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2章 統治最久,壽命最長,運氣最好……

乾隆!

黑板上只有兩個字,彷彿將時空逆轉到二百八十七年前。

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內侍取出諭旨,宣佈弘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曆即皇帝位於太和殿,以明年為乾隆元年。

自此,乾隆帝開啟了華夏曆史上最長的一段統治。

在位六十年,但因為他同時又是華夏最長壽的皇帝,所以還要計算之後作為太上皇繼續執掌最高權力的幾年。

幾十個學生,看著黑板上清晰的兩個字,紛紛將目光重新落到老師臉上。

老師覺得,典籍華夏第十期的主題,會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有什麼根據?

就因為他掌權久?活得長?

這次,徐東明老師沒打算繼續賣關子。

既然這節語文課已經註定淪陷,那就……多跟這些孩子們說一些吧。

現在,沒有老師,沒有學生。

大家都是典籍華夏的粉絲,都在為了即將到來的第十期,眾說紛紜。

徐東明臉上泛起淡淡的笑容,他也只是粉絲中的一員,在這裡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期待,與官方立場無關。

“首先,他是世界上統治最長的君王。”

徐東明胸中激盪起點點豪氣,彷彿這一刻他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典籍華夏的直播裡,他取代了張凡那個位置,也能夠去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話那一個個帝王將相,風雲人物。

刷!

粉筆在黑板上劃出一道直線,從“乾隆”二字旁邊牽引出去,寫下了第一條。

統治時間最長!

徐東明繼續說道:“有人說,統治紀錄的創造者應該歸為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眾所周知,太陽王5歲登基,22歲才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他的實際掌權時間不過50年。”

“而從雍正嚥氣那一分鐘起,到自己嚥氣那一刻,乾隆皇帝手握專制皇權64年,一天也沒有與他人分享。”

哦!

臺下紛紛發出驚呼聲。

乾隆的統治時間,包括在位的60年,和作為太上皇的近四年。

這一點,作為一個歷史常識,很多學生也都知道。

但驚訝的是,徐東明老師果然是深藏不漏,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談起歷史來,竟然是如數家珍,這種信手拈來、旁徵博引的本領,之前在語文課堂上也算是有些瞭解,但今天看到得更加真切。

刷!

粉筆沒有停留,再次牽出一條線,繼續板書。

“第二,他是華夏最長壽的君王。”

徐東明不無感慨地說道:“正因為長壽,所以才能長達六十四年,牢牢把持權力。”

“從公元前22世紀到公元1911年,從夏禹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為止,華夏大一統時代的君王近500名,只有梁武帝、武則天、宋高宗、乾隆活到了80歲,唯有乾隆一直到89歲高齡,仍然有力地掌握著權力。”

人生七十古來稀。

別說是皇帝,就算普通人,能活到89歲高齡的,也是異數。

更何況,經過各種歷史正劇以及戲說的影視轟炸,現代人都知道,那個高高在上,號稱天子的位置,其實絕不輕鬆。

在繁重到令人髮指的國事操勞中,還能活到近90歲,這很不容易。

雖然乾隆並非一生勤政,但那些懶得不可思議的皇帝,可也並沒真的長壽。

執政前期而言,其實乾隆並不懶——雖然從實際效果來看,他還真的不如懶一點,少管點事,少做點天坑的決定,說不定還會好些。

刷!

“第三,他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

徐東明雙手一攤,做了個挺招牌的動作,熟悉他的學生都知道,接下來是要帶一點揶揄的語氣了。

“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

“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

“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兩位偉大的皇帝—康熙和雍正七十多年的統治,已經給他打下了史上最好的統治基礎。”

呃!

教室裡有些騷動。

這麼一想,還真的是……

首先第一點就很難做到!

相信,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洵、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周武帝宇文邕、後周世宗柴榮、明孝宗朱佑樘,都會同意這個觀點。

用出師表的一句話來形容,很多皇帝真的就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倘若都能像乾隆一樣長壽,沒病沒災精力充沛,那麼毫無疑問,現在的華夏,絕不是人們看到的那一個。

蝴蝶扇扇翅膀,都能讓大洋彼岸發生颱風海嘯。

更何況,是一己之力掌管國家,大權在握生殺予奪的皇帝高位呢。

第二點,順利繼位。

遠的不說,就從清代開始說起,恐怕乾隆的那些前輩們,都羨慕得眼睛發紅!

皇太極。

當時有四大貝勒,四小貝勒。

倒不是皇太極有多優秀,主要是眾兄弟的襯托……他們太坑了……

順治呢?

這個就更耳熟能詳了。

為了順治的皇位,孝莊是真的拼了!

接下來,康熙?

看似穩定一些,但其實……康熙能坐上那個位置,也是相當偶然。

當時的玄燁並非最優選擇,只是因為身在宮中的洋人湯若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應該立皇三子玄燁,理由是玄燁已出過天花,不會再受到這種病症的傷害。

而皇次子福全尚未出過天花,時時都得小心這種病症!

在當時,天花這種惡疾死亡率極高,特別是清朝從關外而來,對這種疾病更是聞之色變,許多親貴都是因天花而死,包括順治帝在內。

孝莊皇太后、順治帝同意了洋人湯若望的建議,最終選擇玄燁為繼承人。外國學者說:玄燁生了天花,臉上的麻子存在一輩子。就因為他已對這種致命的疾病具有了免疫力,幸運的康復幫助他登上皇位。

華夏有句俗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康熙帝年幼時患過天花,最終因禍得福。

康熙之後的雍正,那就甭提了!

九子奪嫡啊!

或許正是因為親身經歷過那樣恐怖的明爭暗鬥,所以雍正很確定地早早就確立了弘曆繼位的方向。

實際上,早在雍正還沒成為皇帝的時候,弘曆因為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喜愛和認同,這甚至作為雍正最後在奪嫡大戰中勝出的一個重要因素。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在數百年前,胖子朱高熾也正因為“好聖孫”,而給自己加了一分,登臨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