辛苦的收入,歡天喜地的去買吃的了;那些參與進來的街溜子,也興高采烈的拿到錢去喝酒去了。
楊泰聽到下人的彙報時,心裡早已樂開了花——今天京城許多人都在讚頌皇上,稱讚朝廷,而且許多乞兒和二流子都有了正經的收入,少了許多麻煩事。
這說明什麼?說明京城治安和風氣好啊!
這可都是他的政績啊,一定要好好感謝那個弄出報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