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飛蛾撲火

第二日,靜遠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快到正午,可能是這些日子舟車勞頓,加上昨夜裡久久才入睡,這一覺睡的特別沉,若不是客棧外面叮叮噹噹響個不停,他估計還能睡一會。

換好了行裝,靜遠就打算去福州城轉悠一圈,打聽打聽懷空的訊息,剛下樓就看見客棧外的街道上亂糟糟的,還有不少官兵來來往往像似在巡城。

靜遠問老闆:“外面出什麼事了嗎?”

老闆回答說:“不是說昨天抓了個和尚嗎?聽說是抓錯了,這外面已經鬧騰一早上了。”

“抓錯了?那抓那個和尚呢,放了嗎?”

“這個沒聽說。”

靜遠不想太引人注目,所以把老馬留在了客棧,自己一個人孤身潛進了街上的人群中。就這樣一直東奔西走詢問懷空的訊息,為了不讓人生疑,他向人詢問了懷空的事後,就立刻離開,然後再走很遠,去另一處問話,一晃大半天,最終倒是問出些眉目來。

懷空被抓之後直接被帶到了府衙,一直沒有送往大牢,也一直沒有被放出來。這是在府衙附近的酒樓問到的,這些日子福州城戒嚴,酒樓的生意也不好,店小二閒著無事就會去府衙門口看熱鬧。

靜遠苦思冥想,卻怎麼也想不出救人的法子來,但是他肯定不能一走了之,懷空是他的師侄,而且還是因為他才被抓了起來。

別無他法,最終靜遠決定自己前去投官,以換取懷空出來。

靜遠自然知道投官的風險,而且他也知道定是那本《南洋誌異》上出了問題,看如今的陣勢,這本書真的是非同小可,恐怕他很難將自己擺脫乾淨。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這個季餘生的身份,如今雖然還沒有被人察覺,但是沐講禪師既然讓他匆忙離寺,就說明他的身份已被察覺,若是官府一直糾纏著《南洋誌異》的事不放,說不定哪一日就追查到他季餘生的身份。

靜遠雖然知道其中利害,不過他還是打定主意去府衙,於是他又返回了客棧,收拾好行裝,然後牽著馬就直接奔著知府府衙去了。

天氣炎熱,府衙門口站著四個看門的衙役也都無精打采的,見有人牽馬過來,連嘴巴都不想張,直接攔下靜遠將其往外轟。靜遠去下斗笠,雙手合十道:“小僧懷空,求見知府大人。”

衙役們雖然沒有接到通緝的指令,但是這幾天福州城早就被這個懷空鬧的沸沸揚揚,一個年輕和尚牽著一匹老馬,和通緝令上面寫的完全相符。幾個衙役瞬間活了過來,一起圍了過來將靜遠牢牢擒住,然後其中一人就進府衙報信去了。

不過多時,先前進去的衙役返了回來,直接推著靜遠進了府衙。

……

府衙的內堂上三人坐立不安,見靜遠被帶了進來,個個都像似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

“沒錯,這次沒錯。”宋同知驚呼道:“就是他!”

“小僧一到福州,就聽聞大人們在四處尋懷空,不知所謂何事?”靜遠確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堂上年紀最大的那個人開口道:“不只是福州城,整個福州都被你攪得天翻地覆。”

“想必您就是知府唐大人吧。”靜遠無辜的道:“這話從何說起,直至此刻小僧都不知發生了什麼。”

另一個和宋同知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就是京師派來的李御史,他文質彬彬端坐在唐循中旁邊,只是看著靜遠,沒有說話。

“那晚你為何要故意欺瞞,謊報法號?”還沒等靜遠開口解釋,宋同知又道:“你是不是和那竊書賊一夥的,故意開脫她二人?”

靜遠道:“小僧犯戒被師傅趕出山門,自然是無臉再稱自己是靈源寺弟子,當日宋大人說要派人去靈源山致謝,所以小僧才用了懷空師侄的法號。這才有了今日的誤會,並不有意欺瞞大人。”

“你確是靈源寺的僧人,不是和那盜書賊是同夥?”唐循中又問了一遍。

靜遠知道自己的身份肯定是瞞不住了,就說:“小僧泉南靈源寺靜遠,若是大人不信,可以叫懷空師侄出來辨認即可,或者大人們也可以去靈源山一問便知。”

“派去靈源寺的人已經在路上了。”唐循中又對宋同知道:“你去把那懷空帶上來。”

很快,一箇中年和尚被帶了進來,靜遠見懷空無礙,頓時覺得安心不少,懷空一進門,就驚詫的對靜遠道:“靜遠師叔,你怎麼會在這。”

此事說來話長,靜遠也沒空解釋,唐知府也沒準備讓他解釋,見懷空認了人,就又讓官兵將他帶了下去。

“這麼說你真與盜書之事無關?”年輕的李御史終於開口。

“確實與此事無關,小僧十餘日前才離開的靈源寺。”靜遠道:“若是說有關,就是那天晚上我趕路時,撿到了那個一個包袱,僅此而已。但是懷空師侄確實是和此事毫無瓜葛,還請大人能夠放了他。”

“你知道我們為何要尋你?”唐循中問道。

“難道宋大人尋回來的那本《南洋誌異》是假的?”靜遠知道問題肯定是出在這本書上。

“書是真書。”李御史補充道:“不過,這本書少了兩頁,而且少的這兩頁恰巧就是陛下最為關心的那篇‘青龍志’。”

“大人若是能放了懷空,小僧還有一事稟報。”靜遠自然沒忘了他此行的目的。

“你還知道什麼內情?”李御史急切的詢問道。不過見靜遠不開口,就看向唐循中,然後道:“那懷空確實與此事無關,宋同知不是也確認過了,就放了他吧。”

“多謝御史大人。”靜遠只能選擇相信御史的話,因為他們若是不願放過懷空,今日即便把他放了,明日就還能再把他抓回來。靜遠如實道:“我確實還聽到那盜書二人的談話,只是當日宋大人沒有多問,小僧也就沒有多嘴。”

宋同知臉色很不好看,不過唐循中此刻也顧不上他,只是問道:“她們說了些什麼?”

“我只是無意中聽到一句。”靜遠實話實說:“其中一位稱呼另一位為六公主。”

“六公主?”三人異口同聲。

“她們為什麼要讓你聽到這句‘六公主’。”回過神後唐循中覺得不對,追問道:“你可知道攀汙公主是何罪名?”

“其間緣由小僧自然不知,有可能是她們說漏了嘴,也有可能是她們是想借小僧來誤導大人們的追查方向,但是小僧只是實話實說,並不是想要攀汙公主。”

接下來眾人皆未開口,原本這《南洋誌異》已經事關重大,如今又牽扯進來一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六公主。等了許久那李御史又對靜遠道:“不論你與那盜書賊有無關係,但是你是指證她二人身份之人,此事非同小可,我必須要將你帶回京師。”

靜遠從打算進府衙的那一刻就知道此事沒那麼容易了結,不過當李御史說要帶他去京師,還是讓他出乎意料。

如今靜遠也算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不過若是李御史言而有信的話,那麼此行救懷空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

“這尋書之事?”宋同知問道。

“丟了那兩頁還是要找,找不到就再尋一本《南洋誌異》。那兩個盜書賊一樣要抓,至於他所提的六公主之事,我回京師自會稟報陛下處置。”

李御史站起身,然後無力的道:“準備好車架,我明日一早便出發返回京師。此次在福州之事耽擱了太久,通報都發回京師數次,可是每次都突生變故,想必陛下已經惱怒了。”

靜遠被帶下去關押了起來,在被押解的路上,他看見懷空被兩個衙役推出了府衙大門。懷空師侄的事情解決之後,靜遠要擔心的也只有他自己,所以心裡頓時輕鬆了許多。

不過他轉念一想,去靈源寺的官兵過不了幾日就會抵達,到時候沐講禪師知道自己的處境,不免又會為自己擔心。這麼一想,心裡又開始愧疚難安。

靜遠此時還不知道他的身份很快就會傳到京師,到那個時候即便是擺脫了《南洋誌異》這件事,也會有新的麻煩。

原本靜遠還想自己能安穩些時日,誰料才下山十幾日就被逮著了,自己受些苦頭倒無所謂,只是辜負了他外公的期望。

當然他心裡還有一個事,就是留在客棧的那匹老馬,本來說給它尋個好去處,可是如今卻不知道被牽去了何處,八成會被售賣出去吧,靜遠只希望買的人能夠善待它。

……

翌日清晨,天還沒有完全亮,府衙門口就準備好了車馬,李御史並沒有大張旗鼓的離開,只是帶著十餘騎護衛,押著靜遠匆匆離開了福州城。

靜遠原本想按照沐講禪師的意思,從此隱姓埋名安度餘生,可是還是被命運無情的推入這幾千年都沒有停歇的漩渦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