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馮在將所有的外邦人都匯聚在一起後,這才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程本立和曹震此時已經等了有一會時間了。
在趕路的過程中,張子馮的心中一直都很忐忑,畢竟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誰知道會不會因為一些莫須有的小事給自已幹掉。
不過見到程本立的臉上依然是和諧的笑容後,他的心才逐漸的安定下來。
“張大人,辛苦了,過來坐吧。”
程本立笑著招呼著他,過來坐下。
但是張子馮哪敢如此隨意?趕忙擺著手道:“多謝程大人美意,不過尊卑有別,下官站著就好。”
程本立搖了搖頭,語重心長的道:“行了,張大人不用如此拘謹,坐吧,咱們大明雖然是禮儀之邦,但是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多破規矩。”
張子馮聞言,這才坐了下來。
“張大人,你是最為了解琉求實際情況的官員,很多事情,還需要您來幫忙。”
張子馮立馬拍著胸脯保證道:“程大人,您放心,只要是需要下官報效的地方,絕對不會有任何推辭。”
程本立點了點頭,呵呵笑道:“很好,張大人既然是明人,想必對大明的行政區域劃分,也有一定的瞭解,本官也就直說了,琉求將更名為瀛洲,正式化為福建管轄的一個州府。”
“而你,張大人,本官會保舉你,擔任瀛洲府的第一任知府,協助本官,治理地方。”
張子馮有些激動的道:“下官張子馮,謝過程大人,謝過寧國公。”
和聰明人打交道,可以省卻很多麻煩,現在的程本立就是這種感覺。
“張大人,瀛洲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大部分的百姓都是以部落和村鎮的形式聚集,很難形成有組織的縣或者其他行政單位。”
“所以本官的意見是,雖然瀛洲設府,但是並不著急設定縣,而是由各個村子裡面的明人擔任村長亦或是族長的職務,由府衙統一管理,這樣的話,政令的實施阻力會小很多,你的意見呢?”
張子馮沉默了片刻後,緩緩點頭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再好不過,琉求的部落比較分散,大部分百姓都是以捕魚為生,島上種植糧食的人並不多,下官覺得,只要能解決百姓們溫飽的問題,那他們就會擁護大明的統治。”
程本立點了點頭,繼續道:“張大人所言,很有道理,這點不用擔心,我大明的儲備糧食還算充分,可以支撐瀛洲百姓的消耗,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
“大明可以提供糧食,百姓們也要提供對應的勞動,當然,參與勞動不止能領到糧食,還能獲得一定的報酬。”
其實程本立提供的方案,已經比張子馮能想到最好的結局還要更加優待。
所以張子馮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點頭道:“如此的話,下官就替瀛洲百姓,謝過大人了。”
程本立擺了擺手:“這些都是陛下的天恩,與本官有何關係?”
“如果不是大人運籌帷幄,朝廷再好的政策也落不到百姓的身上。”
張子馮不鹹不淡的拍了一記馬屁。
程本立也很受用,露出淡淡的微笑:“行了,組織百姓勞動的任務就交給你了,目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在瀛洲修建水泥路,府衙,驛站這種重要的場所。”
“其次,瀛洲現在的碼頭實在是太小了,澎湖列島的也不算大,必須要加以擴建,以後大明會有水師駐紮在附近,自然不能馬虎。”
“還有,雖然現在瀛洲有很多百姓,但是識字的並不多,所以應該想辦法,讓他們多識一些字,這樣才能更好的建設瀛洲。”
程本立說的每一句話,張子馮都記在了心裡,而且大有感觸。
不愧是大明的上官,處理政務起來是頭頭是道,遠非自已能比。
緊接著,三人繼續討論著瀛洲的治理問題,一直到了深夜才散去。
第二天一早,無數艘巨大的戰船從瀛洲島出發,回到了福建,在短暫的停留過後,帶著大量的石灰和工匠還有糧食再次折返了回來。
在張子馮的帶領下,大部分的百姓都願意配合大明,開始對瀛洲進行建設。
而張子馮一直都和百姓一起,同吃同住。
上午,他還在碼頭指揮著百姓進行擴建。
下午,他就回到了熱蘭城,指揮工匠開始在城內修建水泥路。
晚上還得向程本立彙報今天的成果,可以說忙的根本沒有屁股坐下的時候。
而程本立也沒閒著,瀛洲偌大的土地,二十萬人口,如何才能自給自足,甚至反過來給大明創收,這才是他應該考慮的事情,總不能讓朝廷一直補貼著瀛洲啊。
哪裡能夠種地,哪裡適合捕魚,哪裡適合建造工廠,這些可都是他需要決定的事情。
至於說曹大將軍,則是帶著福建水師,研究著在哪裡駐守。
為了不引起瀛洲本地人的反感,給他們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瀛洲府的衙役大部分都是張子馮的手下。
福建水師現在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駐紮在澎湖列島,一部分駐紮在熱蘭城,另一部分駐紮在碼頭。
自從海禁開放之後,每天路過瀛洲的商船實在是數不勝數,見到碼頭上掛著大明的軍旗。就以為已經到了大明,想要登島。
我們的曹大將軍便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釋,奈何很多商船都來自外邦,語言又不通,解釋起來很費勁,讓曹震很是抓狂。
“我真是服了,在福建的時候,每天就要和這些鬼佬打交道,到了瀛洲,還要和這些鬼佬打交道,我真的是夠夠的了。”
聽到曹震的抱怨,程本立哈哈笑道:“曹大將軍,對於你說的這種情況,本官倒是有些想法。”
哦?曹震眼睛一亮,直接貼了過去道:“程大人,您真有辦法?”
程本立神秘一笑,扭過頭問道:“張大人,本官之前要你將所有的外邦人集中到了一起,這件事可辦好了?”
張之馮點了點頭道:“回大人,事情已經辦妥,而且按照您的吩咐,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沒有怠慢。”
陳本立點了點頭,緩緩道:“曹大將軍,你可別小看了這些外邦人,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會不同的語言,如果他們都學會了大明的語言,那豈不是就是現成的翻譯?”
曹震的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對啊,還是你腦子靈光啊。”
陳本立繼續道:“在離京之前,陛下就提起過想要建立一所外語學校的想法,本官覺得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
“這麼多的外邦人,只需要一百多名識字的明人,就能將他們變成外語學校的老師,如此一來,理藩院缺人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您一直困擾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程本立的思想很超前,如果是朱雄英在這裡,一定會拍手叫好。
曹震雖然是個武人,但是也覺得陳本立說的很有道理,不停的連連點頭。
而張之馮更能理解程本立此舉的深意,對他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刻。
“程大人此舉,怕是會功在千秋啊。”
程本立擺了擺手:“張大人言重了,如今的瀛洲,百廢待興,是因為有了你的幫助,所以才能如此順利的進行下去,你才是首功啊。”
曹震摸了摸自已的肚子,有些不耐煩的道:“你們兩個就別誇來誇去的了,本將軍肚子都餓了,那個,老張啊,瀛洲可是你的地盤,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拿上來,今天晚上,咱們好好吃一頓。”
曹震的性格比較直爽,一般看順眼了,其實就會比較隨和。
張之馮作為一府的首腦,能夠和幹活的百姓們同吃同住,就衝這一點,曹震就對他有了一絲好感。
而張之馮面對曹震突如其來的熱情,心裡也是湧過一陣暖流。
“寧國公,放心,瀛洲雖然不太,但是靠海吃海,這裡的海鮮味道鮮美,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曹震的眼睛都放出了光,哈哈笑道:“真的嗎?那俺可要好好嚐嚐。”
張子馮揮手叫過來兩個自已的親信,去,把咱們瀛洲特色的海鮮都端上來,還有。把我珍藏的好酒也拿出來。
“瀛洲這地方的酒實在是不怎麼樣,還是咱們大明的酒好喝,這是我們當初逃難的時候帶的,到現在也沒捨得喝,今天也是高興,咱們就把它喝了!”
曹震一聽還有美酒,臉上的笑意再也按捺不住。
“哈哈哈哈,這才是爽快人呢。”
海鮮的做法都比較簡單,講究的就是個原滋原味,所以很快,一盤盤的海鮮就端了上來。
曹震是淮西人,一直不愛吃海鮮,哪怕到了福建那麼久,也沒怎麼吃過海鮮。
見到盤子裡的東西都是硬邦邦的殼子,忍不住皺眉道:“這些玩意得怎麼吃啊?”
張子馮只能示範道:“大人您看,掀開這殼子,裡面的就是海鮮的肉,很美味。”
曹震沉思了片刻後,握起拳頭,一拳將外殼砸了個粉碎。
在張子馮震驚的目光中。將碎殼扒拉到了一邊,將肉放進嘴裡品嚐後,讚許的道:“嗯,你還別說,這玩意不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