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物院也幹了【求月票訂閱】

“這篇論文進步很大,證明框架精簡,定理條件也比較充足未有遺漏。”

“之前給你指出的問題基本都規避了。”

“準備投哪家期刊?”

數學科學院,理教樓教授辦公室。

張魯平坐在辦公桌旁椅子上,桌邊放著杯茶,右手滑動滑鼠瀏覽螢幕中論文。

邊移動視線審視,邊同身旁的劉新傑搭話,從表現來看稱得上滿意。

內心略顯忐忑的劉新傑,聽到導師這番評價,總算把心放進了肚子裡,渾身頓時放鬆的同時,嘴角逐漸上揚浮現出一抹弧度現出笑容。

下秒連忙開口回應。

“我打算投給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

倒不是說他害怕自家導師,主要先前幾次實在留下了不少心理陰影。

被接連打回去修改不說,更是和徐銘的論文,形成鮮明對比。

為此面對自己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他也是暗自給自己施加壓力,下決心寫出篇讓導師滿意的數學論文。

不管怎麼講,他都是導師唯一的碩士研究生。

總不能到時候答辯丟臉。

至於比他後入門的師弟徐銘,人家是直博,和他這種保研的不太一樣。

從暑假開始,他除全身心投入在論文上,並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向幾位博士師兄請教,尤其同徐銘針對選題方向展開討論。

在順利完成撰寫之後,便拿來讓導師審查。

並且值得一提,他還特意選在課題結題這天,正是知道導師心情比較好。

“那就按你的打算投稿吧,問題不大。”張魯平從電腦螢幕上收回目光點點頭。

然劉新傑這時卻提不起喜色,反而有些五味雜陳。

畢竟他付出這麼多努力,在碩士要畢業時,才撰寫出篇能投稿給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的論文,但要知道徐銘剛入學報到的時候就已經在此期刊上發表。

兩相對比下來,讓他不得不再次感嘆,普通人和天才之間的差距。

確實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關鍵單靠勤奮,連徐銘背影都看不到。

誰讓徐銘偏偏是最卷的那個。

念頭在腦海中快速閃過,他接著不再耽擱時間,再次接上導師的話茬。

“好的導師,那我等下就投過去。”

話音落下正準備離開,卻見虛掩的辦公室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

“張主任沒打擾你吧。”

唐亞愚推門進來,視線直接落在張魯平身上,主動開口打了聲招呼。

張魯平聞言立刻抬眼望去,看到是熟人,忙站起身接過話茬招呼其到沙發坐下。

“老唐來了啊,趕快坐。”

正所謂數學物理不分家,張魯平作為數院主任,自然沒少和物院方面合作,因此對物院的人不陌生,尤其唐亞愚還是國內凝聚態物理領域專家。

唐亞愚見此倒也沒有拘謹,直接走到旁邊沙發坐下。

不遠處的劉新傑,則非常有眼力勁,忙在飲水機處接了杯熱茶遞過來。

待雙方都坐下,唐亞愚接過並未賣關子。

直接開口進入正題。

“今天我這不請自來,是想找張主任幫幫忙。”

“幫忙?”張魯平聞言低喃一句等待下文。

物院和數院本就經常合作課題,互相之間幫忙確實不是多麼稀罕的事。

起碼頻率上要比信院那邊高得多。

“目前我們物院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上,關於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材料樣品的製備,遇到不小瓶頸導致後續實驗無法展開。”

“所以想嘗試利用相場模型,來進行模擬計算。”

“加快材料樣品的製備。”

“就想向張主任借幾位相場模型課題人員,來幫助我們模擬預測。”

唐亞愚快速講明情況,說完便端起茶杯,邊放到嘴邊潤喉邊等待下文。

霍爾效應發現在一百多年前,即通電導體在垂直磁場中產生橫向電壓,源於洛倫磁力使電子路徑偏轉。

直到二十多年前,克利欽發現量子霍爾效應,在強磁場和極低溫下,二維電子氣的霍爾電導呈現量子化平臺。

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則是透過材料自身的自發磁化和拓撲能帶結構,實現零磁場下的量子化霍爾電導。

可以說唐亞愚他們團隊研究的,乃是屬於諾獎級別的重要物理專案。

不過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提出後,儘管國際上有許多團隊都展開了研究,截至目前卻沒人能實際觀測到,零磁場下的量子霍爾電導。

使得理論無法轉化為定理。

其中最難的環節,便是觀測材料樣本的製備。

畢竟要想確認零磁場下的霍爾電導,材料需滿足三個必要條件。

能帶結構具有拓撲特性,形成一堆邊緣態。

具有長程鐵磁序。

體內為絕緣態,僅一維邊緣態參與導電。

經過整個團隊的研究,最終把目標放在,磁性拓撲絕緣體的方向上。

本來正常情況下要研發製備這種材料,需進行大量的實驗不斷投入試錯成本,不誇張的講幾年都有可能。

然而在在最困難的時候,相場模型課題卻取得成功。

在學校會議上,唐亞愚得知此訊息後,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自己專案。

或許能透過相場模型進行模擬計算,減少實驗試錯成本以及週期。

如此只要順利的話,整個專案的時間有望縮短。

關鍵可以在國際上領跑。

作為凝聚態物理領域,達到諾獎級別的專案,全球參與研究的團隊可不在少數。

甚至不誇張的講,他們專案的成員,每天到工作崗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檢視國際上有沒有什麼新聞,不然被別的團隊搶先完成實驗的話,那麼這段時間整個專案內所有人的努力基本白費。

和打水漂沒有任何區別。

張魯平對物院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專案,自然是多少了解一些的。

自己的相場模型能助力國內凝聚態物理研究,這無疑稱得上是件好事。

他對此並無異議。

不過出於嚴謹的物理數學態度,最終他並未直接滿口把事情答應下來。

而是講出自己的擔憂。

“我們的相場模型,目前只在高溫合金裂縫上,完成了最終實驗值驗證。”

“可從來沒有用於量子材料預測?”

“關於這點我考慮過,既然有可行的方向,無論能否成功總要嘗試才行。”

“這對你們來說耽擱不了多少時間。”唐亞愚接過話茬笑著補充了句。

張魯平知道對方這話確實沒毛病,作為科研人員確實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性。

另外正如唐亞愚講的那樣,只是使用相場模型,預測量子材料的話,僅需輸入相應引數求解就行,確實花費不了多少時間精力。

念頭停留在這裡,略作思索後給出自己的回答。

“咱們兩個院之間互相合作是應該的,但這幾天課題組的人在和航發那邊對接工作,將相場模型求解器整合到他們的cae平臺上。”

“估計還要個幾天時間才能回來。”

“這沒有關係,年後再進行也是可以的。”唐亞愚聞言未作遲疑直接回答。

眼下都已經過完元旦,距離月底春節放假沒剩幾天。

自然不會在意年前這一小會兒。

何況磁性拓撲絕緣體材料的製備,本就是項難題。

張魯平聽到唐亞愚的話微微點頭,下秒卻又像是想到什麼不由多補充句。

“對了。”

“徐銘眼下倒在院裡,就是他最近在忙自己的數論孿生素數猜想課題,能不能抽出空幫忙要看個人意願。”

別人可能不太清楚,他卻知道元旦假期裡,徐銘心思都在課題研究上。

主要考慮到徐銘對相場模型的貢獻,以及確實沒有太大工作量這才提了嘴。

唐亞愚對徐銘自然不陌生。

先是自己的博士生李由向他推薦,後面又在量子力學公開課上遇到,並且他對於徐銘的物理天賦很是稱讚。

若非不好從數院搶人,以及擔心埋沒數學天才,他早想辦法把人弄到物院。

現在聽到徐銘能幫忙解決相場模型問題,整個人頓時便忍不住有些激動,忙接過話茬流露出期待的情緒。

“要是徐銘能來負責相場模型,那可就更好了。”

“這樣吧。”

“我來跟他講。”

反觀張魯平臉上表情猛地一僵,不知為何總覺得哪裡有些怪怪的。

神色略顯狐疑。

“該不會物院也想挖我數院牆角吧?”

從最開始許崇興率先挖人,到近期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梁佔軍教授,以及航發集團工程師楊啟航,眼下瞅著物院方面似乎也有點蠢蠢欲動。

奈何話都脫口說了出來,也不好直接收回去。

只得應上句。

“我還是先打個電話。”

後面尚未來得及離開的劉新傑,將這幕看在眼裡,對徐銘的敬佩頓時又上一個臺階。

“師弟還真是香餑餑啊!”

暗自感慨下,覺得都快能比上唐僧肉。

被學弟學妹視作偶像也就罷了,在教授院士層次中依舊深受大家喜愛。

這是多少研究生夢寐以求的事。

……

徐銘接到導師的電話,雖沒具體講清楚,他還是暫時停下手上動作過去。

因為接電話時,剛好在樓下自己的課題辦公室,前後不過是上個樓梯的事情。

沒多久便來到導師辦公室。

看到裡面還有其他熟人後,立刻主動打起招呼。

“唐教授您好。”

說完看向導師詢問道:“導師您找我是有事安排嗎?”

聞言張魯平也很利索,直接把剛才的情況,詳細告訴給徐銘。

“總之這事你自己考慮就好,不用有壓力。”

“你們的工作只是涉及相場模型預測,不會耽誤你太多的時間。”唐亞愚跟在張魯平話後面急忙補充一句。

與此同時。

徐銘則陷入到思考狀。

元旦假期的時候,他成功讓物理學科提升到3級,因增加的空間想象能力對量子力學和拓撲這塊,湧現出不小的興趣喜歡在腦海中構建。

以至於這幾天,也沒有停止對物理的研究。

因此得知是凝聚態物理諾獎級別專案,心裡面他還是有些感興趣的。

不過聽到只負責數學層面的相場模型預測,則稍微顯得比較遺憾。

但最終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沒問題。”

聽到這個答案,臉上笑容最盛的,毫無疑問要屬沙發上面的唐亞愚教授。

聞言可以說直接猛地站起身,忙開口提醒。

“按照目前的安排,等年後相場模型預測正式開始。”

“當然這幾天你要是感興趣,也可以隨時去我們專案組熟悉情況。”

“好的唐教授。”徐銘點點頭表示知曉。

待情況進展到這裡,唐亞愚也不再過多逗留,向張魯平說了幾句道謝的話率先離開。

心思都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專案上。

根據這點也能感覺到,眼下他們確實面對著不小的技術性難題。

當辦公室內只剩下徐銘和劉新傑,張魯平將目光重新放到徐銘身上,語氣比較關心的詢問起課題近況。

“怎麼樣,課題還順利嗎?”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注意勞逸結合。”不等徐銘回答就有接上兩句。

“放心吧導師,我自己知道分寸,目前已經有了思路。”

徐銘聞言則是如實回答,講出這段時間針對多尺度解析篩法最佳化的進展。

本來張魯平是出於對自己學生的關心,壓根沒去想孿生素數猜想研究的如何,結果突然聽到徐銘這麼說,頓時臉上湧現出驚喜之色。

“那就好。”

他可不會忘記,當初徐銘撰寫畢業論文,構建新的數論篩法工具,正是在確定了方向之後,很快完成多尺度解析篩法並證明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

如果按照同樣的情況去考慮,那說不定徐銘真有可能證明孿生素數猜想。

屆時勢必在數論界引起更大轟動。

有望角逐國際數學獎項。

腦海中快速閃過這些念頭畫面,他臉上堆滿著笑容同徐銘接著往下說。

“有什麼問題隨時向院裡提,就算我解決不了還有田院士呢。”

“知道了導師。”徐銘點頭應聲。

說完他也不再久待,隨即走出辦公室,準備返回樓下繼續推導孿生素數的積分表示式。

而劉新傑則跟在徐銘後面,來到樓道時主動與其搭話表示感謝。

“那個……徐銘謝謝你,我的論文透過了。”

徐銘聞言駐足停下腳步,轉過身看向劉新傑,嘴角浮現微笑進行回應。

“不用這麼客氣,大家都是同門,本應互相交流探討。”

後者劉新傑則猛地點頭。

……

接下來幾天,越發臨近春節假期,學校裡不少專案課題的進度開始有所放緩。

更多是對整個學期研究成果的總結。

徐銘本想盡快推匯出,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關於孿生素數的最優積分表示式。

但由於數值計算驗證不成功,只得重新更換思路。

恰巧在這個時候,唐亞愚發來訊息,說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要召開專案總結組會,想到年後還要配合他們進行相場模型預測,便索性過去物院那邊當個聽眾熟悉下。

1月16日,週五。

徐銘之前沒少來物院這邊聽課,對各棟樓的情況算是比較熟悉。

按照手機上發來的地點,早上剛來到樓下,便看見道熟悉的身影衝他擺手。

“徐師弟這邊。”

他立刻邁步向其走過去,近前不忘打起招呼。

“李師兄。”

時隔一段時間,再次和徐銘遇見,李由心裡面相當來說是比較複雜的。

當初兩人首次見面,是在數院大一新生,物理必修課的課堂上,他對徐銘提前掌握力學知識感到非常意外。

後面還特意向自己導師推薦,認為這種物理天才應該去物院才能發揚光大。

結果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徐銘就在理論數學中的數論分支嶄露頭角。

成為國際上的數學新星。

連自家導師都不得不放棄挖人念頭。

沒想到這次因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專案,竟擁有了合作的機會。

“導師讓我下來接你,我們先上去吧。”很快他暫時將腦海中的雜念拋到一邊講起正事。

徐銘點頭道:“好的。”

路上李由倒沒有保持沉默,反而詳細為徐銘介紹起專案上的狀況。

徐銘從李由口中得知,唐亞愚除了是燕京大學物院特聘教授長江學者,還兼任著箐華大學物理博導,並且關於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研究,也是由燕京大學和箐華大學雙方共同主導進行。

專案成員足有數十人。

絲毫不誇張的講,這是他迄今為止接觸的,參與人數最多的專案。

北斗衛星定位導航雖規模更龐大,但燕大方面的聯合技術實驗室人員有限。

很快他和李由走進報告廳內,伴隨其餘人員和幾位教授全部到場,放眼環視一圈顯得周圍黑壓壓的。

讓他有種參加國際數論會議的感覺。

唐亞愚在人群中瞧見徐銘的身影后,在專案總結組會開始前主動為其介紹。

頓時引起大家的熱烈歡迎。

雖說徐銘不是物院的人,但知名度卻輻射兩個大學。

不過徐銘由於今天主要是旁聽,僅起身同大家打聲招呼便保持起沉默。

而當總結組會正式開始,唐亞愚卻和另一位來自箐華大學的教授,在是否使用相場模型方法上起了爭執。

……