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兒子以後定會和芸娘好好孝順您的。”
王氏看著跪在下面的人只覺得肺都要炸了,她這是造了什麼孽生出這麼個混賬。村裡那麼多姑娘不娶,非要娶個半路撿回來的寡婦。寡婦也就算了,這年頭能娶上媳婦寡不寡的也無所謂,但還是個帶著兒子的寡婦,這她就不能忍了。
要是個姑娘她就當自己給發善心,養大了嫁出去就是了,但是個兒子怎麼行,養大以後你不給他娶媳婦能行嗎,從小在這家長大的到時候人家不賴著你才怪了。
誰知道自己這蠢兒子說啥也不聽,拿他們雲平縣的話來說她兒子就是個東漢菜,香的臭的都分不清。
“你這是要氣死你老爹老孃嗎,你讓我們怎麼在村裡抬起頭,怎麼在你大伯家抬得起頭。這對母子要是進門以後村裡人不知道怎麼恥笑我們家,都說鄉音(便宜)買爛貨,何況不要錢的東西。”
李大牛也不辯駁,就直直的帶著人家跪在在祖宗牌位下。
看著跪在他身後的女人,王氏的氣更甚,她拿起掃把要把那對母女趕出去被李大牛擋住了。王氏看見他倆就煩,乾脆拿上鐮刀揹簍上山去了。
李老二下地回來看著跪在神龕下的兒子到底心軟了。
“大牛吶,起來吧,去做飯去。”
李大牛知道爹這是鬆口了,踉蹌一下站起來,然後伸手去扶謝芸娘母子,謝芸娘一直緊繃的神經終於鬆懈下來。待要起來的時候眼睛一花,暈了過去。
旁邊的孩子看娘暈了直拉著她的衣袖,急得哇哇大哭。
李大牛焦急地看著謝芸娘,“芸娘,你怎麼了,你醒醒。”
眼看叫不醒李大牛又忙著去掐她的人中,可惜掐了好幾遍謝芸娘絲毫沒有醒過來的樣子。
李老二看這樣不行就道:“大牛,你抱著她回屋,我去找李郎中。”
李郎中是附近幾個村唯一的大夫,就住在小柳村,跟李家也有些親戚關係。
李郎中一來先給謝芸娘把脈,又問了點問題,才道:“這是勞累過度,心力交瘁引的,沒什麼大問題,睡一覺醒來就好,藥我就不開給你們了,等她醒了給她吃點東西。”
謝芸娘身體虛得厲害。不過這年頭誰不虧空,藥吃得少又沒用,索性不開,還能給他們省幾個錢。
謝芸娘是三天前被李大牛帶回來的,回來那天王氏就發了好大的火,李大牛就乾脆帶著謝芸娘跪在王氏面前求她成全,她兒子沐修齊一看娘在跪著也跟著跪。
兩人跪了三天什麼都沒吃早就虛弱的不行,不過王氏是個有分寸的,她兒子跪她就算了,可不能讓那個女人在她面前跪死在她們家。於是每天都扔了一點東西給他們吃,謝芸娘和李大牛沒吃,只餵了小孩一點。
李老二都鬆口了,王氏再氣也只好答應。
王氏孃家是大柳村的,長大後經媒婆介紹嫁給小柳村李老二為妻,進門一年就生下兒子李大牛,至此專心侍奉公婆,操持家裡直到前幾年公婆離世才跟老大家分家出來住。
王氏生完兒子李大牛兩年後倒是又懷了一個,可惜那年剛好鬧天災糧食減產,一直吃不飽還要操持各種家務,一來二去的孩子就沒留住,後來也沒有再懷過,王氏也只能感嘆自己福薄。
李老大跟妻子趙氏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李大山,娶妻顧氏生了個女兒,小兒子李小山娶妻趙氏的侄女小趙氏今年剛進門的還沒生育,女兒也在前些年嫁出去了。
大嫂趙氏是個能幹的人,家裡家外一把抓,兩個兒子也都是成器的。在村裡風評也不錯,可王氏一提起這個大嫂心裡就堵的慌。
李家之前也算殷實人家,趙氏生孩子的時候家裡人少,是做足了月子才開始幹活的。頭一回抱孫子的婆婆幾乎把家裡好東西都給拿給她補身子,所以大嫂身體一直不錯,以至於天災過後她又生了一個女兒。但到她生孩子的時候家裡已經有了大嫂生的兩個孩子,人一多東西就不夠分,婆婆雖然沒有刻意虧待但跟大嫂到底比不得,第二胎懷的又不巧,剛好趕上天災,所以王氏身子虧空不少再沒能懷上,雖然這不怪大嫂,但王氏心裡難免不舒服。
更讓她心堵的是這個大嫂不只能幹,嘴皮子也比她利索不少。所以後面分家的時候她使出渾身解數也沒吵贏她,最後分給自己家東西寥寥無幾,王氏每次想到這個能幹的大嫂就煩躁。現在兒子也比不過人家孩子,好好的黃花閨女不要,非要娶帶孩子的寡婦真是讓人鬼火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